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承丹
摘 要:在汽車產業快速發展,以及汽車消費市場不斷擴大帶動下,社會對汽修專業人才的需求也隨之大幅度提升。這也對中職汽修專業的教育培養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此,各中職院校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加強對“雙元雙導 校店融合”協同育人模式的應用研究,以此來為中職院校拓展出更理想的發展前景,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
關鍵詞:中職汽修專業 雙元雙導 校店融合 協同育人模式
1 引言
在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帶動下,汽修行業的需求也隨之不斷提升,不論是常見的汽車修理機構,還是專業的4S店,都非常需要專業的汽修人員。尤其是在信息時代高速發展背景下,對其工作人員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如,服務能力,以及維修技術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此,作為培養汽修專業人才的重要場所,應及時更新教育培養模式,通過雙元雙導、校店融合協同育人模式的科學引用來進一步優化各項教育培養工作,不斷提升教育水平。
2 雙元雙導、校店融合協同育人必要性
在各企業不斷發展、持續壯大背景下,未來對汽車制造與維修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會大幅度增加。但經過一系列調查發現,很多企業都認為現在的中職畢業生對于薪金待遇要求較高,且難以做到在企業一線崗位安心工作,頻繁的跳槽,不論是對企業生產管理,還是畢業生自身發展都會帶來不利影響。同時,一些學生雖然具有較高的實踐操作能力,但缺少基礎知識,創新思維,以及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有待提升[1]。
另外,中職院校和企業的合作深度也不夠,學生的輸送對企業具有很大的依賴性,一直都未取得理想的優勢互補效果,這樣不論是學校,還是企業都存在人才培養資源浪費的情況。同時,在學校教育培養中,企業的參與度也有待提升,針對課程建設、技能培訓,還有教材開發等方面的重視程度也不夠,導致很多中職院校汽修專業都存在培養目標不明確,以及學生培養與市場發展需求相脫節等情況。再加上中職院校“雙師型”教師極為短缺,難以適應新時期教育、專業發展需求。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針對雙元雙導、校店融合協同育人模式的構建與實施研究應給予足夠重視。
3 雙元雙導、校店融合協同育人創新點
雙元雙導、校店融合協同這一育人模式的有效實施能夠有效解決學校設備不足,以及雙師型師資短缺等問題,能夠有機整合各類資源,實現對辦學成本的合理控制。同時,學校、企業教師加強合作,也能夠為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校企資源的共享、整合也可以做到優勢互補。
另外,這一育人模式的有效實施也能夠為專業課程內容、職業標準,以及教學、生產過程的有效對接提供有力支持。也能夠真正讓校企實現順暢溝通,構建出更理想的信任體系。還可以定期組織校企教師交流經驗、共同討論人才培養問題,以此來為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升提供有力支持[2]。
4 雙元雙導、校店融合協同育人模式實施探究
4.1 做好行業企業調研,科學選擇合作企業
院校可以結合不同階段的實際情況,組織汽修骨干教師、領導,圍繞汽車行業同發展、人才需求,以及校企合作等諸多層面,針對多家企業展開專題調研,并與具有合作意愿的知名汽修企業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在此基礎上,還要通過與企業的深度交流來對企業發展需求做出深入挖掘。通過加強校企溝通,可以進一步了解到,汽車行業的人才流失率相對較大,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工作較為枯燥,且與其他服務類行業相比,汽修學徒工的收入較低,沒有吸引力。而基于對汽車工種需求的綜合分析可以了解到,企業對學生提出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吃苦耐勞。主要是因為在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很多學生都存在好高騖遠,盲目的追求短期效益的思想,但對于汽修行業來講,相關技能的學習往往都需要一定的時間與經驗積累,需要穩扎穩打的走好每一步。二是,知識面較寬的學生。能夠實現對汽車工作原理,以及基本結構和組成做到熟練掌握;三是,積極主動學習的學生。學生要能夠虛心的接受批評,且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獲取知識;四是,對某項技能可以達到專精的程度[3]。針對專業技能的學習來講,不需要做每一門都了解,但針對自身從事的工種技藝,一定要做到精湛。通過增加和企業的溝通交流,中職院校能夠從不同角度來對汽修專業人才培養方向,以及課程教學內容作出恰當調整,也能夠為之后實訓基地建設提供有力參考,以此來充分滿足用工需求。
4.2 重構課程體系,優化汽修課程對接工種
中職院校在實施雙元雙導、校店融合協同育人模式過程中,應堅持以行業需求為導向,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重構,結合工作崗位來明確課程內容,以此來確保課程內容可以對接工作內容,教學過程能夠與工作過程做到有效銜接。
首先,要對教學方向做出合理調整。可以將專業教學合理劃分成專業基礎技能,以及專業操作技能兩個層面。針對專業基礎技能來講,學生要做到對汽車基本原理、結構,以及作用與名稱的熟練掌握。還有常用工量具的規范使用,以及具體擺放與清潔的準確掌握。在日常教學中,要嚴格要求學生按照各項規定來引用設施設備,按照要求著裝、整頓工位,對一系列操作作出進一步規范,除了要時刻遵守教學秩序之外,還要服從學校與教師的合理安排,以此來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而針對專業操作技能來講。可以在第二學年,將汽修專業合理細化為機修類、保養類,以接待保險類等內容,然后鼓勵學生結合自身優勢與興趣愛好來進行專業課的選擇。專業操作技能一般都是結合學生就業趨向來開展的針對性教學活動,著重圍繞汽車某項技能開展的專項學習,以此來幫助學生熟練掌握操作流程,以及相關技術規范[4]。
其次,要對教學內容作出恰當調整。要結合具體需求,對各類教學資源作出科學整合,可以定期安排教師進入企業來進行企業員工崗位培訓資料的收集整理。在此基礎上,和企業技師一起進行活頁教材的開發,以及項目化教學活動的精心設計,以此來進一步優化專業教學、工作崗位的有機整合,促進課堂教學實效性的顯著提升。此外,還要結合也生產實際來組織專業分類集訓活動。具體來講,主要有汽車機電與保養、汽車接待與保險,以及汽車美容和裝飾等,針對每學期要學習的汽修專業課程作出合理構建,以此來為逐漸形成更完善且具有一定特色的雙元雙導、校店融合協同育人體系奠定良好基礎。
4.3 拓展實訓渠道,爭取更多實習鍛煉機會
以往大多院校的汽修專業教學都處于封閉狀態,只是圍繞現有實訓設備來開展各項實訓工作,教師很少會圍繞汽車行業的新技術,以及新動態來開展各項練習與講解,進而導致各階段實訓內容大多都與企業實際發展需求想脫離,這也是學生在學校學習到的專業技能無法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的主要原因。對此,為了給雙元雙導、校店融合協同育人模式的有效應用提供有力支持,應對實訓設施設備作出恰當調整,結合課程設置情況來作出進一步完善。針對學校沒有的設施設備,可以與企業溝通,通過共享,或者是合作建立實訓基地等方式來及時、有效的補充,以此來為專業教學和企業生產的有效對接提供有力支持。
4.4 完善課程資源開發,推動教育革新發展
中職院校,以及合作企業還要重視課程研發團隊的組件,共同進行專業課程體系的制定與優化,以此來將企業文化、汽車維修新技術與新工藝,還有更新穎的管理理念恰當融入到課程體系當中,從而開發出以工作過程為主要導向的課程。除了要重視專業課程、維修崗位相對接,對維修工作崗位必需,以及急需掌握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還有需要具備的職業素養作出深入研究之外,還要重視課程內容、維修標準相對接。可以將真實且具體的案例,以及車型合理引入專業課當中,且還要按照維修工作標準流程與相關數據來進行實際操作。校企師資也要做到相輔相成,共同進行學習工作頁、教師工作頁的開發,從而獲得更豐富的校本培訓資料,為教學過程、工種需求的科學對接提供有力支持。
4.5 合理融入用工評價,增強教學效果
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學校可以要求行業企業專家,以及學校的骨干教師來進行聽課小組的組建,然后聽取專業教師上課。在此過程中,專家需要結合企業在實際發展中對員工提出的各項要求,來提出一些意見與建議。基于此,再由聽課小組、汽修專業的教師共同研究、提出可行性較高的改進措施。之后,再通過對不同教師進行多次的聽評課,慢慢的構建出更完善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并結合實際需求,逐漸向其他的汽修專業課推廣應用,以此來促進教學評價水平的進一步提升,為雙元雙導、校店融合協同育人質量提供有力保障。
5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國家職教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通過校企合作的模式來加強專業技術人才培養也逐漸成為了主流趨勢,同時也是未來職教人才培養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路徑。對此,在新時期背景下,各中職院校在堅持立德樹人的基礎上,要充分重視起雙元雙導、校店融合協同育人模式的應用研究,以此來從整體上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全面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為中職院校的革新發展提供喲李支持,為社會輸送更多優秀的汽修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斌.中職汽修專業多元化校企合作的開展思考[J].汽車實用技術,2019,46(10):170-172.
[2]陳太波,石兵.中職汽修專業校企共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探索[J].汽車維護與修理,2018(08):57-59.
[3]趙曉宇.產教融合視域下中職汽修專業現代學徒制育人探究[J].汽車維護與修理,2017(06):60-62.
[4]李曉光,王朋,任建立,羅英亮.中職汽修專業校企合作訂單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河北農機,2019(11):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