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澤紅 孫林林 郭付有
腦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作為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其病死率和致殘率極高,50%的幸存者有認知功能障礙,對此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1-3]。游泳可改善腦缺血后的認知功能障礙[4],但其對ICH導致的認知功能障礙是否有效,目前尚未明確。研究[5-6]發現,ICH后神經細胞壞死,突觸可塑性破壞,炎癥因子大量釋放,谷氨酸大量釋放,與 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NMDAR)過度激活有關。NMDAR包括NR1和NR2B亞基,是記憶形成的基礎,與神經突觸的功能和行為認知有密切關系[7]。文獻[8]報道,可通過降低NR1和NR2B亞基的表達改善卒中大鼠的神經功能。目前游泳訓練改善認知功能的機制尚不明確,本研究建立ICH大鼠模型,觀察游泳訓練是否可改善ICH大鼠的認知障礙并以NMDAR為靶點進一步探討其調控機制。
1.1 實驗動物及分組 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0只,由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動物實驗中心提供,體質量(300±50)g,8周齡。每籠5只大鼠,飼養溫度22~24℃,光/暗循環保持12/12 h交替,自由進食、水,喂養1周。實驗前,所有大鼠進行適應性游泳訓練,共3 d(第1天訓練10 min,第2天20 min,第3天30 min)。第4天,將大鼠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3組,即假手術組、模型組、游泳組,每組各10只。本實驗研究方案已得到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試劑及儀器 試劑:蛋白質濃度測定試劑盒(Bioswamp,湖北),一抗NMDAR (CST,美國),熒光二抗(Santa Cruz,美國),一抗NR1(Abcam,美國),NR2B(Abcam,美國)。儀器:正置熒光顯微鏡(Olympus,日本),Morris水迷宮(淮北正華,安徽)。
1.3 動物模型制作方法 模型組和游泳組參考Zhang等[9]文獻所述方法制作動物模型,大鼠術前禁食水6 h后, 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劑量350 mg/kg。將其以俯臥位固定于腦立體定位儀上。顱頂做切口,暴露冠狀縫,定位右側尾狀核區 (冠狀縫前0.2 mm,中線偏右側3 mm),顱骨鉆孔達硬腦膜。使用5 μL的微量注射器,沿孔垂直刺入腦內,深度達6 mm,將2 μL I型膠原酶及1 μL肝素鈉溶液以0.3 μL/min的速度緩慢注入尾狀核內,總注射時間為10 min。注射后,停留10 min,然后緩慢將針拔出。拔針后,用醫用骨蠟密封鉆孔,縫合切口。假手術組同模型組做切口,顱骨鉆孔達硬腦膜,插入微量注射器針頭至右側尾狀核,停留10 min,緩慢拔針,骨蠟封閉,縫合切口。
術后2 h待大鼠清醒后采用改良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法(modified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 mNSS)[10],評分7~12分的大鼠視為模型建立成功。
1.4 游泳訓練 模型制作成功后1周,游泳組大鼠進行游泳訓練。將大鼠放入游泳池 (直徑:0.6 m,高度:1 m),水溫保持在29~31℃,水面距桶邊緣0.4 m,每天游泳60 min,連續訓練5 d。另外兩組不進行游泳訓練。
1.5 神經功能評分 造模成功后及經1 d、3 d、5 d游泳訓練后進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采用mNSS量表[10]對各組大鼠進行神經功能評定。包括提尾反射、反常運動、平衡木實驗、行走測試、反射缺失和感覺測試等。評判標準:輕型受損1~6分,中型受損7~12分,重型受損13~18分。
1.6 水迷宮檢測 造模成功后2周,用水迷宮(morris water maze test, MWM)法評價3組大鼠術后認知功能。實驗前,所有大鼠都在MWM里自由游泳15 min。在定位導航任務中,將大鼠面向池壁隨機放置在同一象限上,本實驗持續4 d,每天記錄大鼠在120 s 內找到平臺的時間,即為逃避潛伏期。取下平臺,把大鼠放進水池,每天記錄120 s 內目標象限的時間百分比。
1.7 免疫熒光 完成MWM檢測后,處死大鼠,取腦組織,常規石蠟包埋,取厚度5 μm切片,在0.01 M PBS 中清洗切片3次,每次5 min,共15 min,滴加蛋白酶K進行消化處理, 37℃條件下孵育5 min。抗原封閉處理采用山羊血清,先滴加一抗 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NMDAR, 1∶100,美國CST),在4℃條件下孵育過夜;再滴加二抗(FITC,1∶50,Santa Cruz),在室溫下孵育90 min。用PBS清洗玻片2次,每次5 min。4’,6’-二脒基-2-苯基吲哚 (DAPI, 1∶200,Santa Cruz)對細胞核進行染色,滴加甘油封片。熒光顯微鏡(Olympus, TXM-500C)下觀察,400倍鏡下隨機選取3個視野進行拍照,觀察免疫陽性強弱。
1.8 蛋白印跡 完成MWM檢測后,深度麻醉大鼠,迅速斷頭,冰上取腦,快速分離對側海馬CA3區,置于預冷EP管中,隨后保存在-80℃的冰箱中,手術需在2 min內完成。將組織切成小塊,加入裂解液,其中混有蛋白酶和磷酸酶抑制劑。放入4℃離心機1 000 r/min 離心15 min,取其上清液,進行蛋白定量,保存在-80℃冰箱。等效樣品(10 μg)高壓鍋煮沸變性,采用SDS-聚丙烯酞胺凝膠電泳,90 V濕式轉膜50 min。采用5%脫脂奶粉封閉抗原2 h,一抗NR1、NR2B 在4℃條件孵育過夜,PBS洗膜5 min,重復洗3次。1∶1 000的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二抗,在室溫下孵育1 h。用PBS洗滌3次,每次5 min。按說明書1∶1均勻混合ECL化學發光試劑A和B,全自動化學發光顯影。分析條帶的灰度值利用Image J軟件進行。

2.1 3組大鼠不同游泳時間mNSS評分比較 重復測量方差分析結果顯示,組別和時間交互作用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即與模型組相比,游泳組的mNSS評分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mNSS評分隨時間降低(P<0.05)。見表1。

表1 各組大鼠mNSS評分的比較分)
2.2 3組大鼠不同時間認知功能的比較 3組大鼠逃避潛伏期隨著時間變化而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假手術組相比較,模型組各時間點逃避潛伏期均延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相比較,游泳組在第2、3、4天逃避潛伏期均縮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別和時間交互作用下無統計學意義(P>0.05)。 3組大鼠目標象限時間占比隨著時間變化而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假手術組相比較,模型組各時間點目標象限時間占比均減小,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模型組相比較,游泳組在第2、3、4天目標象限時間占比均增加,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別和時間交互作用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各組大鼠逃避潛伏期和目標象限時間占比的比較
2.3 3組大鼠NMDAR免疫熒光結果比較 取各組大鼠腦組織,冠狀位切片,進行NMDAR免疫熒光染色,置于免疫熒光顯微鏡下觀察CA3區。假手術組的樣本可見少量NMDAR免疫陽性的神經細胞被綠色熒光標記,陽性細胞占比為(22.5±0.03)%;模型組NMDAR免疫陽性神經細胞數為(60.6±0.05)%,游泳組 NMDAR 免疫陽性神經細胞數為(43.5±0.0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1.309,P<0.001)。見圖1。

假手術組 模型組 游泳組
2.4 NR1和NR2B Western blot檢測結果比較 采用Western blot檢測各組大鼠海馬CA3區NR1和NR2B蛋白的表達水平。與假手術組相比,模型組大鼠海馬CA3區NR1和NR2B表達量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與模型組相比,游泳組海馬CA3區NR1和NR2B的表達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圖2、表3。

圖2 各組大鼠海馬CA3區NR1和NR2B Western blot結果

表3 各組大鼠海馬CA3區NR1和NR2B蛋白表達量的比較
研究[11]報道,游泳可改善出血性卒中大鼠的認知功能,其機制可能是通過促進大鼠海馬區神經營養因子的釋放,減少突觸損傷,促進突觸生長改善認知障礙。本實驗結果發現,與模型組相比較,游泳組的逃避潛伏期明顯縮短,目標象限時間明顯延長,表明游泳可能改善了腦出血大鼠的認知功能。
NMDAR是一谷氨酸受體[12],在靜止狀態下,NMDAR的離子通道被Mg2+阻塞,當突觸前膜釋放谷氨酸時,激活的α-氨基-3-羥基-5-甲基-4-異惡唑丙酸受體,導致突觸后膜的部分去極化,從而NMDAR通道中的Mg2+被清除,NMDAR被激活,大量的Ca2+通過NMDAR通道流入導致細胞死亡[13]。生理情況下,谷氨酰胺合成酶可以將谷氨酸轉化為谷氨酰胺[14]。缺血和缺氧情況下,谷氨酸合成酶的表達量明顯下降,導致谷氨酸釋放引起的興奮性毒性持續存在[15]。谷氨酸的興奮性毒性可直接導致ICH大鼠的認知功能障礙[4]。本研究中,應用免疫熒光染色發現游泳可明顯減少大鼠海馬CA3區NMDAR的表達,進而減少谷氨酸的神經毒性。
本研究發現,游泳可明顯下調大鼠海馬中NR1和NR2B的表達,可能是其改善ICH大鼠認知功能(MWM實驗逃避潛伏期明顯縮短,目標象限時間明顯延長)的分子機制。NR1和NR2B 是NMDAR的兩個亞單位,均參與細胞死亡,該受體激活后導致興奮性毒性和神經細胞凋亡[16]。已有研究[17]發現ICH后繼發性炎癥與NR1亞單位的表達和磷酸化有關。NR1自身抗體可以減少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腦梗死面積[18]。也有研究[19]證實,使用NR1疫苗或藥物降低NR1的表達也能保護腦卒中后的神經元,使神經元和樹突結構更加完整,降低興奮性毒性。有研究[20]報道,使用NR2B抑制劑后,可減輕谷氨酸誘導的興奮性毒性,保護腦梗塞后的神經元,減少梗塞面積,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此外,文旬等[18]研究發現,NR2B拮抗劑能有效抑制腦梗塞大鼠的神經損傷,改善腦梗塞大鼠的空間記憶,提示抑制NR2B的表達有利于認知恢復。Zhen等[5]在腦出血動物模型研究中也發現,抑制NR2B表達有利于認知功能的恢復。因此,筆者推測NR2B受體的激活可能是ICH大鼠認知功能受損的重要機制,游泳可下調NR2B的表達,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
綜上所述,ICH后大鼠海馬區NMDAR激活,引起認知功能障礙。游泳可能通過下調NMDAR的NR1和NR2B亞基的表達,從而谷氨酸的興奮性毒性被抑制,改善ICH后的認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