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永軍 陳崇東
代表聯系群眾意見收集處理應用場景是我省數字化改革第二批“最佳應用”——“人大代表履職”綜合應用的子場景,對于更好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近期,省人大常委會領導多次在《浙江人大信息》等刊物上就各地代表聯系群眾工作,包括“代表亮身份”“代表督事”等一系列新探索新實踐作出重要批示指示。結合正在推進的數字化改革,認真學習領會常委會領導的批示指示精神及各地的做法經驗成效,我們深刻地領會到:沒有相應的改革配套,數字化改革難以縱深推進。當前,各地在代表聯系群眾工作中的創新實踐,為推進人大代表工作領域數字化改革,建好代表聯系群眾意見收集處理系統,提供了現實的參考和實踐的支撐。
代表密切聯系人民群眾,是落實根本政治制度的基本要求。加強代表聯系群眾工作,要強化全鏈條閉環管理,緊扣代表密切聯系群眾的兩端——群眾意見收集端和群眾意見處理端。當前,浙江人大代表工作的探索實踐,就突出體現了聚焦這兩個端口的鮮明特點。
在群眾意見收集端,以長興縣為典型代表,探索代表在專門場地或生活工作場所“亮身份”,推動“亮身份”全覆蓋,拉近代表與群眾的距離,使每個“亮身份”的代表成為“移動的代表聯絡站”,努力破解群眾意見收集“入口難”的問題。同時,其他地方探索形成的“公園夜聊”“社區暢談”“集市設點”等做法經驗,也是解決代表聯系群眾不緊密、主動收集群眾意見不夠等問題的成熟實踐。2021年以來,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袁家軍,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梁黎明,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李衛寧等領導分別對長興開展“代表亮身份”的創新實踐作出重要批示指示,為設計完善代表聯系群眾意見收集處理場景提供了重要實踐遵循。
在群眾意見處理端,以象山縣為典型代表,探索代表根據民意依法開展督事的機制,強化代表聯絡站的陣地作用,匯聚形成人民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傳導啟動人大及人大代表開展監督。通過視察調研和代表小組活動等,監督推動相關部門認真處理群眾關切,使民意訴求在依法和有效兩個維度、人大和政府的雙向協同中得到辦理落實?!按矶绞隆奔せ詈蜕罨巳舜蟊O督職權的行使,健全完善了基于民意反映而啟動人大及人大代表監督的工作機制,有利于人民群眾在人大制度實踐中有更多獲得感。
“代表亮身份”“代表督事”等創新實踐著眼于擴大群眾有序政治參與、保障人民群眾利益、貫徹全過程人民民主,完善代表聯系群眾的重點環節和關鍵領域的相關制度機制,具有濃厚的“改革味”和“人大味”。
在人大數字化改革中,要突出做好頂層設計與基層創造相結合的文章,在引領撬動改革中,既要突出“改革味”,又要避免無中生有、脫離實際,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按砹辽矸荨薄按矶绞隆睓C制,為建設代表聯系群眾意見收集處理場景,提供了重要的線下做法流程參考。必須更加注重集成地方的創新創造,總結提煉、有機融合、不斷疊加各地創造的做法經驗,使數字化的“改革味”,既貼近實踐要求和實際需求,又取得“1+1 大于2”的最終效果。
“代表亮身份”“代表督事”凝聚了基層的智慧和創造。我們積極學習借鑒地方典型探索創新經驗,推動場景建設體現“改革味”和“人大味”。
第一,把代表聯系群眾“最初一公里”納入重要流程?!按砹辽矸荨钡囊x在于更好保證人民群眾知道自己的代表在哪里、代表能夠主動聯系人民群眾、破解群眾意見收集難等問題。數字化對于“代表亮身份”而言,天然具有賦能的作用,能夠保證代表在更廣闊的空間范圍,向群眾“亮”出自己的身份,并建立全天候的鏈接,方便群眾隨時隨地反映問題。
在場景建設中,我們以開發“代表二維碼”和“代表聯絡站二維碼”為起點,推動選民便捷向代表反映問題,提供代表網絡亮身份的核心載體,打通代表聯系群眾的網絡“最初一公里”。下一步,要充分考慮“代表二維碼”和“代表聯絡站二維碼”的群眾可及性,一方面設置群眾找到二維碼的多個網絡端口,如浙里辦、各級人大門戶、微信等;另一方面,要在線下創新推動群眾找到二維碼的方法渠道,比如在代表聯絡站、基層公共活動場所以及代表的家門口等公布二維碼等,并加大宣傳力度,實現代表線上線下同步“亮身份”。
第二,突出代表聯系群眾“最后一公里”科學設計。借鑒“代表督事”等經驗,我們對如何處理問題進行了流程再造。概括來說,就是具體事項部門“馬上辦”和普遍復雜事項人大“依法督”。具體事項部門“馬上辦”流程,是指系統對接“基層治理四平臺”,或者通過平臺提供的“群眾意見督辦單”機制,保證民生瑣事、小事通過多跨協同得到便捷高效地辦理反饋。在強化代表幫助和服務選民中,讓群眾感覺到人大代表“找得到”“叫得動”,選民反映的問題人大代表“抓得實”“辦得通”。其中,建立“群眾意見督辦單”機制,由基層人大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向同級部門簽發,創新和拓展代表閉會期間建議制度,使群眾意見得到基層人大快捷的處理和督促落實。
普遍復雜事項人大“依法督”,則要求代表聯絡站及鄉鎮人大、各級人大之間要加強協同,對群眾反映的普遍性、共性或者復雜事項,開展研判分析,通過提出閉會期間代表建議和啟動人大視察調研、專題詢問等方式推動問題的處理解決,使人大及代表行使監督職權更具有“咬合力”。
第三,堅持把試用試行作為場景建設的重要基礎。根據各地典型做法經驗,在多方調研、聽取意見、形成共識的基礎上,設計場景工作流程,建設省通用場景1.0 版。
結合當前各地正積極籌備縣鄉人大代表換屆選舉工作的實際,按照穩妥有序推進的原則,選擇臺州市路橋和黃巖兩個區作為省通用場景縣域層面的試點試行區域,確定衢州市作為省通用場景市域層面的試點試行區域,加強培訓指導、跟蹤服務,以邊建邊用邊完善的方式,推動省通用場景更接地氣、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省通用場景試運行一個多月以來,截至2021年10月底,共收到群眾意見1782 條,已辦結1465 條,辦結率達82.2%。各地也以運行場景為依托,結合本地實際,引領撬動人大“依法督”變革,積極探索基于民意反映,加強梳理分析,適時啟動人大代表依法監督的機制,依法推動解決重大民生關切。臺州市形成了市區人大代表聯合視察交通要道標識不科學、區級人大疊加開展養老問題專項詢問等多個生動案例。同時,加強對各地自建場景的指導,進一步推廣“代表亮身份”“代表督事”等做法經驗,保證全省各地在代表聯系群眾意見收集處理應用場景建設中步調一致,讓代表聯系群眾的意見數據“生”成出來,讓民意數據在部門間、上下級人大之間“跑”起來。
當前,省通用場景和各地自建場景已經進入了加強貫通的新階段。在形式上,貫通的是數據,但在內容上,貫通的是理念流程。所以,充分汲取“代表亮身份”“代表督事”等典型探索創新的改革涵養、變革意味,及時總結、提煉、推廣實踐做法經驗,為人大代表工作數字化改革提供制度支撐和保障,是下一步十分重要的工作。
要按照人大數字化改革“1521”的體系要求,著眼于更好保障場景的建設和運用,抓緊起草《關于更好推進人大數字化改革加強和改進代表收集和處理群眾意見建議工作的指導意見》,為全省各地運行使用場景,提供重要的制度依托。
起草好這個指導意見,一是要按照依法、合理的原則,剔除地域性的因素,規范完善各地的做法,使指導意見具有普遍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要按照有機集成、科學合理的原則,固化優化“代表亮身份”“代表督事”等做法經驗,明確“馬上辦”“依法督”的具體內涵,使地方探索的“盆景”借著數字化改革的東風變為全省“風景”。三是要聚焦場景建設所蘊含的改革內涵,把“改革在哪里”“創新在哪里”“突破在哪里”這個關鍵問題解答好明確好,體現在指導意見中,便于各地貫徹落實,使場景的運行、數據的歸攏實現省域范圍的一致性和貫通性。
落實好這個指導意見,基礎是各地運行好省通用場景和自建場景,關鍵是各地要以指導意見為重要遵循,適時出臺本地加強和改進代表收集和處理群眾意見建議工作的政策性文件,配套建立健全本地“代表亮身份”制度、履職評價制度、代表履職活動制度、代表聯系服務群眾辦法、代表聯絡站工作制度及考核辦法、上下級人大聯系協同制度等,以人大數字化改革的系統性制度性成果,撬動全省人大代表工作實現新發展、新變革。
同時,還要以指導意見的出臺和落實為契機,以全過程人民民主理論為指導,對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工作進行深入研究,對照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新時代新要求,探討代表從原則性地聯系群眾過渡到既聯系群眾又服務群眾的轉化內涵,研究代表聯系服務群眾的邊界范圍、方法途徑、現有法律規定的內在張力等,努力取得數字化改革的理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