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威 閆躍民 肖偉 劉小云 劉珂珂 王紀廣 王健康
導讀:K151是豫藝種業以紅瓤高代自交系YY1766為母本、紅瓤高代自交系YYCH9為父本選育而成的早熟雜交一代中果型西瓜新品種。該品種果實橢圓形,果形指數1.5~1.6;春季栽培果實發育期33~35天,全生育期96~105天;夏秋栽培全生育期75~85天。第1雌花著生6~8節,以后雌花間隔4~5節;果皮綠色覆深綠寬條帶,單瓜質量5 kg,每667 m2產量2500 kg左右;果皮厚度1.1 cm,耐貯運,瓤色紅,瓤質脆,有清香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0%,邊部11.2%,中邊糖梯度小;種子卵圓形,黑色,千粒質量46 g;中抗枯萎病。適合我國早春大棚及小拱棚和露地栽培。
我國是西瓜生產和消費第一大國,據統計,目前我國西瓜種植面積已超過160萬hm2[1]。河南省是西瓜種植大省,近幾年西瓜年種植面積均超過25萬hm2,居全國首位,西瓜也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經濟作物之一[2,3]。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西瓜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同時隨著西瓜種植產業化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對西瓜品種的抗病性、耐貯運性要求也越來越高[4];另外,家庭結構的變化決定了中、小果型西瓜的市場越來越大。目前國內高品質中果型橢圓花皮紅瓤西瓜品種還很少,為滿足市場多元化需求,河南豫藝種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河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深度合作,致力于優質中、小果型西瓜創新研究,制定了“紅瓤、糖度高、耐貯運、早熟”的育種目標。
母本YY1766為河南豫藝種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2008年度以周至紅與早春紅玉的雜交后代,經連續5年10代自交分離,于2013年選育而成的優良自交系;植株生長勢中等,葉片中型,葉色灰綠,裂刻深,苗期生長快。主蔓第1雌花著生于6~8節,易坐瓜,雌花間隔5~6節。果實橢圓形,底色綠,覆有深墨綠齒狀條帶。果實發育期28~30天,平均單瓜質量2.5 kg,瓤色鮮紅,肉質硬脆,剖面均勻。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邊部10.5%,果皮厚度0.5 cm,果皮硬度10.75 kg/cm2;種子卵圓形,籽粒黑色,千粒質量46 g。
父本YYCH9為河南豫藝種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2008年度以周至紅與黑美人的雜交后代,經連續5年10代自交分離,于2013年選育而成的優良自交系。植株生長勢強健,葉片偏大,葉色綠,裂刻較深。主蔓第1雌花著生于8~10節,較易坐瓜,雌花間隔6節。果實長橢圓形,底色綠,覆有深墨綠寬齒狀條帶。果實發育期約32天,平均單瓜質量2.5~3.0 kg,瓜瓤鮮紅色,肉質脆,剖面均勻。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邊部9.3%,果皮厚度1.0~1.2 cm,果皮硬度14.1 kg/cm2;種子卵圓形,籽粒褐麻色,千粒質量40 g。
2018年春季在河南農業大學扶溝蔬菜研究院配制了128個中果型紅瓤新組合,并于同年秋季在云南省南繁試驗基地進行組合試驗篩選,從中選擇了4個表現較好的中小果型西瓜組合。2019年春季在河南農業大學扶溝蔬菜研究院進行二次篩選,同時在鄭州、周口、洛陽、滎陽等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幾個試點中YY1766×YYCH9均表現突出,表現出易坐果、優質、高產、瓤色紅、糖度高、綜合性狀優的特點,符合最初的選育目標性狀。


①組合篩選 2019年春季在河南農業大學扶溝蔬菜研究院進行4個新組合YY1766×YYCH9、YYCH9×YY1766、YY1766×YY1775、YYCH9×YY1783篩選試驗。土壤肥力中等,春大棚雙膜覆蓋,每個組合種植25株,3次重復。株距45 cm,行距2.5 m,采用爬地種植。1月中下旬育苗,3月上旬定植。表1結果顯示,4個組合生長一致,性狀穩定,其中YY1766×YYCH9易坐果,瓤色紅,糖度高,早熟性好,更接近育種目標。

表1 YY1766×YYCH9組合篩選試驗結果
②品種比較試驗 2019年在周口扶溝、鄭州、滎陽等地種植,進行品種比較試驗,對照品種為黑美人,春大棚雙層覆蓋栽培,1月25日育苗,3月1日定植,爬地種植,每667 m2定植600株,三蔓整枝,第2或第3朵雌花坐瓜。試驗結果表明(表2),YY1766×YYCH9平均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8%)明顯高于對照品種黑美人(11.3%),667 m2平均產量2513.7 kg,比對照黑美人增產19.5%。

表2 YY1766×YYCH9品種比較試驗結果
③區域試驗 2019年在洛陽市孟津縣、開封市開封縣、鄭州市中牟縣、周口市太康縣、周口市西華縣5個試點進行區域試驗;2020年在洛陽市孟津縣、周口市扶溝縣、鶴壁市浚縣、開封市郊、鄭州市中牟5個試點進行區域試驗。2年均以黑美人為對照品種,小區面積27 m2,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試驗區外圍均設保護行。采用露地爬地栽培3蔓整枝,667 m2種植600株,常規生產管理。
結果表明(表3),2019年YY1766×YYCH9果皮厚度0.8 cm(對照0.9 cm),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8%(對照11.2%);瓤呈紅色,瓤質脆;667 m2產量2465.8 kg,比對照增產19.3%,差異顯著。

表3 YY1766×YYCH9區域試驗結果
2020年YY1766×YYCH9果皮厚度0.9 cm(對照1.0 cm),中邊糖梯度為2.8%(對照為2.6%);瓤紅色,瓤質脆;平均667 m2產量為2585.2 kg,比對照增產21.6%。
④生產試驗 2021年春季在洛陽市孟津縣、開封市尉氏縣、鄭州市中牟縣、周口扶溝縣、周口太康縣5個試驗點進行生產試驗,以黑美人為對照。露地栽培,3次重復,小區面積27 m2,隨機排列。采用三蔓整枝,667 m2定植600株。結果表明 (表4),YY1766×YYCH9易坐果,果實平均發育期34.2天(對照為34.4天),果皮平均厚度0.95 cm(對照1.00 cm),平均單瓜質量4.00 kg(對照3.61 kg),平均中邊糖梯度2.0%(對照為1.9%);瓤深紅色,瓤質脆;667 m2平均產量為2402.8 kg,比對照平均增產11.0%,5試點全部增產。

表4 YY1766×YYCH9生產試驗表現
2019-2020年在河南農業大學扶溝蔬菜研究院對YY1766×YYCH9和黑美人分別進行抗枯萎病苗期鑒定,YY1766×YYCH92年發病率分別為47.77%和38.03%,均在21%~50%,結果表明(表5),YY1766×YYCH9抗枯萎病,且對枯萎病抗性強于對照黑美人。

表5 YY1766×YYCH9枯萎病發病情況
YY1766×YYCH9定名為豫藝K151,生長勢中等偏強,正常條件下第1雌花節位6~8節,易坐瓜,雌花間隔5~6節,坐瓜后33天左右成熟,全生育期96~105天,果實長橢圓形,果形指數1.6,底色淺綠,果皮表面覆墨綠齒狀條帶,單瓜質量4 kg左右,果肉深紅色,剖面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達14%,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達11.5%,中邊糖梯度小,肉質清甜脆爽,果皮厚度1.0 cm,皮硬韌,貨架期長,適合長距離運輸。適宜黃淮流域早春大棚、秋延后大棚、春露地種植。
①適宜區域及季節 適宜河南、山東、河北、江蘇、湖北、廣西等露地種植,河南、山東一般在3月15日至5月1日育苗,苗齡35天;或4月20日以后露地直播;華中、華北地區春秋大棚也可種植。
②整地施肥 定植前結合整地每667 m2撒施充分腐熟農家肥1500~2000 kg,硅谷硫酸鉀型復合肥(18-18-18)50 kg。
③人工授粉 大棚種植的需在上午選擇瓜胎周正的人工輔助授粉,若花期遇陰雨天不易坐瓜時可使用0.1%氯吡脲可溶性液劑200倍液噴當日開放的雌花。露地種植應適當疏瓜,單株結1個瓜。
④整枝 建議三蔓整枝,主蔓第3或側蔓第2雌花留瓜,不可過早或過晚留瓜。選擇晴天下午整枝,以免折斷和損傷莖蔓及葉片,并有利于傷口愈合,減少病害侵染。西瓜坐瓜期除頂留杈外,將其余小杈及時剪去,以減少養分消耗。確定瓜坐住之后距坐瓜部位10~15片葉打頂,避免營養消耗,促進果實膨大。
⑤水肥管理 水分管理應根據不同發育階段需水情況和長勢強弱進行。整個生育期的水肥供應原則是前后期少、中期多。幼苗期要少,以利于根系下扎;伸蔓期和開花期要保持土壤濕潤,隨著植株的長大,根部供水供肥量逐漸增加,特別要保證坐果前中期的水肥充足、均衡;坐果期的土壤切勿忽干忽濕。伸蔓期結合追肥澆1次,每667 m2追施芭田平衡三元復合肥(17-17-17)10 kg。開花前7天適當控水,防止植株徒長,促進坐果;果實膨大期水肥要足,保證果實充分膨大,每667 m2追施高鉀型大量元素水溶肥20 kg。后期可葉面噴施99%磷酸二氫鉀2000倍液+46%尿素2000倍液,每7天噴1次,連噴2~3次,預防植株早衰,改善甜瓜品質。采收前15天停止追肥澆水。
⑥翻瓜 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果實膨大期要注意適當翻瓜,確保著地瓜面轉色一致。
⑦選留二茬瓜 可留二茬瓜、三茬瓜。要及時補充營養,每667 m2追施高鉀復合肥25~30 kg或沖施水溶肥,促進根、莖、葉快速生長,使葉片增綠增厚,光合作用增強;生產二茬瓜的瓜田應及時噴藥防病。如發現中心發病株,要及時拔除。另外,隨著二茬瓜的漸漸膨大,棚內溫度也日趨升高,要注意通風降溫。
⑧病蟲害防治 整個生長期間注意全程防治蚜蟲、白粉病。蚜蟲可用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2500倍液對葉片反面噴霧,大棚種植蚜蟲發展比較嚴重時,晚上關閉風口,每667 m2用20%異丙威煙熏劑400 g熏棚,可有效殺死有翅蚜;白粉病易發生在生長的中后期,需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通風換氣,降低棚內濕度,病殘體要及時清除到棚外。發病初期可用25%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500~2000倍液或29%吡萘·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對葉片正反面噴霧,發病比較嚴重的部位著重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