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倩
現今人們對醫療服務質量要求逐漸升高,用藥是否合理、安全成為診斷和治療疾病的關注焦點,中藥飲片屬于中藥湯劑合并中成藥治療的基礎,其藥物質量可直接影響治療效果、生命安全及生活質量[1]。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0 月~2020 年10 月本院接收的風熱感冒患者120 例為研究對象,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甲組、乙組及丙組,各40 例。甲組:男23 例,女17 例;年齡25~70 歲,平均年齡(47.35± 7.56)歲。乙組:男25 例,女15 例;年齡26~70 歲,平均年齡(47.85±7.41)歲。丙組:男22 例,女18 例;年齡26~71 歲,平均年齡(47.96±7.69)歲。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均滿足《中醫內科學》、《實用內科學》中風熱感冒的診斷標準;②患者發病至就診時間<48 h;③患者體溫>38℃;④在就診前未使用其他影響治療效果藥物的患者。
1.2.2 排除標準 ①伴有意識障礙、精神類疾病的患者;②哺乳期、妊娠期婦女;③存在急性感染或者惡性腫瘤的患者;④存在心、腎、肝等臟器病變的患者。
1.3 方法 中藥飲片主要成分為:生甘草3 g、杭菊花3 g、蘆根6 g、桔梗6 g、杏仁6 g、桑葉10 g。丙組實施水處理前分檔:在炮制開始前,中藥需首先實施合理分檔,需依照當時季節和用藥量實施微調,利用指掐法、手捏法、穿刺法等手法挑出不合格飲片,以上工作準備好后,依照相關標準實施炮制。乙組實施炮制前分檔:在經水處理后,專業人員需仔細的實施炮制前分檔,明確炮制中全部飲片均可均勻受熱,進而將藥物有效成分予以保留,當患者服藥后發揮理想效果。甲組實施水處理前和炮制前分檔:綜合以上兩組分檔方式進行聯合分檔,需嚴格依照規定步驟完成全部過程和執行標準,保證謹慎實施每一環節,有效篩選和處理中藥飲片,針對不合格飲片需第一時間淘汰。
三組炮制品飲片需全部用水浸泡30 min,武火煎煮,煮沸后調整為文火慢熬,堅持加熱30 min,第1 次加熱后湯劑熱液過濾后倒入相應容器中,加水后反復操作3 次,最后合并3 次濾液,文火濃縮至300 ml,口服2 次/d,所有患者均持續治療90 d。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各組治療效果,依照指導原則制定效果判定標準:服藥后,患者臨床癥狀逐漸減輕,無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發生,判定為好轉;服藥后,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明顯,存在輕微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對癥處理后消失,判定為輕微好轉;服藥后,患者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少數患者會發生加重情況,且存在嚴重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判定為緩解;服藥后,患者臨床癥狀明顯加重,存在嚴重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判定為無效。總有效率=(好轉+輕微好轉+緩解)/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甲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乙組、丙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6.2745、7.4397,P=0.0122、0.0064<0.05)。見表1。

表1 三組治療效果對比[n(%)]
臨床炮制主要為醫生開具藥方時,需依照每一味藥材性能和患者需求,對中藥房調劑人員進行要求,需嚴格依照醫囑炮制加工中藥。炮制工序包含搗碎、攪拌、截切以及炒灸等,依照國家相關規定對相關工序制定標準[2],進而使藥物的保存時間延長,有利于調劑和貯藏,在煎煮時藥物可快速發揮藥效,使中藥腳注調劑質量提升,縮短煎煮時間,有利于方便用藥,使效果得到保證,因此臨床中藥炮制的意義較高[3]。
中醫主要以個體為主,因病施治,辨證性了解病情,因此對中藥飲片具有較高的要求,在醫院中中藥飲片均由加工場所供給,飲片屬于批量生產,因此為常規炮制獲得,此種炮制在一定情況下不能充分滿足患者的用藥需求,中藥房中需實施臨方炮制,方便隨時使用[4]。
臨床經驗得出,中藥炮制方法對治療效果具有較大影響,主要為:①藥物形體層面:對藥物外形予以改變,方便處理藥物的溶、后溶、易溶、難容等特點,進而保證煎劑治療效果。如少數動物、植物、礦物類藥物,在實施調劑前由藥劑人員搗碎,使藥物浸提的體表面積大幅度提升,最大可能的煎出有效成分,使煎熬后有效成分比例提升,因此搗碎可作為藥劑發揮藥效的主要方法,使臨床治療效果提升[5]。②藥物性能層面:中醫藥對疾病治療的根本原因主要經藥材性能對患者機體進行調整和糾正,進而消除疾病,有利于機體康復。在傳統中藥炮制技藝中,針對多種種子類藥物或者果實類藥物,需采取炒香、炒爆、炒黃等流程,消除藥材表面的異氣,使藥材性能提升,進而實現臨床用藥效果[6]。③藥物性味層面:經不同敷料炮制,可使藥物本身獨特的味道炮制出來,可有針對性的加強或者減弱某些性味。
因炮制方式多種多樣,其難度均較大,進而在最大限度下發揮藥物內成分,對炮制過程和中藥本身相關性進行分析,明確中藥飲片在炮制后對患者具有明顯治療效果。本研究實施嚴謹水處理前分檔,炮制前分檔和二者聯合分檔,針對不合格飲片藥劑予以仔細挑選,在真正炮制時需掌握好時間和火候,需保證藥物均勻受熱,不可太熱,避免其中成分揮發[7]。中藥炮制從古至今影響著中醫發展,現今中醫醫師開出相關藥方,可要求藥房實施臨方炮制,進而保證煎煮質量。臨床上需依照患者的治療需求和藥物特性進行藥物炮制,需對患者進行說明,給予患者信心。
綜上所述,中藥飲片在不同中藥炮制方式下治療風熱感冒患者的效果存在一定差異,因此炮制中藥飲片前需采取炮制前和水處理前分檔,可保證藥物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