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長友
【摘 要】目的:為了提升患者用藥安全性以及西藥房管理質量,探討西藥房處方調劑存在不良事件情況以及整體管理效果。方法:15例西藥房處方調劑存在不良事件納入時間由2019年1月開始,到2021年6月結束,分析開展前后患者對用藥情況滿意度、不良事件發生率改善情況。結果:經管理后總不良事件發生率與管理前對比,顯著偏低(P<0.05)。經管理后患者總滿意度與管理前對比,顯著偏高(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與管理前不良事件上報率對比,管理后不良事件上報率顯著偏高(P<0.05)。結論:西藥房處方調劑存在不良事件情況主要包括制度與因素和人員因素,因此針對以上發生原因進行分析,隨后開展有效管理,可顯著提升患者治療滿意度,降低或減少各項不良事件發生率,提升上報率和真實性,值得臨床持續推廣。
【關鍵詞】用藥安全性;西藥房管理;處方調劑;不良事件
Analysi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management of adverse events of prescription dispensing in western pharmacies
SUN Changyou
Binche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Binzhou, Shandong 25665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medication and the management quality of western pharmacies, to explore the adverse events of western pharmacy prescriptions and the overall management effect. Methods: The inclusion of 15 cases of adverse events in western pharmacies prescriptions started from January 2019 to June 2021.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medic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ere analyz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Results: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after manageme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management(P<0.05).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after manage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management(P<0.05),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e reporting rate of adverse events before management, the reporting rate of adverse events after managem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P<0.05). Conclusion: The adverse events of prescription dispensing in western pharmacies mainly include system factors and personnel factors. Therefore, analysis of the above causes and subsequent effective manage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atients’ satisfaction with treatment and reduce or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various adverse events,and improve the reporting rate and authenticity, which is worthy of continuous clinical promotion.
【Key?Words】Medication safety; Western pharmacy management; Prescription dispensing; Adverse events
實時掌握醫療差錯核心途徑便是醫療安全不良事件上報系統,能夠及時探尋醫療風險。該系統存在時效性、保密性以及非懲罰性,能夠促使醫務人員在第一時間發覺醫療安全問題,隨后將其上報[1]。患者具體用藥安全與處方調劑不良事件之間存在緊密關系,為了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增強患者用藥安全以及管理質量至關重要。本研究針對15例西藥房處方調劑存在不良事件納入時間由2019年1月開始,到2021年6月結束,為了提升患者用藥安全性以及西藥房管理質量,探討西藥房處方調劑存在不良事件情況以及整體管理效果,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15例西藥房處方調劑存在不良事件納入時間由2019年1月開始,到2021年6月結束,男性8例,女性7例,年齡23歲~75歲,平均年齡(41.95±6.78)歲。15例患者臨床基本資料接近(P>0.05),滿足研究指征。
1.2 方法
利用回顧分析方式對15例門診西藥房調劑處方不良事件進行分析,包括發生原因、發生類型,隨后針對不良事件發生因素不同開展針對性干預措施。
1.3 觀察指標
1.3.1 比較開展管理前后15例患者發生不良事件情況,包括禁忌、數量、規格、名稱以及劑量等。
1.3.2 比較開展管理前后15例患者對用藥安全情況滿意度,結合自擬評分問卷調查表,開展一對一指導方式協助患者完成問卷填寫,為了確保問卷內容真實性,填寫完成后現場回收,并對其結果進行統計。總分值為0分~100分,其中≤49分為不滿意,50分~89分為部分滿意,≥90分為非常滿意,總滿意度為非常滿意度與部分滿意度之和。
1.3.3 比較管理前后不良事件上報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開展管理前后15例患者發生不良事件情況
經管理后總不良事件發生率與管理前對比,顯著偏低(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比較開展管理前后15例患者對用藥安全情況滿意度
經管理后總滿意度與管理前對比,顯著偏高(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見表2。

2.3 比較管理前后不良事件上報情況
與管理前不良事件上報率53.33%(8/15)對比,管理后不良事件上報率100.00%(15/15)顯著偏高(P<0.05)。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管理后總不良事件發生率與管理前對比,顯著偏低(P<0.05);經管理后總滿意度與管理前對比,顯著偏高(P<0.05);與管理前不良事件上報率對比,管理后不良事件上報率顯著偏高(P<0.05)。是由于管理前醫療不良事件上報系統屬于初期階段,工作人員對其認知不足,擔心自己會受到牽連,因此會出現漏報或者是瞞報。而管理后,對藥劑科進行整改以后,上報率顯著上升,通過歸因法探尋處方調劑不良事件發生核心因素,結果顯示主要劃分為制度問題以及人員問題。
3.1 制度問題
由于制度執行不當或者是制度缺失,從而引發制度問題。隨著藥房管理者創建完善管理制度以后,約束藥師日常工作行為,增強相關知識培訓和教育力度,從多方面提升調劑工作質量和效率。然而,若制度執行不當或者是缺失,則會降低工作質量。
3.2 人員問題
3.2.1 人才欠缺 每日工作量較大,但專業藥師人才緊缺。隨著醫院規模持續擴大,同時在二胎政策影響之下,醫院工作量發生巨大改變。對于日劇漸增的患者,醫院現有醫護工作人員數量無法滿足患者需求,因此出現人才緊缺現象。
3.2.2 業務不熟 輪轉工作人員以及新工作人員對藥品數量、名稱、擺放、規格以及包裝等并不熟悉,因此降低工作效率,從而引發處方調劑不良事件發生。
3.2.3 紀律散漫,無法集中 據調查,部分藥師在進行日常工作當中開小差、玩手機或者是聊天等,同時長時間進行處方調劑,從而引發粗心大意、思維緩上或者是思維定式,導致差錯事件發生。
4.1 制度 增強漏報以及瞞報管理力度,提升監督管理和檢查工作[2]。部門質量管理工作人員從相關部門年輕骨干中進行挑選,該制度可確保年輕人才盡早參與到管理工作中,促進科室人才培養。對不良事件管理制度進行不斷完善和整改,提升績效考核管理力度,大力營造教訓分享氛圍。在部門以及科室當中,結合每月或者是每周工作計劃會議、業務學習等多項機會,對典型案例進行解析借鑒,針對其中存在不良事件舉一反三,盡可能減少或者是降低此類不良事件發生率[3]。
4.2 人員 實施安全管理制度以及質量管理制度,由西藥房相關質量管理工作人員和負責人每日對工作紀律進行有效監管。注重績效考核制度,確保藥房工作人員在上班過程中能夠自律以及自覺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將個人注意力集中于處方調劑工作之上,實行發藥前雙人核對制度,減少不良事件發生率,確保患者用藥安全。合理排班、實行藥師支援制度以及調整上班時間等一系列方式,從而緩解每日工作強度以及藥師緊缺等相關問題。針對新員工以及輪轉工作人員開展全方位細致崗前培訓工作,由資深工作人員進行帶教,使其明確熟悉藥品、規格、包裝名稱以及擺放等,同時掌握藥房規章制度。通過培訓及考核以后,合格者才可上崗工作,確保因業務不熟從而引發處方調劑不良事件發生率得到降低。
總之,西藥房調劑工作不可避免會出現差錯事件,從而影響患者生命健康,降低患者用藥安全性,引發一系列醫患糾紛事件發生。通過有效的西藥房質量管理,可顯著提升不良事件上報率以及患者治療滿意度,確保患者生命健康安全,促使藥物治療工作質量得到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 陳望姣.探討西藥房調劑質量對臨床療效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5):134-136.
[2] 朱潔,桂杉,買淑霞. 西藥房調劑質量對臨床療效的影響[J].醫藥前沿,2019,9(27):252-253.
[3] 葉偉.中藥房開展處方調劑監管工作的效果探究[J].黑龍江醫學,2019,44(9):11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