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雪萍
【摘 要】目的:探討醫院感染護理管理實施PDCA循環法后的護理管理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院內收治的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根據入院順序分為兩組,兩組時間段所進行護理的患者數相同,對照組實施常規的護理措施,觀察組實施PDCA護理管理,比較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院內感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標準預防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同時護理質量也高于對照組,組間的數據存在差異性(P<0.05)。結論:對于在醫院感染護理管理中實施PDCA循環法管理后能夠明顯地降低院內感染的發生,提高護理人員實施標準預防的準確率,促進護理質量提高,值得臨床護理工作推廣。
【關鍵詞】PDCA;醫院感染;護理管理;護理質量
Exploring the application of PDCA circulation method in nursing management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QIN Xueping
Cenxi Third People’s Hospital, Cenxi Guangxi 5432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DCA circulation method on nursing management of nosocomial infection.Methods: 100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order. The number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the same during the time period.The control group implemented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PDCA nursing management to 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s.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liance of standard preventive measure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ursing quality was also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differences among the groups (P<0.05).Conclusion: PDCA circulation method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improve the accuracy of nursing staff in implementing standard prevention,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nursing quality.It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nursing work.
【Key?Words】PDCA;Nosocomial infection;Nursing management;Nursing quality
PDCA循環管理屬于護理管理中較為全新的管理模式,主要有動態的護理監督以及持續改進的方案,主要的步驟有計劃、實施、檢查以及處理等[1]。PDCA管理模式在臨床中使用的價值較高,能夠廣泛地使用在護理管理以及服務中,提高患者的醫療質量安全,降低院內感染的發生。為了更加完善護理工作,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我院收集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有常規方法和PDCA方法進行醫院感染管理,效果分析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患者年齡19歲~82歲,平均年齡(53.1±1.6)歲,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根據入院順序將100例患者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50例,兩組患者之間的年齡構成、性別比例、疾病程度以及家庭經濟條件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的護理干預,密切地監測生命體征,遵醫囑用藥指導。觀察組實施PDCA循環護理院內感染控制方案具體如下。
1.2.1 建立PDCA循環感染控制小組 醫院成立感染控制小組,將院長以及感染科主任設為領導班子,并將各科室主任和護士長設置為感染監控小組的組長。醫院設置針對相關科室的感染管理手冊,并制定感染制度、細化、優化以及量化各種操作步驟,將感染的控制情況進行逐級檢查和落實。對護理人員定期的培訓,培訓后做好考核工作,使醫護人員能夠真正地掌握預防控制感染的主要方法。
1.2.2 PDCA具體實施
1.2.2.1 計劃階段 對于醫院的護理人員日常防控工作進行管理,分析科內發生院內感染的原因,明確醫院感染的責任意識以及防范意識,提高護理人員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明確主要的護理目標,組織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學習,加強院內感染的防治工作,做好手衛生、加強清潔及消毒隔離、醫療廢物做好及時分類、收集、處置等工作。根據每個科室的工作類別不同制定相關的感染培訓計劃。要注意院內感染的理論知識的學習,進行實際操作護理內容等,保證感染控制的覆蓋率達到100%,降低院內感染發生率。

1.2.2.2 實施階段 a.制定感染控制培訓計劃,組織護理人員學習相關感染的技能培訓,理論知識主要是以控制院內感染發生為重點,對院內感染的相關案例進行剖析,同時制定控制和預防院內感染發生的護理措施;b.對醫院感染的操作培訓要注意有培訓的重點,并要求所有的護理人員做好專業的技術考核情況,提高患者的護理能力水平;c.在工作以及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標準預防的各項工作,指導護理人員在做任何操作時,做好評估,嚴格遵循標準預防的規定,做好保護和隔離的要求,防止醫院內的職業暴露發生;d.對于重癥患者做管控與護理工作時,按規范要求設立的隔離病區,督促科室內的護理人員學習感染的防控和預防知識,降低醫院內的交叉感染的發生。
1.2.2.3 檢查階段 對護理現場進行監督管理工作,加強護理措施落實情況督促及檢查,做好護理防范管理。同時護理管理人員不定期地做好檢查和暗訪,對科室內的感染防控工作的實際情況要掌握。定期對醫院感染管理知識進行考核和培訓,組織科內所有人員學習,將考核成績與績效掛鉤,落實護理感染管理效果評價。保證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護理時能夠有效主動和自覺地落實護理措施。
1.2.4 處理階段 每月對各個科室的感染管理工作進行匯總,并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現場指導,存在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及時整改及評價總結。并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每月工作目標,定好循環工作計劃,同時對上月出現的問題進行追溯,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感染發生情況:記錄兩組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統感染、胃腸道感染、肺部感染的發生情況。科內兩個時間段內醫護人員的標準預防的依從性比較,分值越高表示越好。護理質量分為四項內容滿分100分。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院內感染發生情況對比
經過比較,觀察組院內感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標準預防依從性比較
觀察組標準預防依從性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比較兩組護理質量評分
觀察組各方面護理質量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存在差異性(P<0.05),見表3。

醫院是一個人員流動相對較大的場所,一旦出現院內感染導致患者病情加重,嚴重時會出現各種的并發癥,因此控制醫院內的感染的發生已經是醫院的重點工作之一。
臨床相關治療中提示,有部分院內感染是醫護人員操作不規范所致的醫源性的感染,比如消毒隔離措施不規范、無菌操作中未戴手套、操作中未戴口罩以及帽子,醫療廢物處理不規范等,不規范的操作導致醫院感染的形成[2]。傳統的護理管理模式缺乏院內感染的針對性和預見性,使醫院感染的發生率上升。而PDCA循環管理方法,能夠針對護理管理質量進行科學的評價,主要內容分為以下四個內容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處理(Action),能夠有效地將護理措施進行全面化以及科學化的管理。醫院感染的管理護理中將PDCA管理模式進行有效的實施能夠有效地降低院內感染的發生。本文研究可見,對于醫院感染護理管理中實施PDCA循環法管理后能夠明顯地降低院內感染的發生,提高護理人員實施標準預防的準確率,促進護理質量提高,值得臨床護理工作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靜梅.PDCA循環法在醫院感染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科學養生,2021,13(13):213-214.
[2] 莊艷,馬嬌嬌.邱彥勤.PDCA護理管理對醫院感染管理及護理質量的影響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21,1(18):2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