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醫院 張 潔
中醫認為“六腑以通為順”,腸道是人體重要的排毒器官,孩子胃腸功能失調、減弱,出現便秘,食物代謝的殘渣、糟粕及有毒物質不能及時排到體外,長時間停留在腸道,就形成了宿便。如不能及時排出,可引發各種疾病。
根據小兒“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肺臟嬌嫰”的生理特點,治療小兒便秘應補其不足、瀉其有余,臨床宜攻補兼施,以健脾行氣通便為治則,可采用簡單易學的推拿手法,如摩腹和捏脊。
右手按在腹部,手心沖著肚臍眼,左手疊在右手上,先順時針揉腹,再逆時針揉腹。還可以用一只手輕按腹部,以肚臍眼為起點從小到大往外畫圈。時間確保在5分鐘以上,用勁要適當,由輕到重,以略微覺得腹部發熱為宜。“藥王”孫思邈有“腹宜常摩,可祛萬病”之說。時常摩腹,不但能提升胃腸蠕動、健脾養胃,還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要注意的是,摩腹宜在飯后半小時進行。
孩子取俯臥位,使用兩手的拇指指腹與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的指腹相應用勁,捏住孩子脊柱兩旁的肌肉,拇指在后,另外三指在前,三指向后捻動,拇指向前推動,從骶骨開始,緩慢地向上推移到頸后枕部為一遍,每天1次,每次3~5遍。捏脊有通便、清熱、瀉火之功效,可治療兒童消化不良,提高兒童食欲;也可以提高兒童的臟腑功能,改善兒童免疫力低下;還能夠調整兒童的大腦功能,有助于改善睡眠。
其實,便秘的形成與多種原因有關,如孩子不良的飲食習慣、飲食搭配不合理、挑食、偏食,以至于損傷到孩子的脾胃功能,使腸蠕動減弱,或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使用藥品不當,導致腸道菌群失調等。因此,想要預防孩子便秘,要做好以下幾點:
因小兒脾氣尚弱,存在運化功能不健全的現象。若飲食調攝不當,易造成脾胃虛弱、運化無權,脾升胃降失常,濁陰不降,影響大腸氣機,致傳導功能低下,糟粕內留而便秘。平時應該讓孩子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富營養及含纖維素豐富的食物,比如水果和蔬菜類中的蘋果、西梅、南瓜、紅薯、豌豆、胡蘿卜、西芹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少吃煎炸油膩食物、甜食、生冷及各種飲料等。此外,不建議通過大量食用香蕉進行通便,沒有熟透的香蕉含有鞣酸,具有非常強的收斂作用,可以將糞便結成干硬的狀態,反而會加重孩子便秘的情況。
1歲以后的孩子就要注意逐漸增加水的攝入,最好讓孩子養成喝白開水的習慣,以增加體內水分。
適當增加運動,可以活躍消化功能。如果小寶寶還不會走路,可以幫助孩子做被動操或多一些爬行活動,不要總讓孩子長時間躺著。
根據十二時辰子午流注的規律,卯時(5~7時)大腸經最旺。“肺與大腸相表里。”肺將充足的新鮮血液布滿全身,緊接著促進大腸經進入興奮狀態,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與營養、排出渣滓的過程。所以要培養孩子早睡早起、晨起排便的習慣,堅持一段時間之后,便秘會有所改善或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