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娟WANG Xiao-juan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西安 710043)
PPP項目建設前期進行可行性研究分析,能夠有效減少投資的盲目性,降低資金投資風險。以某城市圖書館建設PPP項目為實例,政府邀請社會資本方合作參與項目的投融資建設,運用工程經濟分析對項目進行投資測算研究,并進行項目經濟效益的分析,由此判定某城市圖書館建設PPP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和合理性[2]。
某城市政府擬在市區地標性旅游區內建設兩棟單體建筑,分別為方志館和公共圖書館,項目身處旅游旺區,旅游人數密集、客流量大。作為城市標志性文化基礎設施,打造針對文化客群、旅游客群、社區客群、學區客群、商圈客群等受眾的主題書城。該項目兩棟單體建筑均為地上六層,地下由三層停車場連通。項目總占地面積為2703.64m2,總建筑面積為29362m2。其中方志館單體建筑面積為7715m2,圖書館單體建筑面積為7192m2,地下停車庫建筑面積為14455m2,停車位341個。
財務評價主要依據北京市《引進社會資本推動市政基礎設施領域建設試點項目實施方案》(京政發[2013]21號),結合行業特點和利率水平進行適當調整,從項目投資主體(企業)角度出發,同時依據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及PPP項目的實際操作情況,進行建設項目投資測算及效益評價分析[3]。
投資建設本項目主要面臨的風險有政策風險、征地拆遷與補償風險、融資風險、建設風險、運營風險、市場收益風險和不可抗力風險等。
本項目的政策風險主要包括由國家或地區政策、城市規劃、環境保護標準等變更引起的風險和項目審批等風險。對于此類風險要提前建立政策變更的解決機制、科學規劃政府支付方式和項目回報機制。
主要包括拆遷過程中拆遷方案不完善引起的延誤風險、和房屋拆遷補償費用增加風險、和還建標準提高引起的費用增加等。可通過政府方負責實施、費用包干、明確約定違約責任等條款予以降低和規避此類風險。
融資風險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國家政治、經濟政策穩定性的風險,二是來自利率和匯率兩個金融方面的風險;三是項目本身的風險。針對金融風險中的利率風險,可以采用利率期貨套期保值法、利率期權交易法等方法進行風險的規避與轉移。
項目的建設風險主要由投資企業承擔,主要指建設籌資風險和建設用地風險。在項目建設期可能發生配套資金申請不到位,導致工程不能開工和延期;或者建設用地劃撥不及時,造成工期延誤。建設籌資風險可通過合理制定資金申請計劃,合理安排資金使用方向等措施規避風險。考慮到建設過程中如文物保護等風險由政府方承擔更有效率,因此這一部分風險由社會資本與政府共擔。
運營風險主要包括圖書館運營成本過高,運營收入不足的風險、企業投資人自主經營圖書館6000平方米面積招商不理想的風險、以及在項目全生命周期,涉及到的人工工資上漲等使項目成本增加的風險。
本項目市場收益主要來自停車費、充電樁收費、租賃和其他業務收益。城市機動車數量多,城市擁堵、停車位缺乏等問題日益顯露,停車的需求量旺盛。項目處于市區核心地帶,人流量較大,經營開發有較強的客流優勢。
不可抗力風險由雙方共擔,可通過購買第三方保險轉移部分風險。
本項目總投資為22659萬元,其中方志館單體建筑總投資為6456萬元,圖書館單體建筑+地下停車庫總投資為16203萬元。
4.1.1 工程投資規模及投融資方案
本項目總投資約22659萬元,資本金比例20%,即4532萬元。其中基投公司按照10%股本比例出資453.2萬元,企業資本按照90%股本比例出資4078.8萬元。項目資本金在建設期第一年一次性實繳到位。剩余80%由項目公司向貸款,擬采用運營權質押的方式與金融機構申請貸款。根據PPP項目實施方案進行投資測算,貸款年利率5.39%。
本項目資金籌措及使用計劃見表1。

表1 資金籌措及使用計劃表 (單位:萬元)
4.1.2 項目建設期與運營期
本項目合作期20年,其中建設期2年,運營期18年。
4.1.3 運營成本
主要包括燃料、維修、物業及管理費成本,包含運營期間的水費、電費、燃料費程設施預防性保養、修補其輕微損壞部分、專項維修工程、中修、大修、機電日常維護及維修改造及管理成本包含人員成本、日常清潔、綠化保養。
①燃料動力費:年耗電量150萬度,0.8元/度,年天然氣量為6.2萬立方,2.6元/立方,年消耗水量為2.6萬噸,4.2元/噸,水電費價格每五年遞增一次。
②維修費:維修包括日常預防性保養、修補及輕微損壞部分的專項維修。大修費用主要用為設備設施的更換檢修。本項目在項目竣工后每隔9年進行一次大修,大修費按當年建設費用的1.5%,大修當年不計日常養護費。
③物業及管理費:物業管理費包括人員工資(保潔、保安、水工、電工、車輛管理員等),清潔工具費、服裝費、綠化養護等費用;人員工資及福利:公司設置管理人員按42人編制、人均費用6萬元/年(含工資、工資附加、住房公積金、保險)計列,福利費按照工資總額的14%記取,人員管理費用每年按照3%遞增。
設備設施維護費:按照固定資產原值的0.3%記取。
4.1.4 折舊與攤銷費
本項目按照BOT項目無償移交考慮,殘值取0。固定資產折舊采用工作量法,折舊和攤銷年限均為運營期年限18年。
4.1.5 貸款利率
財務分析5年以上國內銀行長期貸款利率按照6.55%計算,一年短期貸款利率按照6.00%計算。本項目的貸款利率按按銀行5年期及以上貸款基準利率上浮10%設定即5.39%計算,貸款期限20年。還款方式為等額本息,年末付息。
4.1.6 稅金
本項目主要涉及的稅種有增值稅、教育費附加、城市維護建設稅、所得稅。依據《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文件,有償提供服務稅率為6%,故本項目增值稅稅率按6%。本項目在建設期內由建筑工程費產生的進項稅稅率為11%,教育附加稅費3%,城市維護建設稅費為7%,所得稅稅率為25%計算。
本項目的收益包括使用者付費、政府可行性缺口補助及租賃費收入三部分。使用者付費包括停車費收入、充電樁收入和政府車位補貼。租賃費收入包括5900m2方志館及6000m2自營圖書館的出租。
4.2.1 使用者付費
①普通停車費收入:運營期的第一個五年按照每日停放12小時計算,車位滿停率取80%,按單位停車費5元/小時;運營期第二個五年按照每日停放12小時計算,車位滿停率取90%,按單位停車費6元/小時按;運營期的其他年份,按照每日停放12小時考慮,車位滿停率取100%,按單位停車費7元/小時。
②充電樁收入:初步計劃,本項目每充一度電1.21元(0.81元/度電費+0.4元/度服務費),按照車位數量的10%配比安裝充電樁,全部為直流充電樁,其最大充電功率預估為37kW。充電樁需要系數取0.3,日用時數12小時,年運行365天。運營期第一個五年的使用率為60%;運營期第二個五年使用率為75%;運營期的其他年份,使用率按照90%考慮。
③政府車位補貼:根據《西安市公共停車場建設優惠政策》中的相關政策,公共停車場建設的資金補助標準為:地下停車場一律享受20000元/泊位的補助。
4.2.2 政府可行性缺口補助
參照《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指引》(財金〔2015〕21號)文件中的補貼公式,本項目可行性缺口補助公式為:
當年政府可行性缺口補助=當年可用性服務費*70%+當年可用性服務費*30%*績效考核對應的支付比例-當年使用者付費凈收入。
①當年可用性服務費。
當年可用性服務費指項目公司完成本項目工程建設,達到可使用狀態后政府在運營期內按年支付的費用。項目年度可用性服務費采用等額年金公式計算如下:

其中:
A-年度可用性服務費;
P-測算時暫按項目估算投資額,即226589萬元計算;
i-綜合回報率,采用招標時社會資本投標報價中列示的綜合回報率(本次測算暫按6.2%);
n-運營期年限,本項目為18年。
經測算,在不考慮績效考核付費的情況下,在運營期內,項目可用性服務費為2124.2萬元/年,詳情如表2所示。

表2 運營期內項目可用性服務費用表 單位:萬元/年
②使用者付費。
本項目使用者付費包含圖書館經營收入+方志館經營收入+地下停車場停車收入。以上經營收入均指已覆蓋了其經營成本的凈收入部分。
4.2.3 租賃費收入
本項目由政府方自用和社會投資人自主經營兩部分構成,其中政府方自用面積為方志館5900m2,由政府方支付使用服務費;
圖書館承擔部分公共圖書館職能,按文化部等級評估三級(含)以上標準來建設,免費向市民開放,配置主題圖書、主題商業、區域特色文創、休閑娛樂、教育培訓、文化藝術活動等內容,融合書籍,讀書會、講座、音樂、餐飲、影視、植物等多重業態,并定期舉辦培訓講座、文化沙龍、公益展覽等活動。
公共圖書館項目每年人員薪酬,由政府方撥付給項目運營管理公司;圖書館持續經營帶來區域內商業地產資源的租金溢價,圖書館6000平方米為企業投資人自主經營面積,租賃費用運營期的第一個五年按照87元/m2,運營期的第二個五年按照110元/m2,運營期的其他年份按照130元/m2考慮。
按照工程費用降造5%考慮。
基準財務收益率7%。
根據上述參數設置,對本項目收益測算、成本測算及相關評價參數的標定[4],對本項目進行財務分析,25年~30年收費年限,考慮到企業為本項目投資主體,得出企業財務分析主要指標結果見表3。

表3 評價指標表
從表中指標數據可以看出,企業財務內部收益率高于7%,財務效益良好。
根據PPP項目實施方案中的投資測算及投資財務評價,從表2可以看出,采用18年運營期時,本項目企業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為7.05%;財務凈現值為1512.01萬元,大于零;靜態投資回收期15.39年小于評價年限。因此,采用18年運營期時,資本金能達到期望盈利能力[5]。項目有較好的盈利能力。
進入新世紀,文化已成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考量,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越來越表現為相互間文化的碰撞與交流,加強文化建設已經成為大勢所趨。我國目前正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加快文化建設、提升文化品味,已經不僅僅是某個地區或者某部分人的要求,已然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追求。而公共圖書館作為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社會公益性文化服務機構,以其收藏的文獻資料學科齊全、品種豐富、類型多樣,可以滿足社會各個階層、各個年齡段、各種興趣的人群需求的特點,吸引著大量對科學文化知識渴求的人們,對社會文化事業的構建以及個人自身文化素質的構建正起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本項目建設順勢而為,順應民意,是一項民生工程。建成后,將惠及廣大市民,可以向讀者提供最新、最優秀的文化資源,積極營造閱讀文化氛圍,為人們多讀書、精讀書、讀好書提供了便利條件。對于提升個人素養,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靈,促進全民學習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與之配套建設的地下公共停車場,還解決了前來參觀、學習、旅游等市民的“停車難”問題。
因此,本項目建設必要可行,能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
通過對某城市公共圖書館建設PPP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可得:
①針對不同類型的PPP投資建設項目,其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中分析的因素也不同,但分析方法大致相同,均應重點進行投資風險分析、財務評價分析以及經濟效益分析。
②PPP項目具有良好的財務效益,才能為建設項目籌集資金、銀行貸款、工程設計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依據,使參與投資企業避免建設項目的投資風險。
③公共圖書館向全社會免費開放,是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徑,通過新型實體書店的建設,打造城市的人文地標,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環境、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和打造豐富的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義,全面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
④本項目建設是可行的,商業模式是適宜的。項目建成后,將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顯著的社會效益,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