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堅
條件:指針材料PC,配合公稱直徑D=Φ1,需要承受G=25N以上的軸向拉拔力,配合長度為L=4mm,針軸的表面粗糙度8級()、針孔的表面粗糙度7級()。
設計一:指針孔直徑D指針孔
解:查有關手冊得:PC的屈服強度為σs=61MPa,彈性模量E=2250MPa,摩擦系數為f=0.37
(1)求許用應力[σ]
[σ]===30.5MPa
安全系數n一般在2~5范圍內,根據不同情況選擇,比較重要的配合、脆性大的塑料、承受較大載荷的場合n值選擇要大一些,此處為一般的配合,取2(一般規定:在承受載荷大于10kg時的安全系數要取大:n=3以上)。
(2)求徑向力P(過盈應力)
P===5.379MPa
(3)求指針孔最小壁厚t
P===0.09mm
(4)求在過盈力P作用下配合處直徑的改變量△D (過盈量)
P===0.01328mm
=13.28μm
(5)計算實際最小過盈量△Dmin
針軸的表面粗糙度8級,針孔的表面粗糙度7級,換算成十點高度(查表可得) Rz1=3.2μm,Rz2=6.3μm
ΔDmin=ΔD+2×0.6(Rz1+Rz2)=13.28μm+2×0.6(3.2+6.3)=24.68μm=0.02468mm
(6)求指針孔直徑D指針孔
D指針孔=D針軸-ΔDmin=1mm-0.02468mm =0.97532mm
按基孔制根據最小過盈量△Dmin,確定孔和軸的基本偏差,即可以得到指針孔直徑的具體尺寸。
即:材料為PC、針軸直徑為1、針軸的表面粗糙度8級、針孔的表面粗糙度7級時,當指針孔直徑為0.975mm、配合長度為4mm時,能承受25N的軸向拉拔力。
安全系數n一般在2~5范圍內,根據不同情況選擇,比較重要的配合、脆性大的塑料、承受較大載荷的場合n值選擇要大一些,此處為一般的配合,取2(一般規定:在承受載荷大于10kg時的安全系數要取大:n=3以上)。
設計二:指針能達到的扭力矩Mf(按以上條件)
Mf=π*D2*L*P*f/2=3.1415926*4*5.379*0.37/2=12.5N.mm
設計結論:
因電機軸能承受的最大外加扭力為40N·mm(≤40mN·m),所以在以上條件下,指針孔直徑等于0.975mm時能滿足設計要求:
即:材料為PC、針軸直徑為1、針軸的表面粗糙度8級()、針孔的表面粗糙度7級(),當指針孔直徑為0.975mm、配合長度為4mm時,能承受25N的軸向拉拔力和不造成破壞電機(軸)的扭力(≤40mN·m)。
以下為計算推導演變。
1 塑料件過盈配合后所能達到的拉脫力和扭力的解析
過盈聯接的配合面間所需的徑向壓力是隨著所傳遞的載荷來定的。如下圖,當聯接傳遞的載荷為F時,應保證聯接在此載荷作用下,不產生軸向滑動,即在徑向壓力為P時,在傳遞的載荷F的作用下,配合面所能產生的軸向摩擦阻力Ff,應大于或等于傳遞載荷F。
(1)配合面間所需的徑向壓力P:
設配合的公稱直徑為D,配合面間的摩擦系數為f,配合長度為L,則:
Ff=π*D*L*f*P
因需要保證Ff≥F,故:
P≥
(2)傳遞力矩T:
當聯接的傳遞力矩為T時,則應保證在此轉矩作用下不產生周向滑移,亦即當徑向壓力為P時,在轉矩T的作用下,配合面間所能產生的摩擦阻力矩Mf應大于或等于轉矩T。
因需要保證Mf≥T,所以:
Mf=π·D·L·f·P·D/2=π·D2·L·f·P/2
Mf≥Tπ·D2·L·f·P/2≥T P ≥
實際上,周向摩擦系數與軸向摩擦系數有差異,但是兩者近似相等,可都以f來求。
2 過盈配合的受力分析
當過盈配合發生后,包容件四周受到均勻分布的徑向力(或稱過盈力),此時在配合尺寸范圍內,從包容件圓周上截取一微小長度的圓弧S,分析S的受力情況。圓弧內壁受到自內向外均勻分布的徑向力P的作用,在二截面m和n 則產生兩壓力Nm和Nn,在正常情況下,此三個力是平衡的。此微小圓環上的合力為N,N等于微小面積和P的乘積,即N=P*df,而微小面積df=S*L,當S圓弧和所對應的dθ(圓心角)很小時,S=r*dθ(r為圓弧的半徑)。
N=P*df=P*L*r*dθ
N力通過圓心方向朝外,同時在過盈應力P的作用下,兩端截面m和n產生拉應力σ。其截面上的總壓力Nm和Nn等于應力σ和截面積ft的乘積。截面積ft=L*t,應力Nm和Nn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Nm=Nn=σ*L*t,作出如下的N、Nm和Nn三力平面圖:
根據靜力平衡條件,三力對Y軸的投影之和為零,如下式:
N=Nmsin+Nn×sin=2Nmsin
當θ很小時,sin(dθ/2)≈dθ/2 則:
根據強度理論:
σ==≤[σ]
P:過盈應力(Pa) 1MPa=1N/mm2
D:配合直徑(cm);t:壁厚(cm);
[σ]:許用應力(Pa)。
[σ]:許用應力的確定:對于塑料件來說,[σ]許用應力就是塑料材料的屈服強度σs或拉伸強度σb與安全系數n之比,即:[σ]=(σs或σb)/n
n一般在2~5范圍內,根據不同情況選擇,比較重要的配合、脆性大的塑料、承受較大載荷的場合n值選擇要大一些。
σ==≤[σ]
說明:由P、D、t三因素計算出的應力σ必須小于或等于[σ],包容件才不會產生大的變形或破壞,否則就會產生大的變形或破壞。上式為過盈配合中包容件的強度條件。
σ==≤[σ]t≥
這就是在過盈應力P作用下不產生破壞的最小壁厚。上式為過盈配合中包容件的壁厚條件。
在強度條件和壁厚條件的公式中,只有過盈應力P為未知數,下面為確定過盈應力P的計算方法:
其實我們設計時關心的是配合后能產生多大的結合力,能不能承受一定的軸向力和扭矩,在過盈應力作用下,包容件會不會破裂。假設設計要求該過盈配合能承受G(N)的軸向力,也就是說配合件之間的結合力要能達到G牛頓這個力值,才符合要求,其實G力就是配合之間所產生的靜摩擦力,依據摩擦理論,摩擦力等于正向壓力乘以摩擦系數。
即:G=Np*f
Np:正向壓力
f:摩擦系數
上式中G值由設計時確定(設計要求),f摩擦系數在材料選擇時就確定了,Np就可以求出了。
在圓環狀零件的過盈配合中,正向壓力Np就是配合件在整個配合面積中的過盈應力總和,即:
Np=P*F F=π*D*L(配合處的周長乘以配合長度)
P:過盈應力(Pa);G:過盈配合能承受的軸向力(N);D:配合公稱直徑(cm);L:配合面長度(cm);f:摩擦系數;F:受力面積(cm2)。
當過盈配合產生時,在過盈量的作用下,包容件配合處直徑將從D變大到D1(D為未配合前的直徑尺寸,D1為受過盈影響變大的直徑尺寸),它們之差△D=D1-D就是過盈量。
下面為確定過盈量△D計算方法:
先來看一下一個材料(桿件)受拉后產生變形的定律——虎克定律
即:一個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其長度變化量為△L=N*L/E
N:作用外力;L:桿件長度;
E:材料彈性模量;F:桿件截面積。
這時材料(桿件)的應比為:ε=△L/L=σ/E
σ:拉伸強度;E:材料的彈性模量。
圓環包容件在過盈力P作用下的變形也符合這個定律——虎克定律
當圓環配合直徑從D變大到D1,其周長的絕對伸長(設原周長為L)為
△L=πD1-πD=π(D1-D)=π△D
此時圓環配合處的應比為:ε=△L/L=π△D/πD=△D/D=σ/E,因:
σ==
所以:△D=D*ε=P*D2/(2t*E)
這就是在過盈力P作用下配合處直徑改變量△D的計算公式。也就是我們想要的能承受一定的軸向力的過盈量。
在實際應用中還要考慮到兩配合件表面的粗糙度,不論表面多么光潔,在微觀條件下,表面總是不平的,而用量具測得的尺寸包含了這個不平的誤差因素,如果不把此因素考慮進去,用公式△D=D*ε=P*D2/(2t*E)計算出的△D是不能滿足設定的P值的——微觀不平度的峰尖要被擦去,有效的過盈量會小,也就是說達不到設計要求。因此最小過盈量要按下式計算:
△Dmin=△D+2*0.6(Rz1+Rz2)=△D+1.2(Rz1+Rz2)
△Dmin為實際最小過盈量,Rz1和Rz2為兩配合件表面的不平度的平均高度
Rz1和Rz2可以查表得到(GB131-83新舊標準粗糙度對照表)
計算時要把不同的表面粗糙度換算成Rz值。
計算出△Dmin后,就可以根據具體的數值在GB1803-79(公差與配合國標)中找到合適的配合公差。
總結:塑料套類零件過盈配合時,設計中可以按下面步驟進行:
(1)根據用途確定所用材料(盡量選用強度高一些的塑料材料),然后查到材料的拉伸強度或屈服強度、彈性模量、摩擦系數等數值,選擇合適的安全系數,計算出許用應力[σ]。(2)根據設計需要(要求),確定該過盈配合所能承受的軸向力或扭力矩。(3)根據加工條件,選定兩配合件表面的粗糙度,將輪廓算術平均偏差Ra換算成微觀不平度十點高度Rz值。(4)計按最小過盈量確定合適的配合公差。小壁厚(壁厚與配合直徑之比一般在0.1左右)。(5)計算出過盈量。(6)計算出實際最小過盈量。(7)按最小過盈量確定合適的配合公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