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亞春,陳儉波
(1.南京中醫藥大學常州附屬醫院,江蘇 常州 213003;2.江蘇省常州市中醫醫院,江蘇 常州 213003)
骨質疏松癥是老年常見病和多發病,隨著年齡增長,人體骨密度下降,骨脆性增高,一旦受到外力影響易發生骨折[1]。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骨質疏松癥常見的并發癥之一,臨床主要采取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療,PKP是通過將骨水泥注入患者病變椎體,從而恢復椎體高度、維持脊柱穩定,具有手術創傷小、手術及康復時間短等優點,但可能出現骨水泥滲漏等并發癥[2]。鑒于此,本研究探討中醫正骨聯合PKP治療OVCF患者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4月至2020年9月常州市中醫醫院收治的OVCF患者66例,根據不同治療方式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33例。對照組男12例,女21例;平均年齡(61.88±1.76)歲;平均病程(16.15±2.05)d。觀察組男15例,女18例;平均年齡(61.17±1.39)歲;平均病程(16.12±2.11)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審批號:2017 B L-045-01)。
1.2 納入標準 符合?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017)?[3]及?骨質疏松癥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4]中相關診斷標準,確診為OVCF;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存在精神疾病或嚴重臟器功能不全者;神經受損者。
2.1 對照組 采用PKP治療。患者保持俯臥位并進行常規消毒,采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增強各項生命體征檢測力度,在C型臂X線指導下穿刺入路,經皮穿刺針穿過椎體后緣,達到患者椎體前1/3位置,將針芯抽出并打入工作套管,置入球囊,將骨折椎體撐開,隨后取出球囊,小心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當骨水泥徹底凝固后再拔出導管,查看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檢查骨水泥注入及滲漏狀況等,將工作套管拔出,依次縫合傷口。
2.2 觀察組 采用中醫正骨聯合PKP治療。術前采用中醫正骨手法,指導患者保持俯臥位,隨后在其背部至兩腋窩處放置折疊床單并扎在床頭,1名助手行對抗牽引,另外兩名助手握住患者兩側踝關節,同時牽抬下肢,確保腹部與床面保持一定間距,術者疊掌下壓高起棘突,直至高起棘突變平,若患者無法忍受則暫停治療,休息后繼續治療,不可暴力操作。治療結束后指導患者保持仰臥位躺在硬板床上,復位后在傷椎下放置軟墊。整復固定后陪同患者下床鍛煉,練習挺腹,每次保持10min,每日3次,1周后行5點支撐法,2~3周后行3點支撐法。
3.1 觀察指標 ①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情況。采用Osestry功能障礙指數量表進行評估,評分項目包括疼痛程度、行走、負重及站立,每項1~5分,分值越高表明功能障礙程度越嚴重。②手術治療時間及Cobb角。Cobb角的測量方式為確定側彎斷椎后,分別在上端椎的椎體上緣及下端椎的椎體下緣各畫一橫線,并對兩橫線各做一條垂直線,兩垂直線夾角便是Cobb角。③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骨水泥滲漏和腰背疼痛情況。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3 結果
(1)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各項Osestry功能障礙指數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各項Osestry功能障礙指數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治療前后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情況比較(分,±s)

表1 兩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治療前后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情況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觀察組 33 治療前 4.09±0.60 3.92±0.60 4.14±0.66 4.12±0.57治療后 1.63±0.22△▲ 1.55±0.24△▲ 1.49±0.20△▲ 1.28±0.21△▲組別 例數 時間 疼痛程度 行走 負重 站立對照組 33 治療前 4.06±0.55 3.90±0.63 4.12±0.64 4.09±0.59治療后 3.15±0.48△ 3.03±0.48△ 3.17±0.52△ 2.96±0.42△
(2)手術治療時間及Cobb角比較 觀察組手術治療時間及Cobb角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手術治療時間及Cobb角比較(±s)

表2 兩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手術治療時間及Cobb角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手術治療時間(min) Cobb角(°)觀察組 33 42.73±4.66▲ 11.42±1.32▲對照組 33 62.38±6.82 16.18±3.43
(3)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為3.03%(1/33),低于對照組的27.27%(9/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PKP通過穿刺將球囊導入壓縮病椎,再注入等量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可以有效恢復OVCF患者的椎體高度,增強椎體穩定性,減輕患者疼痛,其優勢在于操作簡便、手術時間短、創傷小、術中出血少等,無須長期臥床,康復時間短[5-6],但可能出現骨水泥滲漏等并發癥,進而擠壓、損傷局部組織,出現局部熱損傷,甚至引發心跳驟停。
OVCF可歸于中醫“骨痿”“骨痹”“骨枯”等范疇,?素問·長刺節論?曰:“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酸痛,寒氣至,名曰骨痹。”?素問·痿論?曰:“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因此,骨質疏松癥主要與腎虛相關,腎精虧耗,髓枯筋痿,進而引發腰酸背痛,甚至骨折。?傷科補要?曰:“接骨者,使已斷之骨合攏一處,復歸于舊位也……使斷者復續,陷者復起,碎者復完,突者復平,皆賴乎手法也。”通過實施針對性手法復位可促使關節、纖維環及周圍韌帶解剖關系恢復,減少骨水泥壓力,避免出現骨水泥滲漏,療效顯著,操作便捷。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手術治療時間、Cobb角、并發癥總發生率及各項Osestry功能障礙指數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常曉朋[7]指出,中醫正骨通過壓應力,有效提升椎體韌帶牽張力,從而降低骨水泥注入壓力,控制骨水泥滲漏發生。董輝[8]采用中醫正骨聯合PKP治療OVCF,結果顯示患者日常生活功能評分、手術治療時間、術中出血量及Cobb角均低于常規PKP治療組(P<0.05),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中醫正骨聯合PKP治療能有效縮短OVCF患者手術時間,降低Cobb角和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值得臨床推廣。但由于本研究樣本量較少,且研究時間短,研究結果可能存在偏倚,還需開展更多高質量臨床研究加以驗證,從而為OVCF患者的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