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彤(廣東省深圳市坪山區同心外國語學校 518122)
基于“雙減”的時代背景,小學語文教學應當實施統整教學。所謂統整教學,是指在一定的主題下,將相關的語文篇目、資源等結合、融合起來進行教學。陶行知先生說:“中小學教育為國家根本大計,必須運用科學方法分析研究,實地實驗,方能免入歧路。”實施統整教學就要進行研究,其根本目的是提高語文教學效能,也就是減負增效。這一點正是“雙減”政策所要求的。立足“雙減”,語文教學要堅持學生立場,以學生的“學”為中心,優化學生的學習結構、學習方法、學習評價,對學生的“學”賦能、賦時,讓學生展開充分的思考、研究。
語文統整教學是多層面的,它不僅包括內容的統整、資源的統整、時空的統整,還包括教學力量、教學主體、教學環境等的統整。語文統整教學能幫助學生建構語文學科的“大概念”“大觀念”,形成語文學科的核心學習力、核心素養等。實施語文統整教學,能有效落實“雙減”政策,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回應時代的教學變革要求。
語文學科的教學是一個復雜的教學,它不僅包括閱讀教學,也包括識字教學、寫字教學、寫作教學、口語交際教學等。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將學生的閱讀、識字、寫字、口語交際等分割,從而導致了語文教學的高耗低效。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實施統整教學,就是要讓語文教學成為一種“一體性教學”“融合性教學”,對語文學科相關內容進行重組、重構,對語文學科相關內容刪繁就簡,從而讓語文教學從傳統的“高耗低效”走向“低耗高效”。
語文學科的統整不僅包括讀、寫的統整,更包括相關內容的主題統整。統編版語文教材采用“雙線組元”的方法,即“人文話題”與“語文要素”雙線并行,這為相關內容的統整提供了基礎、前提、條件。以統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教學為例。我們就以“走進古典名著”作為主題,引導學生閱讀中國四大古典名著,并且將相關的影視、百家講壇等引入課堂之中。實施統整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語文自主學習獲得最大的功效。
所謂生活統整,是指將學生的生活經驗等融入語文學習之中。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文學的方式,深化生活的感受與體驗。生活統整能溝通學生語文學習與生活。以《臘八粥》教學為例。筆者不僅引導學生解讀文本,而且讓學生進行生活實踐——回家做一碗臘八粥。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更能深化學生對語文文本的理解。
“雙減”背景下的語文教學,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其中。同時,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從備課開始,精簡、精準教學目標,對相關教學資源進行統合,從而提升課堂的整體教學效能,減輕學生的課外、課后負擔。教師要推行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員性育人,將人文精神、生活技能等融入、滲透到語文學科教學之中,從而通過統整性教學,培育學生的人文感性、生活智性、科學理性等。
“雙減”背景下的語文教學,要致力發展學生的語文學科“大概念”“大觀念”,培養學生的語文審美、語文交往、語文創造能力。“雙減”背景下的語文教學,要整合學科相關內容,要跨學科整合內容、跨界整合內容等。通過跨學科、跨界整合,有效促進學生的綜合素養的生成。
項目化學習是“雙減”背景下語文統整教學的重要方式。在項目化學習中,教師首先要確定學生的學習任務,分解主題,并進行項目展示。一個項目化學習,能帶動學生的語文聽、說、讀、寫等多方面的活動,從而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力。在項目化學習中,教師要以主題作為核心任務,落實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以小組為單位,設置簡樸的教學目標、簡要的教學內容、簡化的教學過程、簡練的教學方式等。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通過項目化的學習,引導學生提煉出“大觀念”,從而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能獲得一種核心性的理解、認知,形成可遷移的關鍵概念、原理、理論等。比如,在教學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中,筆者以“親近民俗文化”作為項目化學習的主題,不僅將單元內的相關篇章整合進行教學,更引導學生聆聽老人關于地方民俗文化的講述,鼓勵其借助網絡媒體搜尋民俗文化的內涵、來由等。這樣的項目化學習,將學生真正置于主體性學習地位上,讓學生真正親近語文學習,助推學生語文素養的跨越生長。
跨學科學習是教師在教學中將相關學科資源引入語文教學中,從而促進學生的語文認知、語文理解。“雙減”背景下語文統整教學,要求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科的橫向關聯,更要求教師要觀照學科的縱向關聯。以統編版四年級下冊的《黃繼光》教學為例。筆者引入諸多篇章,還引入相關的“抗美援朝”影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中就相關內容進行素描描寫,引導學生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就相關內容進行片段介紹,并繪制思維導圖。在教學中,還可以引導學生撰寫讀后感。這種跨學科的融合,讓學生的語文學習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進而促進了學生認知能力、語文素養等的發展。
綜合性活動是“雙減”背景下語文教學實踐的一種重要方式。綜合實踐活動,往往追求語文學科教學功能的最大化,追求學生語文學習價值的最大化。統編版語文教材,已經在每一個單元之后安排了一定量的綜合實踐活動。在應用統編版語文教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應用單元后的“語文園地”。比如,在教學統編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之后,我們給學生打造交流平臺,引導學生交流本單元篇章的寫作特色;引導學生展開漢字比較,做好“識字加油站”的活動;引導學生體會句子中的符號的用法,體會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幫助學生拓展古詩詞,讓學生背誦《蜂》等。這種綜合性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對每一個知識點展開深度學習,能增強學生的學習力,讓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落地生根。
陶行知先生說:“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雙減”背景下的語文統整教學,要在“減”中增效。統整性的語文教學,不僅能助推學生的語文學習增效能、增效率,也能助推學生的語文學習增能力、增信心。在“雙減”背景下,教師不僅要發揮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效能,更要發揮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效能,要讓語文學科真正肩負起母語教學的重任,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力,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