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凌
眼外傷所致繼發性青光眼也稱之為外傷性青光眼,具有顯著的繼發性,發病率比較高,且外傷性青光眼疾病的發生率占所有眼外科患者的7%左右[1,2]。此種疾病的發病原理相對復雜,臨床涉及到諸多因素,治療難度較大。若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相關資料表明,個性化治療圍繞患者病情現狀,幫助患者恢復視力,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為了分析個性化治療對眼外傷所致繼發性青光眼的臨床效果,選取2017 年3 月~2020 年3 月收治于本院的200 例眼外傷所致繼發性青光眼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開展相關臨床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3 月~2020 年3 月收治于本院的200 例眼外傷所致繼發性青光眼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00 例。觀察組男48 例,女52 例;年齡22~58 歲,平均年齡(39.14±7.72)歲。對照組男50 例,女50 例;年齡25~60 歲,平均年齡(40.52±7.04)歲。兩組患者一 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患者采用常規治療。給予抗青光眼藥物,注射或者口服,針對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可以選擇濾過性手術治療。
1.2.2 觀察組 患者采用進行個性化治療。結合患者臨床情況,掌握患者病情的發展進程,為患者制定科學的、個性的治療計劃[3]。①病情發展相對緩慢,且眼壓輕度增加患者,可以口服抗青光眼藥物。前房積血患者要選擇非手術治療,或者指導患者半臥位,包扎雙眼,并且服用碳酸酐酶抑制劑,給予患者甘露醇、止血劑以及地塞米松治療。②病情發展相對緩慢,而眼壓重度增加患者,可以進行濾過性手術治療。若房角存在挫傷,可借助藥物對繼發性青光眼進行控制,采用濾過性手術治療患者房角后退情況,有效調節患者眼壓。患者出現晶狀體脫位以及房角粘連情況時,要選擇濾過性手術與晶狀體摘除聯合治療。③病情發展比較迅速,且眼壓重度增加患者,患者眼部晶狀體和前房脫位,要選擇晶狀體摘除手術進行治療;如果患者合并脈脫或者網脫[4,5],要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玻璃體移位到眼部前房,晶狀體在本脫位的狀態下,要對患者進行玻璃體前段切除手術與晶狀體摘除手術;粘連患者如果視力沒有光感,同時伴有眼部疼痛情況,要即刻進行睫狀體光凝術。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視力、治療效果及治療前后眼壓。
1.4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患者經過治療,視力大幅度提高;有效:患者經過治療,視力有所提高;無效:患者經過治療,視力沒有得到恢復或者視力減退。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視力對比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視力>0.30 占比為90.00%,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視力對比[n,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眼壓對比 治療前,觀察組患者眼壓為(41.25±4.32)mm Hg,與對照組的(40.33± 4.50)mm Hg 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4748,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眼壓為(14.77±3.99)mm Hg,低于對照組的(24.31±4.56)mm Hg,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5.7447,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眼壓對比(±s,mm Hg)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眼壓對比(±s,mm Hg)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a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患者治療顯效 92 例,有效5 例,無效3 例,總有效率為97.00%;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83 例,有效7 例,無效10 例,總有效率為90.00%。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n(%)]
眼外傷致繼發性青光眼疾病存在較強的突發性,患者病情的發展往往和受到的外傷之間具有相關性。早期發生、發展與前房前列腺素的升高、吞噬細胞以及晶狀體脫位有關[6];晚期是由瞳孔阻滯與后彈力層連續增生所致。眼外傷患者若出現繼發性青光眼的臨床情況,要及時到醫院接受治療,降低其給視力帶來的傷害,強化臨床治療效果[7,8]。對于個性化治療理念,按照患者自身的具體情況,對于不同程度上的病情加以不同治療方式,并且按照藥物治療以及手術治療的形式,加快患者視力的有效恢復,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
本次研究為了分析個性化治療對眼外傷所致繼發性青光眼的臨床效果,選取從2017 年3 月~2020 年 3 月收治于本院的200 例眼外傷所致繼發性青光眼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觀察組采用個性化治療,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視力>0.30 占比為90.00%,高于對照組的8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眼壓為(14.77±3.99)mm Hg,低于對照組的(24.31±4.56)mm Hg,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7.00%,高于對照組的9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個性化治療對眼外傷所致繼發性青光眼的臨床效果顯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