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書福就是一個充滿激情和想象力的汽車天才。這兩個因素是驅使他戰勝困難走向成功的內在動力。他的幾次起起落落集中體現了浙商兩種突出的精神氣質:面對機會總是獨具慧眼,敢為天下先;認準的事決不放棄,對失敗無所畏懼。
——《科技創新與品牌》2007年9月刊
2007年9月,本刊刊發了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白手起家的創業故事。轉眼15年過去,年近六旬的李書福依舊活躍在中國商業和科技品牌創新的一線,而他的吉利集團也依然是國產汽車品牌中的領先者。
作為中國第一個民營性質汽車品牌的締造者,李書福從一開始的無人看好,到首次拿到政府的“汽車準生證”,外人眼中或許他已經突破了極限,然而李書福的腳步卻不止于此。在企業“七年之癢”時,一度面臨產量過剩而品牌、管理和配套資源沒有跟上等問題。李書福果斷決定轉型升級,短時間內,吉利集團在產品方面實現了更新換代;品牌上建立了800多家全新的品牌4S店;研發領域建起了先進的整車、發動機、變速器等產品和核心零部件的研發體系,掌握了爆胎監測與安全控制系統等一批新技術。通過轉型,吉利獲得了2000多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300多項,世界性的發明專利幾十項,讓國產汽車從“中國制造”升級為“中國智造”。
2010年,吉利集團與福特在英國倫敦舉行沃爾沃轎車公司資產交割儀式,李書福完成了對沃爾沃轎車公司100%的股權收購,創造了曾經國內無人敢想的“神話”。隨后數年里,吉利集團又先后成功收購馬來西亞寶騰汽車49.9%的股份,以及英國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李書福的吉利汽車全球化,中國汽車全球化夢想越來越清晰。
“所謂創新,就是基于對商業環境和市場需求洞察基礎上,審時度勢,將各種資源重新配置和組合,使企業獲得穩健可持續的發展。”這是李書福曾對媒體說的一句話,也正是在這種不斷思考和敢于突破的精神下,李書福引領著吉利集團和國產汽車一次次書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