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ileng Tan
美國“商業(yè)內(nèi)幕"網(wǎng)站2月17日文章,原題:中國曾是奧運人才輸出大國,但北京冬奧會表明中國正成為人才引進國 在北京冬奧會上,中國因派出史無前例的眾多歸化運動員參賽而引發(fā)關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生在美國的18歲自由式滑雪運動員谷愛凌。研究中國體育的密蘇里大學圣路易斯分校教授蘇珊?布勞內(nèi)爾表示,對中國來說,這種引進奧運人才的做法“很新鮮”。簡言之,這可歸因于中國“希望在世界(體育)舞臺上更具競爭力?!?/p>
中國曾是奧運人才輸出大國,這在乒乓球項目中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過去幾十年來,中國出生(入籍外國)的運動員一直活躍在國際乒壇。據(jù)《紐約時報》報道,在2016年里約夏奧會上,至少有44名在中國出生的乒乓球運動員為22個國家和地區(qū)比賽。布勞內(nèi)爾表示,中國輸出的乒乓球運動員要么從來沒機會為國效力,要么已過巔峰期。
布勞內(nèi)爾說,在北京冬奧會之前,僅有為數(shù)不多的歸化運動員曾代表中國參賽,包括為在2008年奧運會上代表中國參賽而放棄英國國籍的馬術運動員華天,以及放棄加拿大國籍為中國出戰(zhàn)東京奧運會的田徑運動員鄭妮娜力等。
參加北京冬奧會的中國男子冰球隊25名球員中,歸化球員多達15人,中國女子冰球隊的23名隊員中有12人是歸化球員。與谷愛凌、華天和鄭妮娜力相比,一些歸化運動員并無華人血統(tǒng)。
招募在外國出生的運動員并非中國的獨特做法。在美國出生的運動員也代表泰國、厄瓜多爾和菲律賓等國參加北京冬奧會。近年來,卡塔爾、巴林等國都招募歸化人才以提升在國際賽場上獲得獎牌的機會。《體育超級大國:一個局內(nèi)人看中國爭做最佳》一書的作者馬克?德雷爾表示,“這是一種國家競爭,許多國家都在這么做。”
在布勞內(nèi)爾看來,在美國出生的運動員代表中國參賽之所以被置于強烈的聚光燈下,很可能與目前美中兩國關系緊張有關。此外,還有“誰贏誰輸”的問題,因為是代表中國隊的谷愛凌擊敗了美國人,“這一反常態(tài)”,她說?!ㄗ髡逪uilengTan丁雨晴譯)
環(huán)球時報202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