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
手上蛇皮袋,背上大背囊,再掛上各種顏色的大毫升塑料杯……春運在各式各樣的行李袋和人們匆忙的腳步中上演。
“90后”楊文君是K903列車上一名年輕的乘務員,工作時間雖然不長,但是旅途中發生的一幕幕卻一直觸動著她。
在眾多拿行李箱的旅客中,有這樣一種旅客也顯得尤為搶眼:背著碩大的行軍包,手里拎著或白或粉的塑膠桶,累了就在桶上歇歇;桶外表已經千瘡百孔,但是桶里整整齊齊地疊放著給妻子買的新式羽絨服,報紙層層裹著一個塑料海龜玩具,時不時拿出手機看看時間,歸鄉心切的笑容掛在臉上。
“雖然越到節假越不能回家團圓,但是能為數千個趕車的人服務,幫助他們順利見到親人,也覺得值了。”楊文君告訴記者。
“嗚……”列車行駛過了無人的荒野,遠處若隱若現的篝火,照亮了黑夜的寧靜。又是一年春運,這已經是楊文君工作以來第3個不在家的春節了。
節前連日來的降雪讓太原氣溫驟降,為了讓旅客在節日溫馨出行、安全出行,楊文君所在的K903班組對列車進行了簡單的裝飾,掛上了喜慶的“福”字,餐吧貼上了紅紅火火的對聯。
雖然身在旅途,但是節日的儀式感不能少。在列車長的招呼下,10多名隨車工作人員圍坐在餐吧一個狹小的小桌旁,拿出準備好的餃子皮,你一個我一個地包起餃子來。大家還分享著平遙牛肉、八寶飯等豐盛的菜品,場面十分熱鬧。
2月4日凌晨,太原火車站,K903次“綠皮車”作業完成,楊文君臉色蠟黃,她把最后作業的任務又仔細地過了一眼,卸下作業時用的對講機,和同事們擊掌,示意對這一趟工作的滿意評價。
過年了,對于在外打拼的人而言,能夠回到家中吃一口爸爸包的餃子、聽聽媽媽的嘮叨、感受團圓的喜慶,是一件幸福的事。談及春節不能回家,楊文君也告訴記者;“對于鐵路人來說,春運便意味著更多的責任和奉獻,我們在崗在位堅守,為旅客們的歸鄉路保駕護航,看到旅客下車后激動的心情,心里會安慰很多。我們舍小家,卻可以成全千千萬萬的大家,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