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霞,邱順華,蘭 慧
(自貢市第三人民醫院檢驗科,四川 自貢 643020)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屬于臨床上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多發于中老年人群,其按病程可分為急性加重期和穩定期。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是COPD患者的主要死亡因素。AECOPD患者常會出現肺動脈壓力升高使右心室肥厚、擴大,進而出現右心功能不全,引起肺源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在AECOPD合并肺心病早期,肺源性呼吸困難與心源性呼吸困難難以鑒別,超聲心動圖常作為肺心病早期診斷的主要檢查手段。此外,心力衰竭的生物學指標可以幫助臨床醫生對COPD合并肺心病的早期診斷及預后做出判斷,對疾病進行早期管理,防止或延緩進展到心功能不全階段。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是國內外心力衰竭指南均推薦的心力衰竭首選血清標志物之一。有研究發現,NT-proBNP與COPD患者右心功能不全程度相關,且與COPD患者活動受限程度相關[1]。有研究發現,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糖類抗原125(CA125)水平變化與心臟功能及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彩超)、血流動力學參數改變密切相關,其與NT-proBNP均能反應心力衰竭的嚴重程度,可用于評估患者病情,判斷患者預后并指導治療[2-4]。本研究探討了血清CA125與NT-proBNP聯合檢測對AECOPD患者的臨床診斷價值。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呼吸科58例AECOPD患者(A組)及63例AE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B組),同時選取31例肺炎患者為對照組(C組)。納入標準:符合《社區獲得性肺炎診療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基層診療指南》診斷標準。排除標準:肝功腎功能異常、腫瘤、先天性心臟病、左心力衰竭等。A組中,女15例,男43例;年齡53~89歲,平均(72.97±8.05)歲。B組中,女18例,男45例;年齡49~91歲,平均(72.92±10.06)歲。C組中,女10例,男21例;年齡46~95歲,平均(72.97±10.63)歲。3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3組一般資料比較
1.2方法 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采用DXI800全自動化學發光儀(美國貝克曼公司)檢測血清CA125水平,采用免疫層析定量分析儀(武漢明德生物科技公司)檢測血清NT-proBNP水平。采用邁瑞DC-8彩超儀器檢查患者右心房內徑(RA)、右心室內徑(RV)。

2.13組血清CA125、NT-proBNP及RA、RV水平比較 3組血清CA125、NT-proBNP及RA、RV水平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兩兩比較顯示,B組各指標分別與A組、C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A組各指標與C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3組血清CA125、NT-proBNP及RA、RV水平比較
2.2血清CA125、NT-proBNP對COPD合并肺心病的診斷價值 血清CA125、NT-proBNP聯合檢測COPD合并肺心病的靈敏度高于2項指標單獨檢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血清NT-proBNP的曲線下面積為0.699,靈敏度為47.6%,特異度為92.1%;血清CA125的曲線下面積為0.697,靈敏度為54.0%,特異度為84.3%;二者聯合檢測的曲線下面積為0.734,靈敏度為57.1%,特異度為86.5%。見圖1。

圖1 ROC曲線
2.3血清CA125水平與NT-BNP及RA、RV水平相關性分析 血清CA125水平分別與NT-BNP、RA、RV水平呈正相關(r=0.459 7、0.169 0、0.166 0,P<0.05)。
AECOPD是臨床上常見的肺部疾病,常伴肺部炎癥、低氧血癥、肺動脈高壓等,其反復發作且病程長,若不及時治療,極易導致肺心病及心力衰竭,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病死率。血清NT-proBNP、BNP和心臟彩超檢查等一直是臨床常用的檢測手段。有研究發現,在合并肺心病的AECOPD患者體內,血漿NT-proBNP水平大幅升高[5],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有研究顯示,采用血清NT-proBNP或BNP水平可快速判斷AECOPD患者心功能狀態,其能有效反應疾病嚴重程度及評估預后[6]。本研究結果顯示,AE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明顯高于AECOPD患者和肺炎患者。
CA125來源于胚胎發育期體腔上皮分泌的高分子量糖蛋白,可作為臨床上輔助診斷卵巢癌的靈敏指標[7],是診斷漿液性腺癌的靈敏度較高的腫瘤標志物,在其他多類疾病及腫瘤的鑒別診斷中也有較高的陽性率表現。有學者發現,CA125表達水平與心力衰竭存在一定的關聯,認為CA125可替代BNP或NT-proBNP檢測、評估心肺功能[8]。本研究結果顯示,AE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血清CA125水平顯著高于AECOPD患者和肺炎患者。AECOPD合并肺心病患者血清中CA125水平異常增高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1)在AECOPD疾病發展中,炎癥細胞不斷活化且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等炎癥因子會增加,這會誘導細胞外基質釋放量增加,從而對間皮細胞產生一定刺激作用,進而導致CA125水平異常增高[9]。有學者發現,血清CA125與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等正呈相關[10]。(2)肺心病患者肺動脈壓升高,右心功能異常,出現血流動力學障礙,血液循環淤血,引起組織器官缺氧、缺血、壞死等,這些病理現象可引起胸膜間皮細胞信號肽分泌[11],促進內皮細胞增殖,導致血清CA125水平增高。(3)心力衰竭患者存在神經內分泌因子過度分泌和細胞因子異常表達,而血清CA125水平與神經內因子、細胞因子相關且呈相互促進作用,這些因子可引起胚胎基因再表達,最終導致CA125水平異常升高[12]。(4)心力衰竭患者會出現心肌重塑,而心肌細胞由成熟型轉化為胚胎型會引起原癌基因異常表達,從而導致CA125的高水平分泌。炎癥、氧化應激、循環衰竭、神經激素的激活等可能是CA125水平升高的主要因素[13]。
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清CA125、NT-proBNP聯合檢測COPD合并肺心病的靈敏度、特異度明顯高于2項指標單獨檢測,且血清CA125檢測的靈敏度高于NT-proBNP。血清NT-proBNP經腎臟代謝,易受年齡和腎功能影響,而血清CA125不受年齡、性別和腎功能影響[14]。因此,血清CA125可作為AECOPD患者心力衰竭檢測的新指標,尤其在腎功能異?;颊咝墓δ軝z測方面更有優勢。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清CA125水平與NT-proBNP水平呈正相關。提示血清CA125與NT-proBNP一樣能反應心力衰竭的嚴重程度。有學者提出,血清CA125水平升高對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顫有重要預測價值[15]。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清CA125水平分別與RA、RV水平呈一定程度正相關。這可能與血清CA125的靈敏度有關。在右心功能衰竭早期,血清CA125診斷疾病的靈敏度高于RA及RV。但是,血清CA125作為一個成熟的腫瘤標志物,須在排除腫瘤可能的情況下,才能用于右心功能衰竭的判斷。隨著疾病的進展,血清CA125水平與RA、RV水平的相關性還有待研究。
綜上所述,血清CA125、NT-proBNP可作為AECOPD合并肺心病的輔助檢測指標,二者聯合檢測具有較高敏感度,對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后具有重要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