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方華 王飛 齊傳東 高升華 吳迪 朱林 莊榮 鄒峰
導讀:魚腥草是重要的藥食同源作物,其生產過程繁瑣,用工成本非常高,亟待解決。本文探索總結出一套魚腥草從栽種到收獲的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以湖北省當陽市為例,每667 m2約降低勞動成本3583元,有力地推動了當陽市魚腥草產業規模化生產,成功打造魚腥草之鄉。
魚腥草(Hottuynia cordataThunb.)屬于三白草科蕺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全草具有魚腥味而得名,別名蕺菜、臭豬菜、側耳根、豬鼻孔[1]。魚腥草是國家衛生部正式確定為“藥食兩用”的品種之一,有很好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2]。魚腥草作為食材,常食用地下根莖和地上幼嫩部分,因其功效及獨特的味道深受人們青睞[3]。近年來因其市場效益好,在我國湖北等各地發展迅速,對促進農民增收和滿足人們消費需求具有重要的作用。
魚腥草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其生產過程非常繁瑣。收獲過程就涉及清理地面莖葉、挖掘根莖、去除黏附土壤等多個工序,且根莖交錯盤繞,深度可超過30 cm,使得種植、管理和收獲魚腥草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且人工收獲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比較低,人工成本輸出多[4]。在湖北宜昌市,每667 m2魚腥草用工成本超過5000元,占總收入的1/4以上。此外,我國農業勞動力老齡化造成農業勞動力不足[5],嚴重阻礙魚腥草產業的發展,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尤為突出。

魚腥草旋耕機田間作業情況

魚腥草撒肥機

無人機田間作業
面對魚腥草生產成本不斷升高的實際問題,湖北省當陽市探索運用魚腥草機械化生產技術,節約勞動成本,降低勞動強度,進而提高魚腥草收益。通過機械化生產技術的運用與推廣,探索一條適宜我國魚腥草機械化生產的發展路徑。通過多年的科技創新研究,形成了一套魚腥草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解決了農民發展魚腥草的最大障礙,助力當陽市發展魚腥草種植約2000 hm2,成功帶動了農民增產增收,將當陽市打造成為中國魚腥草之鄉。
土地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且pH值在6.5左右的土壤為宜。
耕作、旋田機械為854以上機型(動力大于85馬力,1馬力=7355 W,下同)的大型拖拉機,其中耕田配套1L-427型鏵士犁,旋田配套1GKN-250H旋耕機。開溝機械為121型(動力12馬力,1馬力=7355 W,下同)手扶拖拉機,配套開溝機具為單邊犁鏵。
施肥機械:854以上機型的大型拖拉機,配套CDR-1350車載式后置撒肥機;噴灌機械和設備:噴灌機械為50WBZ12.5-16a自吸泵和PE農灌5孔微噴帶;病蟲害防治設備:一是太陽能頻振式殺蟲燈,二是XP2020型或其他型號植保無人機。
地下根收獲機械為121型手扶拖拉機,配套魚腥草專用收獲機;地上莖葉用CG350AW側掛式割草機或其他園林割草機;運輸機械不限,一般帶有拖廂的三輪車、四輪車均可。
根據不同的消費需求,可以選用青莖品種(如當陽本地農家品種、湖南白玉)或紅莖品種(如湖南紅玉)。播種季節,當年10月至次年3月均可播種,每667 m2播種100 kg。
確定好播種時間后,提前2~3周,用854以上型號拖拉機配套1L-427型鏵士犁耕田,每隔1周深耕土地25 cm左右,連續耕地2~3次,將土壤充分翻曬。
用854以上型號拖拉機配套1GKN-250H旋耕機,將土壤旋耙,耙碎土塊,耙平土壤,保障地塊平整。
每667 m2施微生物菌肥160 kg(單施),尿素40 kg、鈣鎂磷肥50 kg、硫酸鉀30 kg、鋅肥和硼肥各200 g(用攪拌機混合攪拌后施用)作底肥。將這些肥料用854以上機型的大型拖拉機配套CDR-1350車載式后置撒肥機,將肥料均勻撒施到田間。

魚腥草專用收獲機及田間作業

魚腥草田間機械噴灌設施
用121型手扶拖拉機配套單邊犁鏵開溝,溝寬20 cm左右、深15~20 cm,人工同時跟隨機械向溝中條播魚腥草種根,每溝平行擺2行,株距5~8 cm,行距10~15 cm。機械覆土回填。播種后每667 m2用金都爾100 mL加植保無人機專用助劑,使用植保無人機對土壤噴霧,進行芽前除草;最后每667 m2用稻草或玉米秸稈1000 kg覆蓋廂面。
播種后土壤干旱、土表發白時,用50WBZ12.5-16a自吸泵和PE農灌5孔微噴帶及時噴灌抗旱,保持土壤濕潤。在生長季節,根據苗情,用植保無人機噴施含鈣鎂鐵硼的微肥和含大量元素的水溶性液態肥,每隔7天噴施1次,共噴施3~5次,以提高魚腥草產量、品質和抗病、抗逆能力。
充分應用植保無人機和殺蟲燈開展病蟲綜合防控。安裝殺蟲燈誘殺小菜蛾、夜蛾類等害蟲;對白絹病、葉斑病、莖腐病、紅蜘蛛及部分雜草,發生初期分別用噻呋酰胺、波爾·錳鋅、噁霉靈、阿維菌素和精喹禾靈等防控,每隔7天用植保無人機噴1次,連續噴施2~3次。
11月,當氣溫低于15℃時,用園林割草機收割魚腥草地上部分的莖葉,收割后曬干,銷售給藥廠等。
魚腥草地上部分的莖葉收割后,開始收獲地下根。收獲機械為121型手扶拖拉機,配套魚腥草專用收獲機,一次性將魚腥草地下根挖掘、抖土,收獲后用三輪車或四輪車將地下根運輸到收購市場銷售。
按照1個勞動力日工作8 h,獲報酬150元計算。人工種植魚腥草,每667 m2需要人工35.14個,折合現金成本5271元;應用魚腥草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生產魚腥草,每667 m2機械成本1688.06元。與人工生產魚腥草相比,機械化生產每667 m2可以減少勞動力23.89個,可節省勞動力成本3583元,減去機械成本,每667 m2可以節約成本1895元(表1)。此外,魚腥草全程機械化生產極大地緩解了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推動了當陽市魚腥草產業的發展,為助力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基礎。

表1 魚腥草全程機械化生產與人工生產效率對比(1套動力機械與1名勞動力使用非動力農具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