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柳玉鵬

在當前西方繼續炒作俄烏緊張關系的背景下,俄軍19日完成了戰略威懾力量大演習,接連發射了多種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幾乎拿出了俄軍現役最先進的戰略武器。俄羅斯總統普京與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克里姆林宮共同觀看了彈道導彈的發射演習。俄國防部宣布,俄戰略威懾力量演習任務全面完成,所有導彈均擊中預定目標,證明了導彈應有的性能。《俄羅斯報》20日以“在核威懾力量演習中俄羅斯動用了什么武器?”為題,詳細介紹了參加這次演習的各種導彈裝備。
陸基導彈
俄戰略導彈部隊從普列謝茨克州的航天發射場發射了,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準確擊中位于堪察加半島庫拉訓練場的目標。在阿斯特拉罕地區的卡普斯京亞爾訓練場,俄軍發射了“伊斯坎德爾-K”巡航導彈。
據介紹,“亞爾斯”洲際導彈由俄羅斯熱力工程學院研制,2007年首次測試,2009年正式服役。作為俄陸基核打擊力量的中堅,該導彈用于取代被北約稱為“撒旦”的SS-18洲際導彈,成為讓西方恐懼新一代撒手銅。根據俄羅斯官方公布的數據,“亞爾斯”洲際導彈可攜帶3-6枚分導式核彈頭,射程高達1.1萬公里,從俄境內發射就足以打擊包括美國在內的全球任何目標。同時“亞爾斯”導彈還具備很強的突防能力,號稱“能突破任何彈防御系統”。
“伊斯坎德爾-K”巡航彈用于摧毀敵人的小型和區目標。俄軍裝備的“伊斯坎德爾”系列戰術導彈分兩種型——“伊斯坎德爾-K”彈道導彈和“伊斯坎德爾44”巡航“彈。由于它們使用相同的發,單從外觀很難判斷發射內裝的是何種―一一導彈。根據俄數據,“伊斯坎德爾44”巡導彈的射程為500公里,打擊目標可以是敵方導彈、多管火箭系統、遠程火炮、停放在地面的戰機和直升機、指揮所與通信中心等。▲
海基導彈
在這次戰略威懾力量演習中,俄北方艦隊和黑海艦隊的軍艦與潛艇向海上、地面目標發射了“口徑”巡航導彈和“錯石”高超音速導彈。在巴倫支海海域,俄羅斯北方艦隊的“卡累利阿”號戰略核潛艇向庫拉靶場發射了一枚“深藍”洲際潛射彈道導彈。
“口徑”海基巡航導彈是用于打擊不同目標的高精度武器,射程可達2600公里。它擁有多種改進型號,能搭載于水面艦艇和潛艇。
“錯石”高超音速巡航導彈被俄軍稱為“世界首款海軍配備的高超音速導彈”。它能以約9馬赫的速度命中1000公里之外的水面和地面目標。它同樣可以搭載于水面艦艇和潛艇上,俄海軍.計劃于2022年開始批量交付這種先進武器。
這次亮相的“深藍”潛射洲際導彈可配備4-10個核彈頭,每個核彈頭的當量為10萬噸。如有必要,該導彈還可配備高爆彈頭。它可以單發或齊射的方式發射。該導彈最大射程達8300公里,能夠有效突破反導系統。▲
空基導彈
俄空天軍在演力中出動米格-31K戰斗機,成功發射了:“匕首”高超音速彈道導彈。俄戰略航空兵則從圖-95MS遠程轟炸機上發射空基巡航導彈,擊中了位于科米共和國訓練場的目標。
俄方宣稱,“匕首”高超音速彈道導彈的最大速度可達10馬赫,而且它的飛行彈道全程捉摸不定,這使得反導攔截難上加難。同時,“匕首”采取空射的方式,導彈發射時便具備較高初速和勢能,因而相較于地面戰術導彈數百公里的射程,“匕首”射程遠達2000公里。借助米格-31K戰斗機的遠航程和高速飛行特性,“匕首”高超音速導彈可在不進入敵方防空區的情況下對2000公里外的重要敵方目標進行打擊。
環球時報20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