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佳瑩 全琳珉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浙江應如何攻堅克難、科學應變?如何通過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產業提升等,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探索出一條發展路徑?代表委員紛紛熱議。
楊華勇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
高校和科研機構應更多地關注世界科技前沿技術,關注那些能帶來從無到有根本變化的科學與技術問題,合力推進浙江省科技創新實現新跨越。目前,浙江不少高校和科研機構實現了“從0 到1”的技術突破,但真正把技術成果落地生產的不多。一項新技術要真正落地,持續研究至關重要,需要各級政府花更多精力鼓勵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保持長期穩定合作。既要引導企業在研發投入過程中花更多的精力進行技術轉化,也要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技術轉化團隊,發揮通道和橋梁作用,真正把原創技術從實驗室的突破帶到千家萬戶,實現產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
徐冠巨
全國人大代表、傳化集團董事長
在浙江,民營經濟已成為平穩發展的壓艙石。全面提升民營經濟創新力競爭力,始終是浙江持續提升高質量發展水平的重點。不久前,全省民營經濟大會提出了創新能力更強、應變能力更強、產業結構更優、綠色低碳更優等要求。當前,我們正以數字化轉型為切入口,著力突出科技主軸,建強人才主體,推進管理創新,深度融入“雙碳”與“雙循環”戰略,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將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不斷向縱深推進。希望能為浙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和新時代民營經濟的新飛躍,作出我們的貢獻。
王建沂
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工商聯主席、富通集團董事長
如何增強民營企業科技自立自強能力,如何增強制造業全球競爭力,這些都是浙江持續提升高質量發展水平面臨的挑戰。應牢牢把重點放在“穩進提質、除險保安、塑造變革”上,持續以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為引領,以科技創新為紐帶,發揮產業和科技在研發、技術、人才和市場等方面的優勢,推動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浙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在辦好企業的同時,致力于科技自立自強,進一步提升創新能級,以高質量創業帶動高質量就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同時積極履行好企業社會責任,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