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樂 沈吟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浙江深入實施人才強省、創新強省“首位戰略”,不斷完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如何聚焦三大科創高地建設,打造人盡其才的創新生態?代表委員立足各自崗位提出真知灼見。
段樹民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醫藥學部主任
人才培養的生態很重要。這些年浙江越來越重視人才培養和引進,對科研的配套和投入力度也大大加強,比如省實驗室的設立就下了很大的決心,成效也逐漸顯現,更多優秀年輕人愿意留下來。國內成長起來的博士,畢業后很多人選擇留在國內讀博士后。這其中,省里的政策支持起到了重要作用。人才的培養是個長期的過程。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和本土人才的培養,兩者不能偏廢。今后,本土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會更加顯現,我們應該加大扶持力度,幫助優秀的年輕人成長起來。目前國內對博士后培養有較好的舉措,但博士后階段結束后,對他們的學術職業發展,還缺乏完善的配套支持,需要進一步補齊這方面的短板。
丁列明
全國人大代表、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當前,浙江正實施人才強省、創新強省“首位戰略”,加快打造高能級人才平臺,引育更多頂尖人才。以醫藥行業為例,浙江目前正在打造生命健康科創高地,建立了多個具有特色的醫藥創新園區,并且支持生物醫藥產業龍頭企業發揮引領作用,搭建孵化平臺集聚高端人才。人才引得進,更要用得好,我們要進一步完善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為人才提供干事創業的舞臺。一方面要加快探索科研“容錯機制”,鼓勵“奇思妙想”,讓研究者心無旁騖、潛心研發;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人才評價標準,建立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進一步激發科技人才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在經濟建設一線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已經引進的高端人才是我們的“金名片”,通過他們牽線搭橋,能夠更有針對性和說服力地邀請各類人才來浙江創新創業、投資落戶。
孫軍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一里谷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鄉村振興最關鍵的是,要有能讓年輕人施展才華、實現抱負、成就事業的平臺。農民專業合作社、打造農業農村“星創天地”等,為大學生、科技人才返鄉創業和鄉賢投資農業提供平臺。其實,農村并非缺乏資源,而是需要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盤活激活沉睡的資源,高效配置分散的資源。只要有源源不斷的青年人愿意回來,農業就能夠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就能夠成為體面的職業,農村就能夠成為人人向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