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洪
摘要:城市規模不斷擴大,間接地導致各種建筑事業不斷發展,為保障資金使用效益,防止工程超預算,有效治理違紀行為,對建設風險全面做好控制工作,對企業效益全面的做出提升,做好建筑工程審計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從建筑工程預決算審計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出發,結合當前建筑工程預結算現狀,提出有效改進建議。
關鍵詞:建筑工程;建設項目審計;問題;措施
引言:隨著建筑業規模的擴大,在工程建設的發展過程中,資金的流入規模增大,使建設的過程更加復雜。為了能夠達到建設要求,大多數公司因減少了原材料投入而忽略了基本的建筑質量。開發部門可以在有效的經濟管理范圍內規劃和設計整個施工過程的資源分配和風險管理,以制定總體計劃并實現高水平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建設項目審計的重要意義
改革開放以后國內經濟不斷發展進步,城市規模不斷擴大,間接地導致各種建筑事業不斷發展,對于建筑工程這項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建筑工程預決算是所有工作開展前的基礎工作,然而,預決算審核這項工作對工程造價的準確性產生一定的影響[1]。預算編制過程中,需要結合單位實際,建立項目預算庫,本著費用項目化的要求,細化各項目預算,不斷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科學合理的預決算這項工作,完成的好壞能夠對施工成本做出正確指導,內部審計是通過審查和評價經營活動內容及內部控制的適當、合法和有效性來促進組織目標完成的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與評價活動,對完善企業內部控制機制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2建設項目審計中存在的問題
2.1內部審計機構獨立性不強
大多數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從屬于管理層,也一定程度削弱了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使其無法很好地發揮評價、監督作用。大部分單位中,是將內審工作納入財務管理中,由總會直管,作為會計機構的附屬機構,在履行審計監督職責的時候,都是自己人審自己人,內部審計機構獨立性不強,不能保證審計結論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審計的職責和作用也就無法得到充分的發揮[2]。但不管如何,從審計本質出發,審計的獨立性是審計工作最重要的本質要求和基本特征,是必須堅持的統一性原則。
2.2內部審計制度尚未完善
相比于財務制度,內部審計的工作制度還存在著缺失和問題,內部審 計的規章制度也不是原來傳統方式下可以滿足的,隨著集團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業務不斷細分,內部審計人員在審計模式和方法上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需要時間去消化和理解,首要任務還是確立健全的制度和政策,可以讓內部審計機構更好地運行。同時,僅僅依賴于內部審計發揮作用是不夠的,在業務前端也需要梳理標準規范化的制度和政策,這樣為審計做好鋪墊。
2.3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
新時期“大數據審計”開始在各個行業得到運用,雖然大數據、云計算等新型技術對審計工作開展產生了積極幫助,但是一些核心工作還是離不開審計人員。因此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仍然是決定內部審計工作成效的關鍵因素[3]。企業在職審計人員通常在專業技能上能夠滿足崗位要求,但是忽視了對職業素養的培育。在具體工作中,沒有嚴格履行依法審計,或者是未能做到客觀公正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些問題的存在也成為下一步審計工作創新的重要方向。
2.4內部審計信息化水平不高
由于信息化建設投資費用高,多數企業搭建內部審計信息化系統的意愿不強,內審人員主要通過購買市場上通用的審計軟件或在業務信息系統中設置權限查閱的方式實施審計。但市場上相對成熟的審計軟件主要針對財務信息化數據的查詢、分析等;多數國有企業業務系統相對獨立,未有效整合。內部審計信息化水平不高,制約了審計技術與方法的運用。內審人員多依靠職業判斷及工作經驗,采用傳統的抽查、內部控制測試等審計方法查找問題,難以全面識別企業風險,容易產生審計風險。
3建設項目審計措施分析
3.1強化內審隊伍建設
強化內審隊伍建設、聚焦復合型人才培養,要求內部審計人員除會
計、審計相關知識,還應掌握多元化技能和相關行業知識,提升審計工作的信息化水平。重視內部審計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建立完善的培訓體系,學習應用新技術、新方法來提升工作效率,舉行一些專業的培訓課程、講座,培養有潛力、基層的優秀員工,推進國有企業內部審計部門與基層建設單位的工作融合。此外,關注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素質是國企內部審計轉型升級的基礎。
3.2加快審計信息化進程,創新審計方法
企業對內部審計要求的提升,以及審計行業的發展,決定了在審計方式上必須要有所突破、持續創新。在信息時代,推行大數據審計逐漸成為一種趨勢,企業利用現有的信息基礎設施,加快審計信息化進程。構建審計信息系統,并且與企業現有的財務信息系統、ERP系統等聯系起來,讓審計人員不需要奔波于各個部門,就可以實時獲取企業各部門的經營信息、財務數據,突出審計的實時化特點,將審計關口前移,真正實現事前審計,幫助企業化解風險。加快促進內部審計與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融合,以審計信息化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助力。
3.3設置獨立的內部審計權威機構
企業應根據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建立適應企業自身發展需要的獨立的內部審計權威機構,改變財審合一的局面,保障內部審計機構的超脫地位以實現審計的獨立性。明確隸屬關系,建立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內部審計模式,直接將內部審計置于產權主體領導之下,保證內審機構的相對獨立性和權威性[4]。另外,提高內審機構的地位,使內部審計機構成為企業管理機構中不可或缺的機構設置,保障內部審計人員在穩定的工作環境中持續開展工作,做出客觀、公正、有價值的審計結論,提高企業經營效益。
3.4健全與完善內部審計制度政策
在集團自身發展需求的基礎上,要健全內部審計制度政策,加強其質量監督職能、風險管理職能,對內審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制度政策也應配合其改變,不再滿足于過去傳統的內審政策。不僅在內審方面加強制度的建設,也需要在業務部門平時的工作生產中設立質量考核指標,從根本上規范其行為,也為后期的審計打好了基礎,有了前后對比的指標和軌跡,更容易從現象看到本質,強化了內審人員監督的體系,使得內審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5]。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開展建筑工程預決算的過程中,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對數據做好相應的收集并作出積累工作,這樣才能夠保證所作出的預決算準確,能夠真實的保證項目建設的周期和建筑成本的投入。預決算這項工作在開展過程中,能夠為建筑工程起到指導作用,在實際開展建筑工程是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柯濱穎.工程造價預結算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審計方法分析[J].建筑與預算,2019(8):59-61.
[2]肖冬梅.建筑工程項目竣工結算審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外建筑,2020(4):184-186.
[3]王靚.建筑工程的預決算審計與編制技巧研究[J].住宅與房的產,2018,No.501(16):24.
[4]李新改.基層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探討[J].營銷界,2020(50):109-110.
[5]于振芹.事業單位公用經費預算、決算差異成因及對策分析[J].營銷界,2021(05):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