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申 夏芮芮
摘要:隨著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1]在2021年02月03日發布,其中表明中國的互聯網用戶數量飛速增長。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9.27億。在我國網民群體中,學生占比最多,為21.0%,在此前提下我們就大學生關于視聽網站的具體使用情況展開研究。本調查通過對大學生進行視頻采訪,線上線下問卷的方法充分客觀真實地了解他們對視聽網站的應用以及他們對網絡視聽產品的觀點。該篇文章的研究成果不僅僅受眾于大學生,還包括網絡視聽平臺和其他社會群體。
關鍵詞:視聽網站使用情況,產權意識,消費水平,問題與解決方法
為了解大學生對于視聽網絡具體使用情況,調查小組為此問題采取了一系列調研工作,首先隨機選擇被采訪人員提出關于大學生知識產權與網絡視聽使用的問題作為線上調查的主要內容, 然后以采用線上問卷為主,以線上采訪,視頻采訪為輔調查的形式,針對各個地區的大學生進行調查。通過大學生關系網對正在上大學的朋友和同學進行一些視頻采訪,確保問題更簡便易懂,其次再進行問卷問題編輯,將問卷調查發布網上讓大學生網民填寫,最后就是發出行動對本校大一,大二,等不同年級的大學生進行線下填寫問卷。通過這一系列的材料收集。最終調查出237人的數據結果[2]。其中女性共122人占51%,男性共115人占49%。通過對線上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了解到大學生對于視聽網絡具體使用的情況以及大學生知識產權意識的高低。
在研究過程中著重的調查了大學生對網絡視聽產品的具體使用,網絡視聽產品顧名思義就是視頻類和音樂類內容。在采訪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你最喜歡的一個觀看類軟件是哪個?”。大部分學生對問題的答案以騰訊,愛奇藝和B站居多。音樂類以網易云和QQ音樂為主。對于這種情況,注重分析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它們為什么引的大部分學生的喜愛。首先在大學生活中,學生應用網絡視聽的內容多以娛樂,多專業技能為主。這一點在問卷數據中也有體現。通過調查騰訊和愛奇藝的產品內容大部分都是以娛樂類例如電影,綜藝,熱播劇等為主打產品,深受廣大年輕人的喜愛,其中就包括大學生。而B站雖也是以鬼畜搞笑視頻為主,但是也有大部分內容是關于UP主分享自己擅長的專業技能,學生可以從中學習到自己在課堂中不能學到的知識或愛好。這個也是吸引眾多大學生的主要原因。網易云與QQ音樂深受喜愛是因為音樂種類多和他們喜歡聽歌。調查顯示部分當代大學生有很多消極傾向感,社交恐懼和輕度抑郁,而這些癥狀重要解決方法就是聽音樂,他們表示聽音樂可以舒緩壓力,減輕社交恐懼感。而其他學生也喜歡使用就是感到可以放松心情,對音樂有很大興趣,而且網易云和QQ音樂等音樂類軟件都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隨著大學生用戶數量的增加,過程中就會出現其他問題。就此基礎上分析大學生對網絡視聽平臺的會員的消費情況。通過數據分析還是有大多數的人會在視聽APP上充值會員并使用知識付費的產品。通過統計表顯示偶爾充值是多數大學生的普遍現象,因此表明大學生對網絡視聽產品的消費水平較低。當然這也與他們沒有固定收入來源有關。當代大學生對于知識付費產品的接受程度還是相對較高。他們在知識付費的產品中,多選擇觀看娛樂類的視頻,其次是學習專業技能。這也是他們偶爾充值會員的主要原因。充值會員無論是在他們的生活娛樂還是學習生活中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如今知識付費在當今時代已逐漸普及,而且也已被大多數人所認可。大學生們作為新時代的主力軍對于知識付費也保持比較樂觀的態度。雖然能夠接受知識付費。但是大多數大學生對于當下視頻平臺的VIP會員服務范圍和超前點播機制還存在質疑和不滿。例如問卷中一個問題的結果得出,有64.56%的大學生認為如今視頻會員的消費價格不夠合理,還有66.24%的人表示并不會使用超前點播的功能。不止是大學生,大多數人都認為平臺這種行為嚴重損害了作為會員的權益,本以為成為會員可能得到便利,可還要另外花費才能夠獲得需要的東西。長此以往就會導致消費者對平臺產生抵觸,更何況沒有收入來源的學生。
網絡視聽存在的不僅僅只是這個問題,下面再分析一下其他缺點。當今流行的網絡視聽軟件中存在的問題很是明顯,第一,大多數學生都認為軟件中插播廣告的次數多以及廣告播放時間長影響使用的體驗感。本已經深深進入劇情的觀看者,突然一條廣告憑空出現,將其直接拉回現實,實在影響觀感體驗。第二,對于網絡視聽平臺的會員價格機制,有部分人也有一些想法,比如年會員價格較高,一些大學生承受不起等。第三,有不少網絡視聽平臺還存在較多的盜版產品和低俗視頻嚴重影響產品制作者者和消費者。
因此,相關網絡平臺更盡快落實《關于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3],注重用戶需求和消費者的使用體驗,適當針對大學生適當調整價格機制推出優惠福利等,更好的滿足大學生群體的需求。而就在2021年的10月4日,愛奇藝、騰訊、優酷等多家視頻播放平臺集體宣布取消超前點播,這樣的調整改變也將進一步保障學生以及廣大消費者的權益。這一舉動引起了大量人的贊賞,獲得許多消費者重新關注。在此,建議一些使用率較少的網絡視聽平臺可以向他們學習優點,了解自己平臺的特色注重打造獨立品牌,吸引和保留自己的用戶。而對于他們本身更應該再接再勵最大化的滿足消費者需求。
了解過網絡視聽平臺,接下來就應該探討大學生使用網絡視聽時存在的問題。視聽網絡的使用的時長太長是當代大學生的主要問題。因為手機在大學生群體中使用十分廣泛,所以他們可以隨時隨地的觀看使用,沒有時間限制。就是因為如此,幾乎所有的大學學生的使用率大大提升例如打游戲,消息交流,看小說等等。但是本次研究的是網絡視聽,因此注重點放在使用視聽產品的使用上。從大學生使用的視聽網絡APP的調查數據來看,已經知道大學生了選擇使用當前比較常見的視聽應用,如騰訊、B站、網易云等正常的網絡視聽使用沒有問題,但是其中有個問題卻很大,那就是使用時長。根據調查的數據顯示有43.46%的大多數大學生每天觀看如電影、綜藝、電視劇、短視頻等視聽產品的時長約在1~3小時之間,甚至觀看3小時以上。一些學生使用網絡視聽產品的時間大部分用在娛樂類節目中,這樣使用的方式顯然是錯誤的。他們應該通過其優點更好的學習和增強自己的技能。因為大學生待在教室的時間本在就不長,如何再不的把自己課余時間合理的安排,豈不是非常浪費。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用在了工作上罷了。”因此作為大學生要合理的安排娛樂時間,充分學習。
視聽網絡是跨越時間和空間的產品,即可以將別人的優秀的東西拿來學習和研究,又可以無限時間。但是這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根據調查大學生對知識產權意識的了解并不高。眾所周知一些知識和技能并不是免費的,而是通過需要者的付費獲得的。大量學生是知道“知識產權”[4]這個概念,可是萬事沒有絕對。有的大學生可能聽過,但是不了解,對于知識產權只是半知半解,仍然有侵權的行為。因此研究小組針對這個問題對部分大學生進行調查。數據顯示大多數學生多了解知識產權這詞是再新聞報道及報紙書刊上,親身經歷的事件很少。其實在現實生活中,自身經歷知識產權的事件很多很多,例如下載一篇文章。下載一部電影,下載一首歌曲等這些都算知識產權所涉及的內容,但都是通過正確的渠道獲得的沒有造成侵權,并不在意。然而還有一些即使自身已經造成了侵犯知識產權行為,他們也不自知。例如在騰訊有一部獨播的電視劇,可是在騰訊平臺上需要開通會員才能觀看。但是有其他網站可以免費觀看,而且還能下載。如果你的朋友也想看,你就把網站的視頻下載然后傳給他,讓他觀看。看似和知識產權毫無關系,但是這已經造成侵權行為。然而傳播者并不在意,這就是對知識產權意識薄弱產生的。雖然如今盜版網絡視聽產品或平臺越來越少,但偶爾也會出現。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一、非正版與正版制品質量所差不多,不影響閱讀和欣賞。第二,非正版產品要比正版便宜很多,第三,購買時不知道是盜版。就是種種原因才導致盜版產品不能斷絕。大學生知識產權意識不高,準確的辨別出盜版產品是學生需要學習的能力。因此建議大學生在購買和使用的時候一定要多加比較,辨別正盜版避免造成侵權行為。
以上就是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其中也側面反映社會中的其他現狀。比如:
關于知識產權和網絡視聽的相關課程較少,對學生的教育理念的缺乏。根據高校開展的相關課程,對大學生知識產權和網絡視聽相關的課程比較少,教育匱乏,同時大學生對知識產權這一概念理解的層次比較淺薄,甚至有的大學生并不理解“知識產權”的意思,另外學校開展的相關教育也只停留在理論表面,長久的理論并不能提起學生的興趣,也不能深入到學生的實踐當中,對著作權的含義無法深入的去了解;學生的個性不同,發展的水平也不同,單憑課上的理論,教師無法結合學生的知識背景來進行因材施教,因此對大學生知識產權和網絡視聽相關的教育也未達到預期的效果。
并且關于知識產權和網絡視聽的師資力量和理論教材匱乏,以及教育的方式扼殺學生的創造性。對于知識產權和網絡視聽方面的教育師資力量缺乏,同時太強的理論性知識學生也不太好理解和接受,此外我國教育主要是以應試教育,由此導致對研究創新產權的接觸少之又少,無法深入到實踐當中去實現,另外大學生迫于學業方面的壓力,學生的創新能力并不是特別高,只能從網上進行一些抄襲模仿。
而關于知識產權的制度相對較少,沒有深入民心。在生活中,我們并沒有經常聽到對增加知識產權意識的宣傳,一些部門對知識產權的管理不到位,沒有達到預期維權的效果。家庭對學生知識產權的教育理念缺失。現如今,很多家庭并沒有從小培養孩子的知識產權意識,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學生應該從小教育,同時一些家庭家長的素質教育水平低下,孩子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鍛煉和培養,由此導致學生對知識產權和網絡視聽理念的意識也比較薄弱。
針對以上問題調查研究建議:對法律來講,完善法律法規,樹立產權意識。國家應該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健立完整全面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加強大學生對于知識產權的認知與理解能力,提高產權意識,避免在無意間侵犯知識產權,造成違法行為。在完善法律法規的同時,也需要學生樹立知識產權法律信仰,信仰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心靈旗幟,大力宣傳知識產權的相關知識,幫助學生樹立知識無價的信仰理念,提高自身意識。
并且對學校來講,開設相關課程與講座。大學作為人才的培養場,應該承擔起教育的義務,開展知識產權的相關課程,為學生傳播詳細的知識產權的相關知識,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產權的理解與認識,從而有效的減少對知識產權的侵犯。在開設開設課程的同時,學校也可以舉辦講座,讓專家在現場與學生近距離互動,講述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相關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利用知識產權知識來保護自己的權利不受侵犯。
同時對網絡視聽平臺來講,制定合理的價格。根據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量合理制定相關的價格,完善視聽網絡產品內容,促進平臺綠色健康發展。利用互聯網加大傳播力度與范圍。當代互聯網飛速發展,自媒體發達,加上教育資源的匱乏,我們可以通過傳播能力強大的網絡,來實現知識產權知識的傳播與影響。以網絡為媒介,制作有關于知識產權的小視頻或小動畫,利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來促進相關知識的傳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影響。除此之外,可以利用社會資源,例如在“4.26”世界知識產權日[5]等各種法制宣傳日開展知識產權宣傳活動。
而對政策來將,國家政府出臺更多相關政策或制度。國家目前對于知識產權的制度還不夠具體和完善 國家和政府應該出臺相關制度或政策,并傳達到各部門各政府,在政府的領導與督促下實施。相關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各種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樹立法律權威,減少侵權行為。
參考文獻:
[1]第4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2]https://www.wjx.cn/report/133278527.aspx?sat=1(問卷結果)
[3]2019年8月11日《關于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4]2014年12月20日吳漢東《知識產權多維度解讀》
[5]2001年“4.26”世界知識產權日
滁州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資助項目,項目編碼S20211037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