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曉
【摘 要】目的:分析在兒科患兒輸液過程中開展心理護理干預的重要性。方法:研究共抽取41例輸液病例,來源時間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獲得患兒完整資料后進行分析。其中護理前納為對照組(n=41,常規護理),開展心理護理后納為觀察組(n=41,常規護理+心理干預),分析臨床改善情況。結果:干預后觀察組VAS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SAS和SDS低于對照組,觀察組配合度更高(P<0.05)。結論:在兒科患兒輸液過程中開展心理護理是可行的,能夠顯著提升配合度,值得臨床持續推廣并采用。
【關鍵詞】兒科;患兒;輸液;心理護理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infusion coordination and treatment effect of pediatric children
PENG Xiao
People’s Hospital of Bayingolin Mongol Autonomous Prefecture, Bazhou Xinjiang 841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mportanc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infusion process of pediatric children. Methods: A total of 41 infusion cases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0. The complete data of children were obtained and analyzed. Among them, the pre nursing group was the control group (n=41,routine nursing), and the post psychological nursing group w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1,routine nursing+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The clinical improvement was analyzed.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va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SAS and SD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operation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P<0.05).Conclusion: It is feasible to carry out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the infusion process of pediatric children,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egree of cooperation, and is worthy of continuous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doption.
【Key?Words】Pediatrics; Children; Infusion; Mental nursing
在臨床中最常使用給藥途徑便是靜脈輸液,兒科使用最為廣泛。由于兒童自身年齡特殊,因此在進行護理過程當中存在一定難度[1-2]。有關報道顯示,對兒科患兒予以行為干預和心理干預至關重要,可有效降低多次穿刺率,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減輕患兒疼痛感,消除患兒內心不安情緒,增強配合度,同時還能降低醫患糾紛事件發生率[3-4]。鑒于此,本研究共抽取41例輸液病例,來源時間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分析在兒科患兒輸液過程中開展心理護理干預的重要性,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共抽取41例輸液病例,來源時間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獲得患兒完整資料后進行分析。其中護理前納為對照組(n=41,常規護理),開展心理護理后納為觀察組(n=41,常規護理+心理干預)。其中男28例,女13例,年齡3歲~5歲,平均年齡(4.21±0.12)歲。兩組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1)護理前主動迎接患兒,與家屬將其帶入輸液室,創建良好護患關系,增強患兒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在等候期間主動與患兒和家屬進行交流,予以患兒鼓勵和支持,列舉成功案例,穩定情緒。通過表情或者是眼神等方式,評估患兒心理狀況,及時調整情緒;(2)在輸液前核對患兒信息,整個輸液過程嚴格按照無菌穿刺操作。若患兒不肯配合,則鼓勵患兒培養勇敢意識,觀看其他患兒接受輸液治療,讓其競爭心理得以上升,從而增強配合度,也可讓家屬配合,結合自身專業技術水平快速穿刺爭取一次成功。與此同時,還可使用眼神接觸或者是撫摸等方式,讓患兒感受到關愛,從而消除抗拒意識。完成穿刺以后,調整輸液速度,增強病情觀察力度。若患兒存在焦躁不安,則為其配備幼兒讀物,轉移注意力。一旦患兒出現發熱、頭暈或者是胸悶等跡象,停止輸液并進行處理;(3)完成輸液以后在拔針過程中快速且動作輕柔,隨后一對一指導患兒家屬對針眼處進行棉簽按壓,對患兒予以表揚和肯定。
1.2.2 觀察組:常規護理方式與對照組一致,同時加入心理護理:(1)入院后,護理人員在接待患兒與家屬過程當中需保持溫柔語氣,面帶微笑,利用生動的肢體接觸或者是語言,使患兒內心陌生感以及緊張感得到消除。也可通過予以患兒小玩具或者是開展一些互動小游戲轉移患兒注意力,使其放松戒備心理。利用通俗易懂方式告知家屬靜脈輸液重要性、相關注意事項以及具體流程,以此增強患兒與家屬配合度。利用簡單語言方式為患兒介紹治療環境以及相關設置,在輸液時可利用講故事或者是看電視的形式,從而消除患兒內心緊張感。(2)在輸液過程中提前做好所有準備工作,得到患兒信任以及同意以后開始進行穿刺工作。掌握穿刺要點,輕聲告知患兒保持不動狀態,讓其克服自我恐懼,增強信心。穿刺成功后告知患兒家屬一旦出現任何異常,及時告知,避免大幅度移動患兒,查看穿刺位置有無出現腫脹跡象,不可私自調動藥物輸注速度,增強輸液期間巡視力度,出現問題第一時間進行解決。(3)獲取患兒同意以后可為其講故事或者是播放動畫片,控制音量。完成穿刺前后均給予患兒夸獎、支持以及鼓勵,從而達到提升患兒治療配合度的目的。
1.3 觀察指標
1.3.1 對比兩組患兒干預前后疼痛程度,選擇視覺疼痛評分表(VAS)進行評分,總分值為10分,若最終評估分數偏高,則表明患兒疼痛程度越強烈。
1.3.2 對比兩組患兒干預前后心理狀態,分別選擇自評焦慮量表(SAS)和自評抑郁量表(SDS)對其評分,總分值為100分,若最終獲取分值偏高,則表明患兒心理狀態越差。
1.3.3 對比兩組患兒干預后患兒配合度,結合自制調查表對患兒輸液配合度進行評分,滿分為10分,分值越高患兒配合度越高,按照分數等級分類:0分~4分,視為拒絕配合;5分~8分為部分配合;>9分為完全配合,總配合率=總部分配合率+總完全配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兒干預前后疼痛程度
干預前兩組VAS評分相比(P>0.05);干預后觀察組VAS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兒干預前后心理狀態
干預前兩組SAS和SDS評分相比(P>0.05);干預后觀察組SAS和SDS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對比兩組患兒干預后患兒配合度
干預后與對照組配合度60.98%(25/41)比較,觀察組配合度97.56%(40/41)更高(P<0.05)。
在兒科中最常使用治療方式為輸液治療,但是由于該群體兒童受到年齡和其他因素影響[5]。在接受輸液治療過程中,對治療環境、護理人員、醫生以及治療方式等產生恐懼或者是害怕等不良情緒,導致治療時出現哭鬧或者是掙扎等一系列表現,從而引起穿刺失敗,需反復穿刺導致穿刺點發生腫脹,降低整體輸液效率以及治療配合度。
隨著國內技術水平以及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改變,人們對于靜脈輸液護理質量需求顯著提高。為了減少治療過程中醫患糾紛事件發生率,在對患兒進行靜脈輸液治療過程中開展心理疏導至關重要。據調查發現,大部分患兒在接受輸液治療過程中,由于一次穿刺失敗需多次穿刺,家屬內心方面會出現不安情緒,甚至過激言行。因此,在進行靜脈輸液治療中,不僅要求護理人員具備扎實的技術水平,同時還需予以患兒和家屬心理干預,增強家屬協助完成力度,減輕患兒疼痛程度,提升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通過采用行為或者是言語等方式對患兒進行鼓勵,增強患兒治療信心,采用讀書或者是互動小游戲等方式轉移患兒注意力,讓其在整個治療過程中保持積極樂觀心態,若情況允許下可予以獎勵制度來鼓舞患兒。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VAS低于對照組,SAS和SDS低于對照組,配合度更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家屬護理滿意度更高(P<0.05)。
總之,對于兒科患兒接受輸液治療過程中加入心理護理干預意義重大,可有效改善患兒心理狀態,使其在整個治療過程中保持積極樂觀心態,同時增強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提升患兒與家屬滿意度以及配合度。

參考文獻
[1] 馬驪,黎英.優質護理對靜脈輸液患兒治療配合度及效果的影響分析[J].醫藥前沿,2018,8(7):292.
[2] 時秋珍.情緒認知理論對兒科門診輸液患兒的情緒分析及心理干預[J].心理月刊,2020,15(8):95.
[3] 孫嚴慧.心理護理對靜脈輸液患兒配合度的影響分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9,4(5):118,130.
[4] 胡玉洋.多形式心理護理在兒科中的應用對患兒治療依從性、心理韌性和家長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4):222-224.
[5] 徐世芳.急診小兒輸液中應用心理護理的效果分析[J].飲食保健,2019,6(19):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