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遼東臥龍泉金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方向

2022-02-20 23:48:11吳文彬閔振友王玉平常世偉李海洋劉宇
黃金 2022年1期

吳文彬 閔振友 王玉平 常世偉 李海洋 劉宇

摘要:臥龍泉金礦床共分3個礦段,分別為獨甸礦段、太陽溝礦段和王家崴子礦段。每個礦段由多條金礦帶或韌性剪切帶組成。金礦帶賦存于蓋縣組一巖段云母石英片巖內,由走向大致平行、規模不等的韌性剪切帶組成,呈北西向展布,總長度5 000余m,金品位3.56~31.77 g/t。礦石類型主要為含金石英脈型、含金蝕變巖型和含金角礫巖型;礦體圍巖主要是蓋縣組一巖段含十字云母石英片巖夾黑云變粒巖、淺粒巖、絹云石英巖,以及細晶巖、閃長玢巖、煌斑巖等脈巖,發育不同程度的硅化、黃鐵礦化、絹英巖化、絹云母化,外圍發育早侏羅世巖漿巖。綜合分析認為,臥龍泉金礦床為低溫巖漿熱液型礦床。勘查過程中,在王家崴子礦段Ⅳ礦帶南部和北側,新發現5條礦體,顯示了臥龍泉金礦床深部具有巨大的找礦潛力。

關鍵詞:臥龍泉金礦床;地質特征;礦體特征;礦床成因;找礦方向

中圖分類號:TD11P618.51文獻標志碼:A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文章編號:1001-1277(2022)01-0028-06doi:10.11792/hj20220105

基金項目: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礦產調查項目(DD20160049)

遼東地區的青城子、五龍、貓嶺等礦集區分布大量金礦床[1],為中國重要的金礦集中區。臥龍泉金礦床地處遼東地區南部,位于貓嶺礦集區內,該礦集區內金礦床類型以石英脈型和蝕變巖型為主[1],前人對遼東地區金礦床進行了大量研究,證實了其受斷裂及巖漿熱液活動復合控制[2-6]。本文以勘查工作為基礎,結合室內綜合分析研究,總結了臥龍泉金礦床的成礦地質背景、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方向,并在王家崴子礦段新發現5條金礦體,可為下一步找礦工作提供依據。

1 區域地質背景

臥龍泉金礦床位于華北克拉通東北部,隸屬于膠—遼—吉古元古代構造-巖漿帶,該構造-巖漿帶同時也是重要的多金屬成礦帶,且自古元古代以來經歷了長期構造演化[7]。區域地層發育較全,出露地層有下元古界遼河群、榆樹砬子群,上元古界震旦系、中生界侏羅系及新生界第四系。其中,遼河群最為發育,位于營口—草河口復向斜南翼,屬于傳統意義上的南遼河巖群,沉積物源主要來自同時期的古元古代花崗質巖及火山巖,少量來自龍崗陸塊[8-9]。遼河群由里爾峪巖組、高家峪巖組、大石橋巖組、蓋縣組組成。其中,蓋縣組是區域金礦床最重要的賦礦地層,是一套以海相黏土巖建造為主,夾陸源碎屑巖建造,巖性以云母石英片巖、黑云石英片巖為主,少量十字二云片巖、矽線二云片巖、黑云片巖夾大理巖等。

區域斷裂發育,主要由北西西向—北西向、北北東向—北東向及近南北向斷裂形成區域構造格架。其中,北北東向—北東向斷裂傾向北西或南東,傾角60°~85°,為區域含礦及控礦構造。

區域巖漿巖出露廣泛,其侵入時代為侏羅紀,可分為早、中侏羅世侵入巖體,晚侏羅世第一期侵入巖體、第二期侵入巖體,以及脈巖。早、中侏羅世主體侵入巖體主要有臥龍泉似斑狀花崗巖體,以及鄭家街、坎子、棒錘溝中細粒黑云母花崗巖體;晚侏羅世第一期侵入巖體有梁家屯、礦洞溝堿性巖體,第二期侵入巖體有四張滾子角閃石花崗巖體。

2 礦區地質特征

2.1地層

礦區內出露的地層主要為下元古界遼河群蓋縣組一巖段(Pt1gx1)和二巖段(Pt1gx2),以及第四系(Q)(見圖1-A)。其中,蓋縣組一巖段以片巖為主,夾少量粒狀變質巖。片巖主要有含十字云母石英片巖(SMQs)及云母石英片巖(MQs)(見圖1-B)。粒狀變質巖主要有變粒巖及淺粒巖(Gr)、絹云石英巖、云母石英巖、石英巖等。王家崴子礦段、獨甸礦段、太陽溝礦段的礦體均賦存于蓋縣組一巖段中。該地層總體走向北西,傾向北東,具體產狀25°~35°∠45°~70°。第四系主要分布于山間溝谷、河床、河谷階地及坡地,由沖積物、洪積物、坡積物及殘積物組成,主要成分為腐殖土、黏土、砂土、砂礫土、礫石。

2.2構造

2.2.1褶皺

礦區位于虎皮峪復北向斜南翼的礦洞溝倒轉背斜北翼中段。該倒轉背斜在礦區內的區段為一單斜構造層。該構造層走向北西向305°~315°,傾向北東,傾角45°~70°,多數為55°~65°,其內巖性為蓋縣組一巖段云母石英片巖夾粒狀變質巖。

2.2.2斷裂

礦區斷裂主要表現為北西向韌性剪切帶,貫穿礦區。韌性剪切帶總體走向北西,傾向北東,具體產狀25°~35°∠45°~70°,長約1 520 m,寬800~5 000 m。

2.3巖漿巖

礦區巖漿巖主要為侏羅紀花崗巖及脈巖,脈巖巖性有煌斑巖、閃長玢巖、細晶巖、石英斑巖及長石斑巖等。

2022年第1期/第43卷黃金地質黃金地質黃金3礦床地質特征

臥龍泉金礦區共分3個礦段,分別為獨甸礦段、太陽溝礦段和王家崴子礦段。每個礦段由多條金礦帶或韌性剪切帶組成。金礦帶賦存于蓋縣組一巖段云母石英片巖內,由走向大致平行、規模不等的韌性剪切帶組成,呈北西向展布,總長度5 000余m。

3.1礦體特征

3.1.1獨甸礦段

獨甸礦段內共發現3條礦帶,分別為Ⅰ、Ⅱ和Ⅲ礦帶。其中,Ⅱ礦帶中圈出2條工業礦體,即2-1、2-2礦體,其余礦帶未發現工業礦體。

Ⅰ礦帶受北東向后期脆性斷裂破壞,呈斷續延長,長約1 500 m,寬0.5~3.8 m,產狀215°~235°∠45°~60°,經刻槽取樣分析,金品位0.4~1.5 g/t。Ⅱ礦帶延長2 000 m 以上,寬0.5~5.0 m,總體產狀20°∠55°~75°,經刻槽取樣分析,金品位1.1~18.1 g/t;經平硐PD2 和豎井SJ2、SJ3控制,圈出2條礦體(2-1、2-2),礦體與圍巖界線清楚,為突變接觸關系。Ⅲ礦帶斷續長約800 m,寬0.2~3.0 m,產狀20°~55°∠50°~53°,經刻槽取樣分析,金品位0.15~0.57 g/t。

3.1.2太陽溝礦段

太陽溝礦段共發現有5條斷裂帶(礦化帶),分別為①、②、③、④和⑤號斷裂帶。斷裂帶總體走向290°~310°,斷裂帶間大致相互平行展布,傾向北東,傾角45°~65°。斷裂帶延長較長,寬0.3~4.0 m,性質屬壓扭性,斷裂帶內云母石英片巖壓碎成碎裂巖、糜棱巖、千枚巖,局部充填石英脈,石英脈顯示2期破碎特征,硫化物分布于石英脈裂隙中,構成礦體。根據以往地質勘查成果資料,在③號斷裂帶內賦存1號、2號礦體,⑤號斷裂帶內賦存3號礦體,其余斷裂帶沒有發現具有開采價值的礦體。

3.1.3王家崴子礦段

王家崴子礦段內原有Ⅰ礦帶,該礦帶西起160勘探線(見圖2),向東延長至礦區邊界,東西延長約1 520 m,南北寬200~400 m。Ⅰ礦帶總體走向北西向55°~65°,傾向北東,傾角45°~75°,由7條大致相互平行、規模不等的韌性剪切帶組成。總體走向305°~315°,局部285°~295°,傾向北東,傾角55°~65°。Ⅰ礦帶由6條賦存礦體的韌性剪切帶組成,分別編號為Ft、Ft、Ft、Ft、Ft和Ft,韌性剪切帶多由蝕變角礫巖、石英脈、方解石脈及礦體組成,并受到了強烈的硅化、絹英巖化、黃鐵礦化等圍巖蝕變作用。韌性剪切帶內所賦存的含金石英脈(礦體)對應編號為Ⅰ、Ⅰ、Ⅰ、Ⅰ、Ⅰ和Ⅰ,以及大量子礦體(見圖2、圖3)。

3.2礦石特征

3.2.1礦石類型

根據氧化程度、成因、礦物組合和礦石結構構造等特征,礦區內礦石自然類型可劃分為半氧化礦石、氧化礦石和原生礦石。氧化礦石和半氧化礦石很少,僅僅賦存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氧化作用比較強的部位,礦石遭到局部氧化,形成氧化礦石及半氧化礦石。半氧化礦石與原生礦分界線大致在290 m標高,且大部分已經采空,坑道中所見到的礦石均為原生礦石,故本次對原生礦石進行重點研究。根據成因、礦石結構構造等特征,原生礦石類型可分為含金石英脈型、含金蝕變巖型和含金角礫巖型。

1)含金石英脈型礦石可細分為含金石英脈型礦石、含金黃鐵礦石英脈型礦石及含金多金屬硫化物石英脈型礦石。①含金石英脈型礦石呈白色、灰白色、深灰色,粒狀結構,塊狀構造,金屬礦物占比小于15 %,主要為黃鐵礦;非金屬礦物主要為石英,石英一般呈油脂光澤。金礦化隨著石英脈的顏色加深而增強。②含金黃鐵礦石英脈型礦石呈灰白色、灰黃色,自形—半自形不等粒結構、碎裂結構,塊狀構造、致密塊狀構造。金屬礦物占比小于50 %,以黃鐵礦為主;非金屬礦物以石英為主,含少量絹云母、碳酸鹽礦物,常呈脈狀、網脈狀充填于蝕變巖或碎裂巖中。③含金多金屬硫化物石英脈型礦石呈灰白色、深灰色,自形—半自形不等粒結構、交代溶蝕結構、乳滴狀結構,塊狀構造、致密塊狀構造、脈狀構造、網脈狀構造、浸染狀構造;金屬礦物占50 %以上,以黃鐵礦為主,約占金屬礦物總量的70 %,其余金屬硫化物為方鉛礦(10 %~15 %)、閃鋅礦(10 %)、黃銅礦(5 %)。非金屬礦物以石英為主,占非金屬礦物總量的85 %~90 %,云母占5 %~10 %,方解石約占5 %,多呈脈狀、網脈狀分布。

含金石英脈型礦石是礦區內主要的礦石類型,其規模、資源儲量占總量的70 %以上,且以含金多金屬硫化物石英脈型礦石占主導。

2)含金蝕變巖型礦石可細分為含金硅化云母石英片巖型礦石、含金黃鐵礦化云母石英片巖型礦石及含金黃鐵絹英巖型礦石。①含金硅化云母石英片巖型礦石呈灰黑色、灰色,細粒變晶結構、鱗片變晶結構,塊狀構造、片狀構造、千枚狀構造、浸染狀構造。金屬礦物約占10 %,多呈細粒分散狀,以黃鐵礦為主,占金屬礦物總量的90 %,其次有少量錫石、金紅石(5 %)及氧化鐵礦物(5 %)。非金屬礦物中,石英占60 %~70 %,絹云母、白云母占30 %~40 %。該類礦石硅化較強。②含金黃鐵礦化云母石英片巖型礦石呈灰色、灰黑色,細粒變晶結構,塊狀構造、片狀構造、千枚狀構造。金屬礦物占比較前者高,為15 %~20 %,以黃鐵礦為主,占金屬礦物總量的80 %~90 %,有少量方鉛礦、閃鋅礦等硫化物及氧化鐵礦物。非金屬礦物以石英為主,占非金屬礦物總量的60 %~70 %,絹云母、白云母占30 %~40 %,包含少量碳酸鹽礦物。該類礦石黃鐵礦化很強烈,多呈網脈狀、細脈狀及浸染狀。③含金黃鐵絹英巖型礦石呈灰色、灰黑色,細粒變晶結構,致密塊狀構造,堅硬,金屬礦物含量不高,約占10 %,以黃鐵礦為主,約占金屬礦物總量的80 %,余者為其他硫化物和氧化物礦物。非金屬礦物以石英、絹云母為主,少量白云母、碳酸鹽礦物及碳質。

含金蝕變巖型礦石占比不大,約為10 %。

3)含金角礫巖型礦石可分為2種亞類:含金石英脈角礫巖型礦石、含金蝕變巖角礫巖型礦石。含金石英脈型礦石和含金蝕變巖型礦石經過構造動力變質后形成的破碎角礫巖,多呈灰色、灰黑色,細粒碎裂結構,角礫狀構造。角礫粒度不一,一般由石英脈和蝕變巖等構成。角礫以石英脈為主者可稱為含金石英脈角礫巖型礦石,角礫以蝕變巖為主者可稱為含金蝕變巖角礫巖型礦石。多由硅質、泥質及碳酸鹽礦物膠結,礦石比較疏松。金屬礦物占比小于50 %,多為黃鐵礦,其他硫化物次之。非金屬礦物以石英、絹云母為主,綠泥石、碳酸鹽礦物次之。

含金角礫巖型礦石是礦區較為重要的礦石類型,占比為10 %~20 %。

3.2.2礦物成分特征

金屬礦物主要為黃鐵礦,其次為方鉛礦、閃鋅礦,微量銀金礦、金銀礦、黃銅礦、輝銅礦、銀黝銅礦、磁鐵礦及毒砂等。黃鐵礦可大致分為3期:早期黃鐵礦多為中細粒,半自形—自形晶,與毒砂、磁黃鐵礦共生;中期黃鐵礦多為細粒,自形晶,呈浸染狀、細脈狀、條帶狀,與石英組成條帶狀構造出現在礦石中;晚期黃鐵礦呈半自形—他形晶,常以團塊狀、角礫狀、脈狀集合體與多金屬硫化物共生。中期、晚期黃鐵礦與金礦化關系密切。非金屬礦物主要為石英、絹云母,次要有白云母、斜長石、黑云母、綠泥石、方解石及少量角閃石、鉀長石和白云石。

礦石結構主要有不等粒結構、交代溶蝕結構、碎裂結構、乳滴狀結構及填隙結構等。礦石構造主要有塊狀構造、致密塊狀構造、角礫狀構造、條帶狀構造、細脈浸染狀構造、網脈狀構造等。

3.2.3化學成分特征

為查明礦區礦石有益、有害組分,共取礦石樣品105件,全部為坑道、刻槽采集樣品。由3~10件樣品合并成1個組合樣,共分析9組樣品。

礦石中主要有益組分是Au,伴生有益組分為Ag、Cu、Pb、Zn、S,有害組分主要為As、Sb。此外Cd、Mn、Mg、Ca、Al、Cr、Co、Ni、Sn、Ti、V等組分含量均甚少,對礦石質量無影響。

Au是礦石中的主要有益組分,品位由微量到百余克/噸。對王家崴子礦段參加資源/儲量估算的174 件(>1 g/t)樣品進行分析統計,結果表明:金品位<3 g/t的有25 件,占14.37 %;金品位≥3 g/t 的有149 件,占85.63 %。其中,金品位3~10 g/t的有114 件,占65.52 %;金品位>10 g/t的占20.11 %。本次共有4 件樣品屬特高品位樣品,占統計樣品的2.30 %。

Ag是礦石中的主要伴生元素,品位由微量至167.56 g/t,平均品位為20.43 g/t。本次圈定各礦體金、銀平均品位見表1。

金品位與礦石類型關系比較密切,含金石英脈型礦石金品位最高,含金角礫巖型礦石金品位較高,其次為含金蝕變巖型礦石。

S是礦石中的伴生組分,品位一般為2.43 %~6.79 %,新圈定礦體的硫品位為3.74 %。硫品位的高低,主要與礦石中硫化物的含量有關。

Cu、Pb、Zn是礦石中的有益伴生組分,經組合分析,王家崴子礦段新圈定主要礦體的Cu、Pb、Zn平均品位分別為<0.050 %、0.67 %、0.78 %。對Cu、Pb、Zn而言,Pb、Zn品位略高,有時局部樣品品位較高(Pb 2.50 %、Zn 2.05 %),但品位變化較大。絕大多數礦體Cu、Pb、Zn樣品的含量較低,不能單獨圈出礦體,綜合利用可能性較小。Cu、Pb、Zn在選礦廠不作為單獨回收產品,而是在金精礦產品中,在冶煉時統一回收。As、Sb是礦區礦石的有害組分,但含量均較低。砷品位均小于0.1 %,其賦存礦物為毒砂,對礦石的氰化浸出會有較大影響;銻品位為0.001 %,對選礦不會有影響。

3.3圍巖蝕變和夾石

礦體圍巖主要是蓋縣組一巖段含十字云母石英片巖夾黑云變粒巖、淺粒巖、絹云石英巖,以及細晶巖、閃長玢巖、煌斑巖等脈巖。礦體上下盤直接圍巖多遭受不同程度的應力破碎,發育不同程度的硅化、黃鐵礦化、絹英巖化、絹云母化。強烈的圍巖蝕變反映了巖漿期后熱液作用的特點。

礦體嚴格受構造控制,賦存在北西向韌性剪切帶中,具有大致相互平行,膨脹收縮、分支復合、尖滅再現等特征。礦體內夾石為主要由蝕變巖、角礫巖、石英脈、煌斑巖脈等構成的碎裂巖,多呈扁豆形態分布。

4找礦方向

從礦床地質特征可以看出:①臥龍泉金礦床的形成與蓋縣組一巖段含十字云母石英片巖關系密切;②礦區內構造為一單斜構造層,是礦洞溝倒轉背斜的北翼,單斜構造層由蓋縣組一巖段含十字云母石英片巖夾粒狀巖石組成,控制了礦體產狀;③金品位與礦石類型關系比較密切,含金石英脈型礦石金品位最高,含金角礫巖型礦石金品位較高,其次為含金蝕變巖型礦石;④區域上侵入巖體包括臥龍泉巖體(由二長花崗巖組成)、礦洞溝巖體(由二長花崗巖、正長巖及閃長巖組成),其中,二長花崗巖鋯石U-Pb年齡為1 871 Ma[10],正長巖及閃長巖鋯石U-Pb年齡分別為1 874 Ma和1 870 Ma[11];臥龍泉二長花崗巖鋯石U-Pb年齡為183 Ma[12]。張朋等[10]獲得臥龍泉二長花崗巖鋯石U-Pb年齡為194 Ma,因此臥龍泉金礦床應該形成于早侏羅世。臥龍泉金礦床發育較強的圍巖蝕變,并具有較為明顯的蝕變分帶,自礦體向外側圍巖依次為(黃鐵)絹英巖化巖石—絹云母化(綠泥石化)巖石—未蝕變巖石,反映了明顯的充填作用特征。臥龍泉金礦床普遍強烈發育酸性侵入巖,花崗質侵入巖呈巖株狀侵入,且各礦段普遍發育與中基性巖同時代的脈巖,空間上與礦體緊密伴生,表明成礦作用與巖體有密切關系。因此,臥龍泉金礦床是與早侏羅世巖漿巖有關,受斷裂控制,并以強烈硅化、黃鐵礦化、絹英巖化、絹云母化為特征標志的低溫巖漿熱液型礦床。臥龍泉金礦床位于華北克拉通東北部,存在于膠—遼—吉古元古代構造-巖漿帶內,是中生代古太平洋構造-巖漿活動強烈疊加部位,特別是燕山期花崗巖活動強烈,北西向韌性剪切帶貫穿全區,表明具有優越的構造-巖漿成礦條件及相應的找礦潛力。

在勘查過程中,采用鉆探、坑道調查、編錄對臥龍泉金礦區開展了找礦工作,在王家崴子礦段Ⅳ礦帶南部和北側,新發現5條礦體(見圖2、圖3),均為盲礦體。

I礦體:賦存于Ft韌性剪切帶內,由十四中段地井控制。礦體走向長73 m,傾向延深20 m,平均厚0.84 m,金平均品位18.72 g/t。礦體呈扁豆狀產出,產狀為30°∠68°~70°。礦體賦存標高為-281~-260 m。

I礦體:賦存于Ft2韌性剪切帶內,由十三中段控制。礦體走向長155 m,傾向延深22 m,平均厚0.92 m,金平均品位3.64 g/t。礦體呈薄脈狀產出,產狀為18°~25°∠76°。礦體賦存標高為-233~-213 m。

I礦體:賦存于Ft3韌性剪切帶內,由十四中段及其地井控制。礦體走向長120 m,傾向延深57 m,平均厚0.71 m,金平均品位31.77 g/t。礦體呈薄脈狀產出,產狀為40°∠70°~72°。礦體賦存標高為-282~-224 m。

I礦體:為王家崴子礦段的主要礦體,賦存于Ft3和Ft3-1韌性剪切帶內,由十四中段至二十中段控制。礦體走向長461 m,傾向延深287 m,平均厚0.89 m,金平均品位11.66 g/t。礦體呈薄脈狀產出,產狀為25°∠65°~85°。礦體賦存標高為-511~-223 m。

I礦體:賦存于Ft3-1韌性剪切帶內,由十七、十八中段控制。礦體走向長20 m,傾向延深20 m,平均厚0.57 m,金平均品位26.40 g/t。礦體呈薄脈狀產出,產狀為40°∠71°。礦體賦存標高為-353~-313 m。

綜上所述,王家崴子礦段Ⅳ礦帶新發現的礦體均為盲礦體,顯示了臥龍泉金礦床具有巨大的找礦潛力。

5結論

1)臥龍泉金礦床由獨甸礦段、太陽溝礦段和王家崴子礦段組成,受韌性剪切帶控制,呈北西向展布,礦石類型為含金石英脈型、含金蝕變巖型和含金角礫巖型,以含金石英脈型為主,并發育硅化、黃鐵礦化、絹英巖化、絹云母化。

2)臥龍泉金礦床礦體賦存于蓋縣組一巖段云母石英片巖中,成礦與早侏羅世臥龍泉巖體相關,為巖漿期后熱液成礦,礦床類型為低溫巖漿熱液型。

3)王家崴子礦段Ⅳ礦帶新發現5條礦體,均為盲礦體,顯示了臥龍泉金礦床深部具有巨大的找礦潛力。

[參 考 文 獻]

[1]曾慶棟,陳仁義,楊進輝,等.遼東地區金礦床類型,成礦特征及找礦潛力[J].巖石學報,2019,35(7):1 939-1 963.

[2]張朋.遼寧省東南部典型有色、貴金屬礦床成礦特征、成因與成巖成礦地球動力學過程[D].長春:吉林大學,2018.

[3]倪培,徐克勤.遼東半島地質演化及金礦床的成因[J].礦床地質,1993,12(3):231-244.

[4]劉先利,姜瑛,劉志遠.青城子礦田高家堡子大型金銀礦床地質特征及成礦機制[J].遼寧地質,2000,17(2):121-127.

[5]劉如琦,戴立軍,商木元,等.遼東的主要剪切帶及其金礦化特征[J].地質科學,2006,41(2):181-194.

[6]YU G,CHEN J F,XUE C J,et al.Geochronological framework and Pb,Sr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the Qingchengzi Pb-Zn-Ag-Au orefield,Northeastern China[J].Ore Geology Reviews,2009,35(3/4):367-382.

[7]陳井勝,李崴崴,邢德和,等.遼寧遼河群高家峪組火山巖鋯石U-Pb年代學及其地質意義[J].地球科學,2020,45(11):54-69.

[8]李壯,陳斌,劉經緯,等.遼東半島南遼河群鋯石U-Pb年代學及其地質意義[J].巖石學報,2015,31(6):1 589-1 605.

[9]高鉑森,董永勝,李富強,等.遼東黃花甸地區南遼河群里爾峪組成因研究[J].巖石學報,2017,33(9):2 725-2 742.

[10]張朋,趙巖,楊宏智,等.遼東礦洞溝地區四張磙子古元古代花崗巖識別及意義[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7(9):1 349-1 352.

[11]楊進輝,吳福元,謝烈文,等.遼東礦洞溝正長巖成因及其構造意義:鋯石原位微區U-Pb年齡和Hf同位素制約[J].巖石學報,2007,23(2):263-276.

[12]劉軍,李鐵剛,段超.遼寧貓嶺大型金礦床成巖成礦年齡及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征[J].地質通報,2018,37(7):153-165.

作者簡介:吳文彬(1987—),男,遼寧沈陽人,高級工程師,從事區域地質調查工作;沈陽市皇姑區北陵大街31號,遼寧省地質礦產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110032;E-mail:476031501@qq.com

吳文彬,閔振友,王玉平,常世偉,李海洋,劉宇(1.遼寧省地質礦產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2.蓋州市鑫龍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3.遼寧省礦產勘查院有限責任公司)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Wolongquan Gold Deposit in Eastern LiaoningWu Wenbin,Min Zhenyou,Wang Yuping,Chang Shiwei,Li Haiyang,Liu Yu1

(1.Liaoning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Institute Co.,Ltd.;

2.Gaizhou Xinlong Mining Co.,Ltd.;

3.Liaoning Mineral Exploration Institute Co.,Ltd.)

Abstract:Wolongquan Gold Deposit is divided into 3 ore sections:Dudian Ore Section,Taiyanggou Ore Section and Wangjiawaizi Ore Section.Each ore section is composed of multiple gold belts or ductile shear zones.The gold belts occur in the mica quartz schist in First Member of Gaixian Formation.It is composed of shear ductile shear zones with roughly parallel strike and different scale.It is distributed in NW direction,with a total length of more than 5 000 m and a gold grade of 3.56-31.77 g/t.The ore types are mainly gold-bearing quartz vein type,gold-bearing altered rock type and gold-bearing breccia type;the surrounding rock of the ore body is mainly the staurolite mica quartz schist in First Member of Gaixian Formation,intercalated with biotite granulite,shallow granulite and sericite quartzite,as well as vein rocks such as fine crystalline rock,diorite porphyrite and lamprophyre.Different degrees of silicification,pyritization,sericitization and sericitization developed,and early Jurassic magmatic rocks developed in the peripherals.Comprehensive analysis shows that Wolongquan Gold Deposit is a low temperature magmatic hydrothermal deposit.During the exploration,5 ore bodies were newly discovered in the south and north of ore belt IV of Wangjiawaizi Ore Section,indicating that the deep part of Wolongquan Gold Deposit has great prospecting potential.

Keywords:Wolongquan Gold Deposit;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ore body characteristics;deposit genesis;prospecting direction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 91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亚洲一区黄色| 天堂成人在线| 第一页亚洲|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亚洲熟女偷拍| 国内a级毛片|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JIZZ亚洲国产| 亚洲成年人网| 欧美97色|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 国产自在线播放| 激情爆乳一区二区| 草逼视频国产|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天天操天天噜|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免费可以看的无遮挡av无码|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国产精选自拍| 欧美高清三区|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 欧美激情综合一区二区| 日韩成人午夜| 欧美国产日产一区二区| 五月天香蕉视频国产亚| www.狠狠| 日韩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麻豆精品视频在线原创| 永久在线播放| 无码av免费不卡在线观看| 韩国福利一区| 九九热视频精品在线| 国模粉嫩小泬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区视频在线观看|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亚洲永久免费网站|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色婷婷丁香|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欧美国产在线精品17p| 亚洲a级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网在线观看| 色窝窝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99在线视频免费|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欧美第一页在线|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视频二区中文无码|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午夜在线不卡|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婷婷综合色| 99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欧美| 久996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igao国产精品|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a级毛片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日本黄色a视频| 国产综合亚洲欧洲区精品无码| 91麻豆精品国产高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