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彩霞


繼上汽名爵品牌全新純黑LOGO——MG黑標正式發布暨其旗下首款車型MG7全球首秀后,將首次搭載MG7的上汽第三代藍芯2.0T高性能黑標發動機也正式亮相。
9月21日,上汽第三代藍芯2.0T高性能黑標發動機技術發布會在上海舉辦。在上汽研發團隊的技術講解中,與會專家了解到,在11項自主核心技術的加持下,這款擁有39.3%熱效率、192kw最大功率、405Nm最大扭矩、261PS最大馬力的發動機,可以滿足用戶對高性能、高經濟性、高可靠性及舒適性的多重需求。與會專家認為,這款發動機具有動力澎湃、響應快捷、高效省油、清潔環保、舒適靜音等特點,其技術策略與開發理念也代表了未來發動機多元化發展的方向。
毋庸置疑,這款被視為目前上汽珠峰架構下的最強動力,將會成為追求極致駕駛樂趣的MG7的黃金搭檔。
《大英百科全書》中最早用MG來定義跑車,由此也可見MG品牌的運動基因源遠流長。第三代藍芯2.0T高性能黑標發動機秉承了MG品牌的賽道基因和運動天賦,在搭載MG7之前就已經與賽道結緣。上汽MG XPOWER賽車工程師馬興元介紹,這款發動機在2019年就成為以量產車MG6為基礎造出來的高性能 XPOWER TCR賽車的發動機,并在沿用大量原廠件的情況下,屢屢斬獲佳績。2022年,MG XPOWER車隊攜MG5 XPOWER TCR,在株洲收獲了超級杯和TCR ASIA三個冠軍。

1 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君

2 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汽車工程學會會士李理光

3 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姚春德

搭載在MG7上的第三代藍芯2.0T高性能黑標發動機,依然執守運動信念,保持了全速域極速響應、起步更快、輸出更猛的動力特點。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發動機項目總工程師王旻表示,這款發動機可實現百公里加速6.5秒、油耗6.2升的“雙六”指標。
為達到更好的動力指標,優化大渦輪帶來的動力遲滯性問題,上汽首次在2.0T汽油發動機上,搭載了VGT可變截面渦輪增壓技術,在低速狀態時,可將發動機達到峰值扭矩的時間縮短30%。
為保證全工況的動力輸出,上汽第三代藍芯2.0T高性能黑標發動機采用DVVL智能可變氣門升程,綜合精準的標定控制策略,使燃油經濟性提升5%,動力性提升3%。
“上汽第三代藍芯2.0T高性能黑標發動機,用雙優的成績展現出其不可小視的硬實力,采用了大量主流的新技術,諸如350bar噴射壓力燃油噴射系統,智能可變排量的機油泵,集成式排氣管,低噪聲的傳動鏈等新結構,是一款集智能技術、新材料和新結構于一身的黑科技汽油機。”汽車與運動雜志社總編輯楊建軍表示。

4 專家與上汽研發團隊的高管現場交流
“192kw的最大功率、405Nm的最大扭矩在2.0排量的發動機中并不常見,說明這款發動機的運動性能十分卓越。”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姚春德也高度評價了這款發動機在新技術、新材料應用上的創新。“‘中國心’年度十佳發動機評選自2006年創辦至今,從最初參評車型幾乎沒有國產發動機到現在入選機型一半以上都是國產發動機,我們非常欣慰在過去十余年中,自主發動機從過去的模仿、追隨,到現在已經可以在很多技術領域趕超國際同行。”姚春德表示,雖然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迅猛,但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燃機仍將占據絕對主導的市場份額,也依然可以在汽車“新四化”過程中,挖掘性能提升的空間。
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君認為,從發動機參數看,上汽第三代藍芯2.0T高性能黑標發動機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未來產品的競爭或將更多的體現在差異化上。“汽車消費已經轉向小眾化、多元化,企業應關注細分市場、海外市場需求的調研,并以此設定未來產品開發目標。

對此,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動力總成分析試驗部總監徐政表示,多元化的動力系統是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上汽也在多年的發動機開發中一方面完成了研發團隊能力的迭代,另外目前這款發動機上應用的很多新技術,也將為企業今后開發混動等機型奠定基礎。
大家也就動力模式多元化、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雙積分行業政策、雙碳目標等熱點話題展開交流。
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汽車工程學會會士李理光表示,在剛剛結束的SCP&APS高層會議上,大家已經認識到在中國這樣人口眾多、幅員遼闊、資源環境與使用場景多樣化的市場,采用多樣化的能源模式和動力才是確保能源、資源和產業安全和最廣大人民需求的最好選擇。同時應以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計算基礎,實現技術平權和市場自由競爭發展,才能充分推動行業技術創新,實現汽車產業健康發展并真正有效降低交通運輸產業的碳排放。
“從中長期看,電動車和燃油車是競爭而非替代關系,而車用動力系統多元化的格局,說明內燃機的開發迭代仍然是企業發展的戰略需求。”李理光表示。
上汽乘用車業務規劃和項目管理部動力總成平臺執行總監祝勇對此表示贊同。祝勇認為目前對電動汽車的補貼政策不可持續,也不利于產業的健康發展。他建議國家逐步取消補貼政策,政府相關部門應采用全生命周期的碳指標對各種技術路線進行評判,讓市場規律發揮調節作用,推動產業健康發展。

2 上汽乘用車業務規劃和項目管理部動力總成平臺執行總監祝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