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銳
【摘 要】目的:分析階段式康復護理用于顱腦外傷病人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60例顱腦外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計數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方式,觀察組給予階段式康復護理方式,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神經功能恢復情況及護理后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神經功能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損傷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上下肢運動功能評分較對照組顯著提高(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較對照組低(P<0.05),觀察組患者恢復期康復訓練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階段式康復護理對顱腦外傷病人的干預效果顯著,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關鍵詞】階段式康復護理;顱腦外傷;運動功能;神經功能損傷程度;并發癥發生率;康復訓練依從性
Effect evaluation of stag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trauma
MIN Rui
Neiji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Neijiang, Sichuan 641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tag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trauma.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traum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September 2021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stag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recovery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fter nursing.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nursing(P>0.05). After nursing, the degree of neurological inju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motor function score of upper and lower limb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compliance rate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Key?Words】stag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raniocerebral trauma; motor function; degree of neurological injury;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compliance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顱腦損傷是臨床常見創傷性疾病,隨著社會發展,從近年來臨床接診情況可以了解到,顱腦外傷的患者數量逐漸增多,該疾病病情進展較快,若不及時搶救,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臨床常見的治療方式為開顱手術治療,能有效對患者進行顱腦減壓,其治療效果顯著[1],但術后患者也因神經功能損傷嚴重,需要長期的康復訓練,幫助其恢復神經功能,提高其生活及運動能力,并預防其并發癥的發生。常規護理效果并不理想,臨床在不斷地研究探尋中發現階段式康復護理更加具有針對性[2-3],本文將對階段式康復護理,對顱腦外傷患者神經功能、肢體功能的護理效果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60例顱腦外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計數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18歲~56歲,平均年齡(38.26±2.54)歲;觀察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齡19歲~54歲,平均年齡(38.32±2.49)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對比。
納入標準:(1)既往無其他顱腦疾病史及外傷史;(2)無其他大型手術史;(3)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排除標準:(1)合并精神障礙及凝血功能障礙;(2)合并惡性腫瘤及免疫系統疾病;(3)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給予患者抗感染治療,境地其顱內壓,保護腦組織。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患者階段式康復護理,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腦水腫期”、“病情穩定期”、“恢復期”,具體護理方案如下:(1)腦水腫其護理:患者術后腦水腫未消退,沒有恢復自主意識,翻身、肢體活動等簡單生活無法自行完成,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定時更換體位,每 隔2h~3h為患者翻一次身,24h不可間斷,翻身后,幫患者按摩受力部位,防止壓瘡發生。同時要為患者做四肢被動鍛煉,上肢包括各個關節的屈伸、內旋外展等功能鍛煉,鍛煉關節由近心端到遠心端,運動量逐漸增大,為患者上下肢擺放正確的功能位,即上肢伸展位40°、內旋15°、肩外展50°,伸展各手指關節;下肢取屈曲位,踝關節取中立位擺放;背曲90°,髖關節及膝關節均外伸。護理人員每2h為患者更換一次體位,按摩四肢肌肉,尤其是下肢肌肉,避免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同時指導家屬協助翻身及肢體功能鍛煉,促進患者康復。(2)病情穩定階段護理:患者逐漸意識清晰,能夠與護理人員及家屬等進行溝通交流,但因病情原因,肢體活動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礙,患者心理壓力較大,容易產生負面情緒。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交流,使其了解該疾病的進展過程,治療方式及平時注意事項,緩解患者及家屬焦慮的心情,并對其提出的疑問進行解答,溝通答疑過程中護理人員要有耐心,語氣溫和,給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加強患者治療及康復的依從性,增加其治愈的信心,提高其康復效果。病情穩定期的患者要加強按摩護理,尤其是患者患側的肢體及背部,護理人員指導家屬正確規范的按摩手法,以更加有效地促進患者肢體血液循環及肌肉代謝功能,防止其肌肉萎縮。同時醫護人員還可對患者進行針灸等刺激療法,促進患者肢體功能恢復。另外,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病情,與家屬一起鼓勵患者進行床上簡單地自主鍛煉,如翻身,起坐等。(3)恢復期護理:恢復期患者可以進行一些簡單自主運動,生活自主能力在逐漸恢復,護理人員可對其進行穿脫衣物、進食及衛生清潔等訓練,鼓勵患者下床行走、上下樓梯及轉移桌椅等鍛煉,根據患者恢復情況每日訓練3次~5次,能有效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在患者進行基本訓練的同時,護理人員及家屬要隨時陪同,注意觀察患者心率、呼吸及面色等,如有異常,立即停止,進行休息。
1.3 觀察指標
(1)觀察患者護理前后神經功能恢復情況,采用腦卒中量表(NIHSS)進行神經功能損傷程度的評分,0分~42分,分值越高,損傷程度越嚴重;采用運動功能評分法(Fugl-Meyer)對患者上下肢運動功能進行測評,上肢0分~66分,下肢0分~34分,分值與患者運動功能呈正相關。(2)觀察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顱腦外傷患者常見的并發癥有肺炎、下肢深靜脈血栓、壓瘡、泌尿系統感染、關節變形等。(3)觀察患者恢復期康復訓練的依從性,完全依從:患者積極進行康復訓練,無需他人提醒;部分依從:患者大部分訓練可自行完成,偶爾需要他人督促;不依從:患者抗拒康復訓練,對他人督促視而不見。依從率=(完全依從+部分依從)/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患者護理前后神經功能恢復情況
護理前兩組患者神經功能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損傷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上下肢運動功能評分較對照組顯著提高(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較對照組低(P<0.05),見表2。

2.3 比較兩組患者恢復期康復訓練的依從性
觀察組患者恢復期康復訓練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顱腦外傷是神經外科常見的疾病,患者的神經功能通常會受到一定損傷,醫護人員對該類患者除了要進行緊急搶救外,還要對患者后期的康復非常重視,患者恢復期的康復訓練至關重要。本研究結果顯示,通過不同的護理方式,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損傷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上下肢運動功能評分較對照組顯著提高(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較對照組低(P<0.05),觀察組患者恢復期康復訓練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階段式護理能有效提高患者訓練的依從性,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對患者的康復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生活質量也得到明顯改善,對臨床的推廣及探究具有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東玲,劉雪平.階段式康復護理模式對顱腦外傷患者術后康復效果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4):2.
[2] 梁亞楠.階段式康復護理對顱腦外傷患者認知功能、鼻飼并發癥及感染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1):2.
[3] 徐燕.優質護理在腦血管畸形出血患者康復中的應用效果探析[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9,26(5):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