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靜
提起龔慶五,同事們會親切地稱他為“老龔”。在玉磨鐵路建設一線,無論遇到專業問題還是技術難題,大家都喜歡找“老龔”,只要“老龔”在,就沒有解決不了的事。作為中鐵二院中老鐵路國內段項目部總工,龔慶五一直是項目一線員工的主心骨,自參與到中老鐵路的建設中,他便與項目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
西南交通大學畢業后,龔慶五一直從事交通勘察設計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沾昆線、昆明福德立交段、昆玉線、曲靖有軌電車等項目的勘察設計。中老鐵路投入建設后,龔慶五投身建設一線,高效優質地推進玉磨鐵路各項工作。
玉磨鐵路全長508公里,沿線眾多的深大活動斷裂、高地熱、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質因素嚴重影響工程方案。在鐵路設計高標準、嚴要求的條件下,所有工作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龔慶五作為項目總工程師,身先士卒,帶領團隊查閱文獻書籍,請教國內外專家,并深入現場上坡到頂、下溝到底,翻山越嶺,收集最真實、準確的數據。創新性組織編制了超前地質預報細則、隧道防涌突施工預案等辦法,有效地為隧道做“CT”,及時優化支護參數,做到“巖變我變”,大大減少涌突及大變形發生的次數,使隧道安全質量及施工工效得到顯著提升。
根據項目特點,龔慶五團隊總結出了復雜隧道動態設計、軟弱圍巖快速施工、前震旦系突泥突水的預防等技術,解決了長期困擾公司的技術難題。
中老鐵路作為泛亞鐵路的中通道,也是“一帶一路”和中老友誼的標志性工程,其技術標準和設計理念都是中國鐵路建設的標桿性代表。
龔慶五帶領團隊從環保理念入手,研究國內外大型重點鐵路的勘察設計,力求從綠色設計入手,將生態環境保護理念落實到設計的每個流程、每個專業中,從環保選線、工程優化設計到創新環境保護措施,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綠色設計流程。
在鐵路通過的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保護珍稀動物亞洲象,龔慶五團隊多方案比選,最終采取延長隧道減少地表出露、“以橋代路”等優化工程形式,避開亞洲象主要棲息活動區域,將工程對亞洲象遷移通道的影響降到最低,并針對亞洲象的活動習性,創新研發了鋼繩格柵防護柵欄。
同時,結合提質增效實際,引入“人工引導自然”理念和“海綿城市”理念,通過調整喬灌木布局、合理組織生產資源等措施,把中老鐵路打造為綠色景觀長廊示范性工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沿線按“滇中勝景、林海茶韻、傣家風情、綠色森林”四部分綠植布景,全力打造西南地區綠色長廊創新示范工程新標桿,將玉磨鐵路建成路景融合、一站一景的最美綠色鐵路。

龔慶五(左一)在建設中老鐵路中獲得表彰Gong Qingwu (first from left) commended on performa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Laos Railway
作為項目黨支部書記,龔慶五對項目部黨建工作一刻不敢放松,嚴格落實把中老鐵路建成友誼之路、廉潔之路、幸福之路的要求,以強化項目廉潔建設為基礎,結合具體實際,積極探索項目廉潔建設的新途徑、新方法。
在玉磨鐵路建設中,不管建設任務有多繁忙,定時定點的黨課學習雷打不動。龔慶五總是能夠協調好工作和學習時間,克服工期緊、任務重、人員少、類別多、地域廣帶來的困難,為項目部成員講授“廉潔之路”建設工作專題黨課,激發廣大員工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拼搏奉獻精神。嚴格執行黨內組織生活制度,緊緊圍繞全線重難點隧道與參建各方建立了“安定、景寨隧道黨旗紅,擔當作為爭先鋒”黨建聯創共建活動,確保了安定、景寨隧道順利貫通。大力開展“黨員先鋒工程”“黨員先鋒崗”“黨員突擊隊” “工人先鋒號”等活動,全面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打造一流的黨建品牌,為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打好堅實基礎。
2020年,受疫情持續影響,龔慶五本可以回國,但依然堅守崗位,在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多渠道聯系配備急需物資,與萬余名項目建設者一同斗艱險戰疫情,白天在項目現場解決問題,夜里挑燈會審戰通宵,用辛勞換高標準,用汗水保高質量,針對施工過程中的問題積極開展技術攻關,提出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
龔慶五,中鐵二院玉磨鐵路建設者中的一員,在嚴格組織管理、嚴格質量控制、嚴格工期進度的要求下,一個個關鍵節點工期在他手中如期完成。在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新征程上,中鐵二院建設者的步履堅定而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