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艷杰
(南京旅游職業學院,江蘇南京 211100)
2017年,中共教育部黨組印發了《關于加強新形勢下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的意見》,提出高校要充分認識加強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的重要性緊迫性。教師是教書育人的主要實施者,高校教師黨支部又是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教師黨員的基本單位,必須加強自身建設,創新教師黨支部工作模式。
本文以省級特色黨支部南京旅游職業學院某教師黨支部為例,總結分析該支部黨建工作的特色創新模式,以期為高校基層黨支部建設提供參考。該支部以黨建工作為引領,抓住文旅融合發展新機遇,結合院部專業特色和支部工作實際,創新運用“五融合”工作模式,即將黨建工作與教科研工作、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紅色文化、廉政文化等相融合,充分發揮了基層黨支部政治引導、思想引領、團結凝聚、文化熏陶的功能,讓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成為團結廣大教師的橋梁,為社會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
教師黨支部黨員主要是一線教師,教師都承擔著較為繁重的教學科研任務,他們的工作重心主要偏向教學科研工作,在思想和行動上都會相對比較容易存在重教科研、輕黨建的行為,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支部建設和作用發揮。學院教師黨支部充分認識了這一現狀,找準黨建工作與教科研工作結合的著力點,把支部建在專業上,將黨建工作主題圍繞具體的教學科研工作開展,讓教學科研工作成為黨建工作開展的抓手,做到以黨建引領,發揮本支部省級、校級優秀共產黨員、各專業帶頭人、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師的教學科研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把政治覺悟轉化為積極探索黨建與科研教研互融互促的強大動力,創新性地做好教學科研工作,既使教學科研活動融入教師黨支部黨建活動主題,又使教師黨支部政治核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真正做到了黨建工作與教學、科研工作的同頻共振、互促互進。
社會服務是高職院校的主要職能之一,高職院校的教師黨支部也要將支部黨建工作與社會服務工作有機融合。教師黨支部將黨建工作與院部承辦的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非遺傳承人培訓項目相結合,組織成立“文旅先鋒隊”,以“黨建引領促發展文旅融合創先鋒”為主題,連續多年深入青海、西藏、寧夏、內蒙古等少數民族地區和地方社區,開展了送智、送教上門黨建活動,為唐卡、刺繡、剪紙、餐飲等非遺傳承人群實地授課,對傳承人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提升了其產品的文化含量,使得產品的文化附加值越來越高,創新了“非遺帶動致富”新模式,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將教師黨支部的黨建與社會服務工作真正做到有機融合。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學院教師黨支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開展了剪紙、刺繡、香包、陶藝、剪紙、茶藝等傳承中國傳統手工藝系列黨建活動,黨員們聯合非遺傳承人,帶領中國傳統手工藝走進課堂、走出校門、走進社區,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黨員日常教育管理中,使傳統藝術煥發出新的生機。這種模式既很好地宣傳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喚起了全體黨員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加強了他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與傳承,使他們自覺肩負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堅定了文化自信。
紅色文化是在革命年代,由中國共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共同創造并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學院教師黨支部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發掘和利用紅色文化獨特的教育功能和政治功能,將紅色文化融入黨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創新紅色文化傳播理念和方式,讓黨員主動發揮作用,用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話語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為黨員打造重要的成長平臺,讓黨員在黨性教育中有更多參與感、融入感,在生動形象的時代情境中傳播紅色文化,以紅色文化內蘊的紅色精神教育黨員,讓紅色文化發揮出教化育人、凝心聚力的作用,提升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高校是立德樹人主陣地,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育人環境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學院教師黨支部高度重視黨風廉政教育工作,將黨建工作與廉政文化相融合,努力營造人人思廉、人人敬廉、人人促廉的反腐倡廉氛圍,結合院部專業特色,定期組織開展廉政書畫作品展,通過剪紙、刺繡等傳統工藝以及書法、繪畫等藝術表達形式傳遞廉潔精神,把廉政文化理念滲透到教育教學中,讓教師黨員在帶領學生創作藝術作品的同時接受廉政教育,讓全體黨員在藝術熏陶中得到啟示,將“廉潔”二字銘刻在心,讓黨風廉政教育深入人心,引導教師黨員追求道德高線、嚴守紀律底線,促進黨員教師模范形成遵守師德規范、踐行學術道德的良好風尚,有效推進廉潔文化建設,積極營造“崇廉踐廉”的良好校園風尚。
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通過“五融合”黨建工作的創新開展,提升了黨員的政治思想意識,增強了黨員的政治責任感,強化了黨員黨性觀念。以教師支部黨員為首的文旅先鋒隊充分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不畏艱難,克服家庭、生活種種困難,探索教育教學方法,攜手共進突破各種教學科研難關,提升了教師的教科研水平。教師黨員通過共同研討、同步授課,激發了工作干勁,進一步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與戰斗力,加強了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支部樹立了黨建品牌,榮獲了省級高校特色黨支部、連續兩年榮獲省高校最佳黨日活動優勝獎,多次獲得校級黨日活動一等獎,黨建工作創新一等獎,先進黨支部、優秀黨支部、優質黨支部等各種榮譽,多名支部黨員獲得國際級、省級榮譽。
高校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高校教師黨支部黨建工作必須服務于育人這個中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承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教師黨支部積極貫徹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教育引導黨員把思想引領和價值觀塑造融入教育教學,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在教育教學中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黨員全員參與課程思政,開展了一系列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主題價值觀全程滲透到專業課程中,全面實現專業課程思政化。通過課程思政的建設,提升了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堅定“四個自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支部通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廉政文化系列黨建活動,使得黨建工作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廉政文化有機融合,增強了師生的文化自信。黨員教師進一步了解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等文化的歷史淵源,對非遺傳承技藝的文化內涵有了更深切的認識,拓寬了黨員的視野,不僅增強了教師對傳統文化理解的廣度、對傳統文化認知的深度,也提升了教師教育教學和文化傳承的文化內涵建設和實踐能力,促進了高校教育改革與創新,教師黨員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廉政文化知識融入藝術課堂教學,讓學生受到了多元文化的教育與熏陶,讓當代大學生感受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紅色文化、廉政文化的魅力。
教師黨支部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以非遺傳承人群培訓為載體,不僅面向西部少數民族地區開展多期非遺傳承人培訓,還開展了送教、送智西部系列社會服務黨建活動。黨員們深入西藏、青海、寧夏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積極服務西部,促進東西部和多民族文化交流與傳承,通過送教、送智上門,結合新時代設計理念,賦予傳統非遺技藝制作產品新的內涵,讓創作理念更加貼近生活,提高了藏族唐卡、土族刺繡、寧夏剪紙等傳統手工藝傳承人的設計、制作水平,促進傳統工藝走進現代生活,振興了傳統工藝,全面提高了非遺技藝傳承水平,促進了非遺傳承人就業增收,以實際行動助力貧困地區的發展。
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的黨建工作在二級學院黨總支的具體指導下開展,支部工作的開展不僅需要黨總支的指導,也需要行政負責人的配合。由于教學、科研、指導學生實習實踐的任務相對較重,導致部分行政教學負責人為急于完成業務工作,忽視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存在“黨建業務兩張皮、重業務輕黨建”問題,這種思想也會影響到基層的教師,加大了基層教師黨支部的工作難度,出現支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明顯、支部黨建工作與日常教學科研等業務互相脫離、支部組織生活走過場、工作落實流于形式等問題。因此,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要想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首先需要黨建與行政負責人相互配合。要做到黨建與業務“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杜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兩張皮”,牢固樹立“圍繞中心工作抓黨建,抓好黨建促中心工作發展”理念,以黨建為引領,凸顯黨建工作的地位,將黨支部建設與教育教學工作有機融合,協同推進支部黨建工作與院系中心工作,實現共同發展。
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工作能否做好,關鍵在支部書記,教師黨支部書記是黨支部的政治領導核心,支部書記不僅要團結帶好支部班子,密切聯系黨員群眾,也要認真推動黨務工作與教科研工作不斷發展,使得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因此,支部書記的人選非常關鍵,各高職院校要充分認識黨支部書記這一“領頭雁”的關鍵作用,按照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的標準選配支部書記。當下,高職院校部分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作用還不夠明顯,部分教師黨支部書記更多是學科的帶頭人,但并非黨建工作的帶頭人,對黨建工作不夠熟悉,對黨建工作的學習熱情度不高,導致一些高校教師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不明顯。隨著高職院校越來越重視黨建工作,基層黨支部的各項黨建考核任務也相應增加,部分黨支部書記在職稱評定、評獎評優上的作用體現不夠明顯。因此,高職院校要充分調動教師黨支部書記的積極性,選拔思想政治素質過硬、師德師風高尚、有高度責任心、科研業務強、組織協調能力強的教師擔任支部書記。要加強對黨支部書記的培養,切實提升黨支部書記的履責盡職能力,充分發揮黨支部書記“頭雁效應”,同時配備科研能力強、黨建業務強、工作有熱情的教師擔任支部委員,強化教師黨支部的組織領導,提升教師黨支部的建設質量。
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作為高校基層黨組織,支部黨員既要認真完成黨建工作任務,也要完成教科研、社會服務等業務工作任務,所以基層教師的任務相對較為繁重。為保證各項任務的高質量完成,不能把黨建工作看成單一的工作,不能就黨建論黨建,就業務論業務,必須統籌各項工作,要堅持“全局一盤棋”,以黨建為引領,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在黨建與其他工作的“融合”上做文章,在“滲透”上下功夫,將黨建工作與教學工作、科研工作、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廉政教育等多項工作相融合,在完成黨建工作的同時也完成了相應的業務工作,不僅減少了基層教師的負擔,提升了各項工作效率,也實現了黨建工作與多項業務工作的相融相促、共同發展。
新時代高職院校教師黨支部要想保有生機和活力,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更高效地服務學校中心工作,就要在支部建設中勇于創新,在樹立品牌上下功夫,探索獨具特色的黨建工作模式。支部品牌的樹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不斷地創新探索實踐中形成的,支部首先要分析自身特點,深度挖掘自身優勢,在分析自身優勢時不能拋開教學科研以及學科建設優勢,一定要充分結合業務工作進行綜合分析;其次要結合業務工作創新開展黨建活動,要破除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結合新時代、新任務,豐富各類黨建活動形式,創新活動載體,使活動既能充分發揮黨建活動優勢,又能提升黨員的積極性,提升支部工作成效;最后要善于總結提升,要在探索實踐中不斷總結提升,不斷學習交流,最終形成適合自身支部的品牌模式,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高校自身的組織屬性和功能特征,決定了高校所有內設組織都要服務于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高校黨組織的建設重點在基層黨支部,難點在教師黨支部。教師黨支部要創新黨建工作方法,做到黨建工作與各項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不斷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積極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切實提高基層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開啟黨建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