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群,胡 月,張瓊月
(成都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四川 成都 611137)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THR)是治療股骨頭壞死、中老年股骨頸骨折、恢復關節功能行之有效的方法[1]。除了手術本身,術后科學的功能鍛煉和護理對關節功能的恢復也至關重要。但由于THR康復時間長,加之臨床醫療資源的限制,很多患者出院后缺乏持續性的康復護理干預,不能采取系統、科學的康復鍛煉行為,從而嚴重影響了髖關節功能的恢復進程[2-3]。信息-動機-行為技巧(IMB)模型認為健康的行為需要相關的知識和信息,需要改變行為的動機(包括個人積極的態度、個體改變行為的意愿、家人及朋友的支持),以及相應的行為技巧,三者共同作用,缺一不可[4-5]。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成熟,微信也為髖關節置換患者出院后的延續護理提供了更方便、高效的途徑。因此,本研究基于IMB模型理論,充分利用微信平臺對THR患者進行延續護理,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行THR且符合納入標準的8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每組42例。納入標準:(1)年齡<80歲;(2)首次行單側人工THR;(3)無認知、語言障礙,可正常交流;(4)自身或通過家屬協助能使用微信溝通交流;(5)病情穩定,無術后并發癥;(6)知情、同意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1)曾患其他下肢疾病或行下肢手術;(2)患有嚴重的心、肺等疾病或惡性腫瘤等影響活動或生活不能自理的疾病;(3)出院后將轉入康復機構繼續接受治療。本研究本校附屬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2組患者住院期間均接受髖關節置換圍手術期常規護理,術后生命體征平穩后接受關節功能鍛煉指導。出院時,對照組患者給予髖關節置換出院常規健康干預,包括生活指導、用藥指導,并發癥的觀察與預防、注意事項等;發放出院后康復鍛煉計劃表,包括不同康復階段每天需完成的康復鍛煉內容,要求患者鍛煉后進行記錄;告知患者門診復診時間,如遇特殊情況隨時就診。干預組在出院前3 d開始采用基于IMB模型的延續護理方案,具體方案如下。
1.2.2成立IMB延續護理小組 小組成員包括骨科主治醫師1名、護士3名,康復師1名,護理學和骨科學專業研究生各1名,另設組長1名,負責組織協調工作。小組工作:(1)編寫《全髖關節置換患者出院指導手冊》(以下簡稱“出院指導手冊”),手冊第一部分包括THR相關知識,術后各階段康復鍛煉內容及方法、術后并發癥預防、術后日常生活指導等;第二部分為THR后常見問題解答。(2)拍攝康復鍛煉小視頻,包括床椅轉移、助行器使用、扶拐平地走、上下樓、上下車、穴位按摩等。(3)收集整理典型成功案例,將其康復鍛煉前后的視頻、圖片資料等進行對比整理。(4)建立干預組患者微信群,與患者及家屬進行及時溝通聯系,對患者出院后的健康問題和康復鍛煉情況進行解答和指導。
1.2.3干預措施
1.2.3.1信息干預 出院前3 d,向患者發放《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出院信息需求調查表》,初步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健康需求。同時,向患者現場發放紙質版和通過微信發放電子版《全髖關節置換患者出院指導手冊》,請患者及家屬初步閱讀。
1.2.3.2動機干預 出院前1~2 d,通過患者的出院需求情況,將《出院指導手冊》中患者關心的問題、與患者密切相關的問題進行重點說明,對患者和家屬進行康復護理要點解答使其從知識建構上獲得信心。同時,向患者及家屬提供以往康復效果良好患者在康復鍛煉前后的視頻、圖片資料等進行對比,通過榜樣的力量增強其康復的信心。此外,與患者家屬交談,告知家屬家庭支持對患者康復的重要性,指導家屬如何正確參與后期康復護理,使患者獲得出院后康復鍛煉所需的社會支持。
1.2.3.3行為技巧干預 (1)鍛煉演示:出院當天,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通過微信發放出院后2周患者所需的康復鍛煉視頻并將部分內容進行現場演示,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指導患者進行練習。(2)督導與反饋:出院當天發放出院后康復鍛煉日志,要求患者每天按實際情況填寫康復鍛煉情況(鍛煉內容、持續時間、鍛煉后感受)、用藥、睡眠、情緒、身體不適等,并按要求(出院后1個月內每周1次,出院后1~3個月,每2周1次)將康復日志和鍛煉視頻上傳至微信群,工作人員進行總結、指導,與患者共同探討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并制定新的康復鍛煉目標和計劃,發放相關資料。(3)提醒復查:微信提醒患者出院后復查時間,協助預約,為患者提供更便捷服務。(4)答疑解惑:每周一、三、五晚19:30~21:00為集中微信在線咨詢時間,患者可在線咨詢或線下留言,小組成員及時給予解答。通過以上方式,幫助患者獲得正確的康復護理行為技巧。
1.2.4評價指標 在患者出院時和出院后第3個月患者回院復診時,由課題組成員發放相關問卷并評定患者的髖關節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根據康復日志填寫記錄情況判斷患者的康復鍛煉依從性。
1.2.4.1康復鍛煉依從性 根據患者康復日志填寫記錄情況判斷其康復鍛煉的依從性。全部按計劃完成者為完全依從,部分按計劃完成者為部分依從,從不按計劃完成者為不依從。
1.2.4.2髖關節功能評定 采用Harris髖關節評分表,該量表包括關節功能、關節活動度、疼痛和關節畸形4個方面,總分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髖關節功能越好[6]。
1.2.4.3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采用Barthel指數(BI)量表,內容包括進食、洗澡、修飾、穿衣、大小便控制等10項生活活動事件,總分100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獨立生活能力越強[7]。

2.1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42)
2.22組患者康復依從性比較 干預3個月后,干預組患者康復依從性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康復依從性比較[n(%)]
2.32組患者Harris得分比較 2組患者在出院前3 dHarri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后3個月,干預組患者的Harris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Harris得分比較分)
2.42組患者BI指數得分比較 2組患者在出院前3 dB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后3個月,干預組患者的BI得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BI指數得分比較分)
3.1基于IMB模型的延續性護理有利于提高髖關節置換患者的康復依從性 IMB模型是目前被廣泛應用的行為改變理論模式之一[8],隨著理論的發展,該模型逐漸在多種臨床疾病的護理干預中開展[9-10]。表2結果顯示,干預后干預組患者的康復訓練完成情況優于對照組,說明基于IMB模型的延續性護理可以提高患者康復鍛煉的依從性,這與葉瑞英等[11]的研究基本一致。THR患者康復鍛煉依從性的改善,應在掌握相關康復鍛煉知識的基礎上,增強個人及家屬對康復鍛煉的態度和信心,然后具體落實到康復訓練行為技巧中,患者才能持續堅持。而本研究以IMB模型為基礎的延續性護理方案不僅為患者提供了紙質版、電子版的康復手冊,輔以視頻等方式強化其對相關知識的記憶;還通過成功案例教育、家屬教育等方式引導患者明確康復動機,提升健康信念;在具體行為技巧方面,通過康復鍛煉日志和微信打卡的方式進行具體行為的指導和監督,減少了鍛煉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這些具體措施都在很大程度上讓患者能進行有效、持續的康復訓練,獲得較好的康復效果。當患者發現康復效果較好時又會更積極地投入到鍛煉中,提高鍛煉的依從性,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3.2基于IMB模型的延續性護理有利于改善髖關節置換患者的關節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本研究顯示,基于IMB模型的延續性護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關節功能和恢復情況,這與王海芬等[12]將IMB模型應用于膝關節置換患者的研究基本一致。本研究方案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改善患者的關節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1)信息干預方面。通過發放和微信推送《全髖關節置換患者出院指導手冊》、康復鍛煉小視頻及微信在線解答等方式為患者全程提供康復鍛煉的相關信息,這些信息涵蓋了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面臨的所有問題和所需進行的功能鍛煉項目,能有效幫助患者及家屬在出院后仍能獲取正確的康復護理知識。(2)動機干預方面。通過出院需求調查了解患者出院后關心和擔心的相關問題并逐一解釋和幫助,通過成功典型案例幫助患者提升康復信念。同時,通過對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使家屬認識到康復鍛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承擔自己在家庭康復中的責任,指導家屬樹立積極參與術后康復鍛煉,不僅有利于患者實施正確的康復護理,還能幫助患者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從而更好地投入康復鍛煉中。(3)行為技巧方面。本研究為患者制定的系統化的康復鍛煉日志,有計劃、有目的、循序漸進、分期分段地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康復指導,患者定期將康復日志和康復鍛煉視頻通過微信群進行反饋,可及時接受專業指導和幫助,得到個體化的、正確的行為技巧指導。綜上所述,本研究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評估后實施的延續性護理方案有利于患者執行有效的康復護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關節功能和日常生活水平。
3.3將微信平臺應用于髖關節置換患者的延續性護理中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復效果 本研究在采用的延續性護理方案還充分利用了微信平臺的優勢。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微信平臺開展基于IMB模型的延續性護理能提高髖關節置換患者關節功能的恢復程度,這與宋萍等[13]研究基本一致。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微信平臺依托于互聯網,具有即時性、多樣性、互動性和可視性等特點,可將院內健康教育更好地轉移到社區和家庭[14],在延續性護理服務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15]。而傳統的延續護理模式受到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同時也缺乏足夠的醫療人力資源,不僅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也影響了延續護理的實施效果[16]。而本研究將IMB模式和微信平臺進行整合,通過微信平臺以文字、語音、視頻等方式對髖關節置換患者和家屬進行持續的信息支持和行為技巧干預,讓患者出院后隨時都能學習和回顧相關知識;同時,運用微信提醒患者定時復診,當患者有病情變化和疑問時,也可以隨時通過微信咨詢,有效地提高了康復鍛煉的科學性和系統性,有利于患者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