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寒冷,加之各地有散發的新冠疫情,所以有些人全天居,不能出去曬太陽,就選擇坐在窗邊隔著玻璃曬太陽,以達到補鈣的目的。
真相:曬太陽與補鈣之間確實有密切關系。太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促進我們皮膚中的7-去氫膽固醇轉變成維生素D3,而維生素D3在人體鈣吸收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的缺乏不僅會影響人體對鈣的正常吸收,更會導致佝僂病、軟骨病等疾病。所以通過曬太陽可以達到補鈣的目的。但是并非所有的紫外線都可以促進皮膚產生D3。根據波長不同,太陽光的紫外線可以分為UVA、UVB和UVC,能幫助合成維生素D3的是UVB。但隔著玻璃,紫外線透過率不足50%,標準的普通玻璃則幾乎可以擋掉所有的UVB,所以,透過玻璃曬太陽無法實現維生素D的大量生成,也就無法促進機體對鈣的吸收。
近日,一篇名為《洗頭時加幾粒“阿司匹林”,堅持3個月后,頭發會發生什么變化?》的文章在各大新媒體平臺廣泛傳播。文章稱,洗頭時加阿司匹林可以達到去油、減少白頭發產生、去屑等作用。
真相:頭屑的產生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是皮膚正常的脫落,病理性比如脂溢性皮炎、真菌感染和銀屑病等產生的頭屑需要對癥治療。白發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病理性需要的治療,生理性是毛囊的色素細胞或者是深層的色素減少導致的,目前為止沒有任何有效的治療方法,可通過頭皮頭發養護改善。
阿司匹林的化學名稱叫乙酰水楊酸,與市面上一些去屑洗發水含有的水楊酸是不一樣的。水楊酸又名柳酸,因它能夠去除角質、疏通清理皮膚的毛孔,所以成為護膚品界的寵兒。但是,由于高濃度的水楊酸具有一定的傷害性,化妝品所含的水楊酸濃度一般被限制在0.2%~1.5%之間,含水楊酸的化妝品須加注警示語以確定長期使用的安全性,而且3歲以下的兒童也不得使用。另外,大范圍(大于全身面積30%)或長期使用水楊酸者,還容易發生中毒效應,表現為耳鳴、眩暈、倦怠、惡心和電解質失調等。
乙酰水楊酸是水楊酸的一種衍生物,前者在水中確實能分解產生水楊酸,但是在常溫下分解的速率非常慢;同時乙酰水楊酸在非堿性溶液中的水解速度也很低。所以,用阿司匹林洗頭去屑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解決白發的問題更是無稽之談。
冬天或是陰天下雨,很多中老年人開始出現膝蓋腿部酸疼,甚至走路一瘸一拐。許多人都會認為是受涼了,“老寒腿”發作了。真的是這樣嗎?
真相:“老寒腿”其實就是膝骨關節炎的民間說法。膝骨關節炎是以軟骨病變為主,以皸裂潰瘍而產生的軟骨破壞引起疼痛、功能障礙的膝關節退行性疾病。絕大部分是因為年齡的增加,關節發生退變,造成關節軟骨的磨損、關節間隙變窄、骨質增生、滑膜增生。因此,寒冷和骨關節炎的發病并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但可能加重已有的骨關節炎癥狀,并影響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