
遲浩田將軍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先后榮膺“華東三級人民英雄”和“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等稱號。
21歲入朝參戰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兵團第二十七軍入朝參戰,時任第二三五團三營政治教導員的遲浩田年僅21歲。遲浩田面臨的第一戰,便是殘酷的長津湖戰役。
此時,朝鮮正經歷著幾十年一遇的奇寒。到了11月27 日,長津湖戰役全面打響之時,氣溫已經低至零下40 攝氏度。更可怕的是,由于美國戰機的封鎖,我軍不能生火,發到遲浩田等人手上的,只有凍得梆硬的土豆,遲浩田心知,這將是一場殘酷程度異乎尋常的血戰。
少年時,遲浩田曾隨父親闖過關東。父親教過他很多御寒和防止凍傷的方法。遲浩田讓大家動了起來,絕不可原地停留太久;手腳凍僵后千萬不要用火烤,必須以冷制冷,用冷水洗臉,用冰雪搓手,越搓越熱乎。
遲浩田一向隨和,但在這方面卻一點都不含糊。從連到排到班,必須認真貫徹,逐個落實。誰漏了,就追究誰的責任。就這樣,三營雖然出現了一些凍傷,卻沒有因此出現大規模的減員。
遲浩田所在第七十九師任務很重,他們必須阻止美軍陸戰一師南逃,必須占領美軍的阻擊高地。為此,遲浩田重新編組了部隊,副營長高云龍率九連,遲浩田和副連長辛殿良率七連。遲浩田對高云龍說:“我們和美軍拼不起鋼鐵,要斗智。先偷襲,偷襲不成再強攻取勝。”
“都像三營這樣打,我們就不會吃虧了”
為了執行上級下達的穿插任務,遲浩田將三營依然能作戰的人員集合在一起,組成近兩個排的突擊部隊。他們的任務是穿插到美軍后方,與二三七團取得聯系。
當時,美國空軍猖獗無比,導致我軍只能在夜里發動攻擊。因此美軍夸口:“月亮屬于中國人,但太陽卻屬于美國人。”但遲浩田卻認為,突擊部隊人數不多,敵機恐怕難以注意。因此可以在白天進行出擊,出其不意地擊潰敵人。這是一步險棋。
同時針對此戰中我軍沖鋒過于密集的失誤,遲浩田囑咐大家,一定要從兩翼接敵,防止正面作戰。必須疏散隊形,防止敵人優勢火力的殺傷。
遲浩田白天穿插的大膽舉動,殺得美軍暈頭轉向。在一個半小時的戰斗中,遲浩田率部攻占了4個高地,殲敵數十名,繳獲報話機兩部以及大量武器彈藥。而己方官兵僅犧性一人,受傷一人,成功打通了與友鄰二三七團的聯系,創造了不朽的傳奇。
志愿軍第九兵團以《兩英雄聯袂出擊,連下敵軍4個山頭》為題,將這次戰斗報道于全軍。第二十七軍還將這次戰役的經過編成小冊子散發全軍,讓全軍指戰員進行學習。有人感嘆:“如果所有部隊都像三營這樣打,我們就不會吃虧了。”
1996年,時任國防部長的遲浩田上將率團訪美,在參觀胡德堡基地時,負責接待他的海軍陸戰隊司令查爾斯上將聽聞了遲浩田激戰長津湖的故事,感慨不已,因為他的父親曾在那里和第九兵團交過手。
(摘自《黨史縱橫》 崔浩 晨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