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燕
摘要:眾所周知,混凝土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屬于必用的一類材料,混凝土工程施工,對于整個建筑工程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比如說高層建筑樓的建設需要用到混凝土,又比如相關的基礎設施設備,也必須要用到混凝土。如果混凝土工程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很有可能會導致建筑結構產生裂縫,這就對整個施工過程產生很大的安全隱患,因此本文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建筑施工技術的要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有效措施
1建筑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1.1施工前的準備
我們也知道建筑工程當中混凝土工程施工步驟比較繁多,同時難度系數也比較大,所以該施工的時間一般比較長一些,工作的內容和范圍也非常的廣泛,所以我們必須要提前做好施工之前的準備工作,比如說施工時所需要用到的基礎設備,水泥等原材料都需要在正式開工之前準備得當。從澆筑施工所需要用到的工具角度出發,我們需要準備鏟子,白線,掃把,水泵等。另外,我們還需要采用中水化熱的水泥品種,作為混凝土的配置。比如說我們可以使用粉煤灰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也是很好的一個選擇,除此之外,我們也必須要保證水泥不會出現結塊這些現象。任何材料都必須要符合相應的安全標準和質量檢查,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建筑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工程施工不會出現任何的意外和差錯。除此之外,在混凝土當中,我們必須要保證骨料所占的分量是整體體積的百分之八十一左右,下限堅決不能低于百分之八十,上線不可高于百分之八十三。另外,我們在購買骨料的過程當中,不可因為貪圖小便宜就忽略了對骨料質量的檢查,我們必須要保證骨料的表面沒有弱包裹層。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我們不一定非要使用水泥,也可以選擇適當的粉煤灰代替,因為粉煤灰的化學性質中含硫量比較小,不需要那么多的水資源,在改善混凝土的易性當中發揮到很好的作用和效果。從另一方面來講,它還能降低混凝土釋放出來的熱量,防止出現建筑結構變形的現象。
1.2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與優化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當中,混凝土配合比的計算和配置可謂非常重要。它是混凝土工程施工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步。混凝土的配合比既要滿足工程設計強度的需要,還需要降低其水化熱,因此,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相關的設計與優化比我們想象中更加困難一些。在混凝土配合比相關的設計當中,我們要盡可能地避免使用水泥和水等物質,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少水化熱量,讓混凝土在性質上會更加的符合要求。除此之外,礦渣水泥非常適合混凝土配合過程中的物料選擇,再添加一些粉煤灰就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可泵性,這樣既能減少使用水泥等資源,還能夠使表層的混凝土強度更加優質。混凝土配合比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它的水化熱要盡可能的降低,所以在整個配置過程中,我們既要選擇水化熱低的礦渣水泥,還需要聯合一定量的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是一個非常嚴謹而且數據要求非常精確的工作,我們在開展的過程中,必須先打好基礎,首先要保證設計的強度,只有保證結構的穩固性能,才能開展下一步減少水化熱。
1.3建筑工程混凝土工程的具體施工方案
就目前我們國內混凝土工程的發展情況而言,一般都會選擇分層澆筑法或者推移式連續澆筑法。我們也知道如果混凝土工程工作不夠到位,很有可能導致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出現裂縫,這些裂縫對于建筑工程的結構帶來毀滅性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具體的做法應該從混凝土的鋪攤厚度著手,通過使用相關的設備以及混凝土的特性來確定混凝土鋪攤的厚度是多少,一般情況下,我們在用泵送混凝土時,深度不能超過600毫米。另外,每一平方混凝土水泥的使用量必須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在使用過程中要格外注意添加一些粉灰煤,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水化熱。如果溫度過高,會導致建筑結構發生變形,墻體出現裂縫。所以水泥在整個水化熱源應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既要選擇釋放熱量比較小的水泥類型,又要懂得巧妙去避免裂縫的產生。在配置好混凝土進行攪拌時,要注意把時間拉的長一些。每一桶混凝土攪拌的時間最好控制在半個小時左右。工作人員要認真核對攪拌中所涉及的材料,注意使用水泥的數量。
2建筑工程混凝土工程所采取的策略
2.1混凝土工程技術注意事項
通常情況下,我們對于混凝土的澆筑工作要求非常嚴格,而且該工作的步驟非常的繁多且復雜。在澆筑過程中,一般會選擇全面分層這種方法,同時,結合二次振搗的方案,必須要保證混凝土在第一次初步凝結完成之后,不能因為外界因素再次受到震動。其實在混凝土還沒有凝結之前,還是可以受到震動的。另外,通過使用二次振搗,我們可以有效地解決一次振搗中的水分或者氣泡在上升過程中給混凝土所造成的細小孔眼等問題。另外,通過使用二次振搗,還能夠讓混凝土和鋼筋連接的更加牢固,不管是混凝土的強度,密室性,還有抗滲性,都能得到整體上的提高和鞏固,這對于提高建筑工程的結構穩固性能來講至關重要,我們也知道在一次振搗以后會產生混凝土與鋼筋脫離等現象,但是采用二次振搗這個方案就可以解決這種問題。
2.2混凝土工程有效解決施工縫隙的措施
在混凝土工程的過程中,我們選擇了分層澆筑這種方法,所以在處理水平面的施工縫隙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事項。首先我們必須要保證在表面層進行澆筑作業的時候,符江和松動的石子必須清除干凈,讓粗骨料均勻在暴露在外面。在澆筑之前,可以通過使用壓力水讓混凝土的表面變得干凈整潔起來,同時注意混凝土的表面濕度適當,不可以有積水滲漏,不然的話很容易產生水平施工縫,最后一點,我們在非泵送混凝土工程過程中要結合結漿設備,這樣會更有效避免施工中相應的縫隙產生。在澆筑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選擇從邊緣部分朝內推進,同時我們也要注意也建筑結構平面的尺寸,使其處于合理的范圍內。
2.3落實混凝土澆筑和養護工作
混凝土的機構穩定性和混凝土澆筑作業密切相關,澆筑作業對分工、技術要求都非常嚴格,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影響混凝土整體質量。第一,混凝土澆筑作業需要有砂石、水、水泥、粉煤灰等材料混合攪拌,水的比例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粘稠度,過多的水會降低混凝土的粘稠度,影響與鋼筋融合時的附著力,進而影響建筑質量。因此材料比較的選擇很重要。第二,澆筑作業時一定實時監測澆筑厚度。例如建筑施工是從下層往上進行澆筑作業,那么務必保證下層混凝土得到全方位的覆蓋。然后注意層與層之間的距離,避免出現凝固,從而保證澆筑作業可以順利完成。如果需要在下層混凝土凝固前對上層混凝土進行澆筑,且超過了理想的澆筑時間,便會使混凝土出現裂縫。第三,以上僅是混凝土澆筑工作的基礎,該項工作對氣候溫度要求都是比較嚴格,因此在作業前一定做好施工區域內的天氣分析工作,如若遇到降溫、大雨、高溫等極端惡劣天氣,就要停止澆筑作業,比保證混凝土結構質量達標。
結束語:結合現在的發展而言,我們在混凝土建筑工程中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未來的進步空間還是很大。另外,高層建筑和混凝土的結構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施工技術中,我們要根據混凝土裂縫問題做出系統化的研究和預防措施,深入的分析裂縫的原因,才能有針對性的提出補救的方案。
參考文獻:
[1]陳志華,張忠,馮啟磊等.泰安道五號院超高層結構基礎混凝土溫度計算與分析[A].第十一屆全國現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