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平
摘要:現階段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重視精神文明的需求,社會各個行業的發展也開始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在建筑行業,人們對建筑設計也有了新的認識,將建筑設計與園林景觀設計相融合也是現階段城市發展的主要路線。本文主要介紹建筑設計與園林景觀設計如何達到融合的若干措施。
關鍵詞:建筑設計;園林景觀設計;融合發展
一般而言,建筑設計比較注重建筑平面規劃、空間布局,園林景觀設 計側重于環境的綠色性、環保性、生態性、美觀性。設計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彼此的特點,在實際方案設計中充分做好前期勘察、整理資料理解分析,深入解讀,根據彼此自身專業屬性,因地制宜去設計。
1現代建筑設計與園林景觀設計融合的意義
園林景觀設計主要是將園林景觀建設中的歷史文化、獨特魅力、人文特色集中體現出來。設計人員在園林項目設計中,要注重對各項設計要素集中整合,這樣能保障建筑園林具備良好的時代發展氣息,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需要。建筑設計與園林景觀設計有效結合,有助于表現出建筑設計特色。在古典園林項目設計中,融入傳統文化[1],從而表現出設計特色。設計人員基于園林亭臺、花草樹木、奇山異石設計能營造出良好的設計意境,促使建筑美、自然美的有效融合,提升景觀工程的美觀度。在建筑設計與園林景觀融合發展中,建筑師要注重突出設計藝術性,注重不同設計元素之間的協調性,強化景觀工程藝術效果。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要注重強化景觀建筑設計與園林設計之間的充分融合,突出二者文化特征,這樣能使設計更加豐富,顯現出更加濃厚的文化氣息。
2現代建筑設計對園林景觀設計的主要功能
2.1襯景功能
襯景功能是指建筑本身對整個園林設計來講屬于主要部分,作為景觀建筑的一種,對整個園區的景觀能夠起到烘托的作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若能添加一些獨具特色的建筑,對整個構畫圖有畫龍點睛的功效。這樣的建筑風格不僅自身外在效果非常具有審美價值,并且還能與園林景觀融為一體,在各自特征之下,完美地凸顯了整個景觀的協調性,能夠有效滿足游覽者的觀賞體驗。
2.2賞景功能
若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某一建筑作為一組重要的景點時,該建筑則具有賞景功能。通常情況下,具有賞景功能的現代建筑風格具有較高的設計要求和建造要求,既要與整個園林環境設計相結合,同時也要保證在園林中的所處位置、門窗朝向、建筑線條等風格獨具特色,這樣才能作為牽動整個園林景觀的主要線條。例如日本著名養老中心的建筑太陽城,本身設計獨具特色,并且能夠與周圍植物景觀互相協調,不僅符合老年人的生活需求,還能有效突出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再加上周圍便捷的交通,使得該建筑擁有較高的社會效益。
3現代建筑設計和園林景觀設計的融合方式
3.1注重整體設計規劃
在明確城市發展規劃目標后,設計人員必須整體規劃每個區域的項目和功能。基于環境系統調研,詳細分析、規劃環境建筑和園林景觀效果,確??臻g分配處理的科學化,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與生活需求有機結合建筑設計和園林景觀設計,能夠為城市發展提供配套服務。
3.2強化雙重設計原理
在建筑設計與園林景觀設計中要在堅持整體設計思想基礎上強化二者設計成效。要注重對設計環節進行深入調查,掌握設計環境實際現狀。在建筑設計規劃與園林景觀項目設計融合中,要注重實現二者統一協調,注重突出設計文化內涵,對不同設計主題內容進行研究,分析設計中蘊含的經濟、文化、藝術、歷史性要素,防止多重設計理念不合理堆疊,造成視覺混亂。在建筑設計與園林景觀融合設計中要突出創新發展意識,在設計理念創新中做好景觀風格有效定位,在融合發展中[2],要注重對各項設計 內容、設計風格集中整合,凸顯城市文化內涵。在多種技術應用支持中,凸顯雙重設計重要價值,使設計活動藝術感以及文化氣息更為濃郁。在建筑設計中,設計人員要在綜合判定區位現狀、地理優勢、本土植物基礎上,保障建筑設計與園林景觀規劃有效結合。
3.3優化景觀設計中植物特性的展現
在將建筑設計與園林景觀設計互相融合的過程中,設計者需要充分考慮地方植物的生長特性,經過全盤考慮選擇綠化植物。由于在城市中,建筑綠化地面受到建筑物的影響很大,容易出現土質較差,人為損害較為嚴重的現象。另外,在城市中不同建筑物周圍地下覆土情況也會不盡相同。設計者在選擇綠化植物時,也應當將季節性和美觀性放在首位。比如選取可以改良土壤的植物,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選取管理相對容易、耐瘠薄、抗病蟲害以及生長健壯的樹種和抗污染樹種,這樣既能發揮綠化功能,還能對環境起到保護作用。在地被植物選取時,也應當遵循植物群落的相關特性,選取能夠減少揚塵[3],吸熱降溫的植物,并且結合常綠植物與落葉喬灌木的配合,形成獨特的景觀園林。
3.4強化園林景觀設計深度
我國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發展時間較短,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景觀設計方案創新力不足。在新時期園林設計中要強化設計深度,保障建筑設計與園林景觀設計融合發展。在建筑設計分析、方案決策、設計方案應用中全面轉變園林景觀平面化、硬性延伸現狀,提升設計整體性、層次性,使園林景觀與周邊建筑有效融合。在建筑設計理念實踐中,要注重突出景觀的靈動性。比如多數建筑項目設計是固定的,但園林景觀具備可動性。比如水環境設計營造中,通過水的流動有助于拓展人們想象空間,豐富視覺感受。
3.5園林手法要突破創新
景觀是園林建筑中的核心構成部分,其存在的作用便是為了加強建筑與周邊環境的緊密聯系,因此需要加強對其開展整體化解析,以實現更為合理化地運用,從而為建筑物增添無限的生機。因為傳統園林中的景觀元素,包含了我國數千年的文化內涵,而現代園林的景觀設計在追求意境方面,關鍵點在于對求真的充分把控,即明晰事物產生的基礎性規律,從而深入挖掘,求真便是對景物原本之美展現的最好體現,這也是較為純粹的美[4]。古代園林對景物挑選追求最本質的東西,沒有進行絲毫修飾,這也展現出了古代人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而針對現代化的建筑設計,則可以進一步嘗試在景物的挑選上以“真”得“趣”。
綜上所述,在社會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為城市建設增添新發展活力與生機。優秀構筑物必須確保建筑、園林景觀的相互依托性,設計人員必須緊跟時代發展需求,做好統籌兼顧,全面分析建筑設計、園林景觀設計融合,不能單一考慮建筑、園林景觀。必須基于總體布局,確保建筑設計的舒適度與實用性,同時聯合周邊環境,做好創新優化,實現園林景觀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配合,全面提升整體環境的和諧度與完美性。
參考文獻:
[1]趙文.傳統園林設計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20,25(20):42-43.
[2]楊麗.園林景觀設計與美學的交互融合——評《園林美術(第2版)》[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40(9):74,191.
[3]朱海雄.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建筑場地園林景觀設計方案審查模式研究[J].熱帶農業科學,2020,35(8):52-58,62.
[4]張曉君.園林景觀設計與建筑設計融合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2021,48(8):9-10.[5]陳鈺婷.建筑設計與園林景觀設計的融合分析[J].建材與裝飾,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