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 要】目的:探究運動康復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將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入選的60例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并根據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觀察組采用運動康復護理方式。比較兩組心功能指標、生活質量、運動耐量、Barthel評分和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運動耐量高于對照組,Barthel 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運動功能、自我認同、社會功能、睡眠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SBP、HR、DBP低于對照組,觀察組LVEF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針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運動康復干預方式,可以提高患者運動耐量,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患者運功功能和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運動康復;慢性心力衰竭;影響
Discussion on the effect of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o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ZHANG Jing
Jiangsu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Jiangsu 21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on improving the effect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Sixty patients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9 to June 2021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method,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dopts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s sport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methods. Compare the two groups of cardiac function indicators, quality of life, exercise tolerance, Barthel score and patient care satisfaction.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nursing, the exercise toleranc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Barthel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motor function, self-identification, social function, and sleep quality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SBP, HR, and DBP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VEF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aking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s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exercise toleranc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patient’s motor funct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Words】exercise rehabilitation; chronic heart failure; impact
慢性心力衰竭多發生在老年群體中,主要是由于患者心臟不能搏出,無法為身體組織代謝提供足夠的血液,從而導致患者出現相應的癥狀[1]。據相關研究顯示,慢性心力衰竭在臨床中發病率已達到0.9%,其中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患者,主要表現為失眠乏力、心悸、肺水腫等。對于該病需要采取藥物進行控制,并結合有效的護理方法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促進患者心功能恢復[2]。本研究對60例患者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入選的60例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并根據隨機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56歲~79歲,平均年齡(65.02±1.02)歲。觀察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57歲~79歲,平均年齡(66.30±2.4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采用運動康復護理方法:(1)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的運動康復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指導技能,使護理人員能夠對患者病情以及心功能進行評估,并制定科學有效的運動康復計劃。(2)患者入院之后,醫護人員需要加強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評估,在患者入院1至2天內,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在床上進行活動,并協助患者翻身。在患者入院3至4天后,護理人員要引導患者進行關節活動,包括踝關節、膝關節,通過身軀外旋、伸縮等方式進行運動。在患者入院5至7天后,指導患者開展床上拓展的活動,如胸部擴展、腿部運動等,在患者入院8天~9天之后,指導患者坐在椅子上進行相關的運動和鍛煉。在患者入院10天之后,可以讓患者進行體操鍛煉,以及頸部、肩部活動,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引導患者進行爬行樓梯。此外可引導患者采用坐式八段錦方法進行健身鍛煉。首先,患者要閉目冥心,消除心中雜念,上下牙齒向叩,并以兩手十指相插,抱住后腦,呼吸9次,然后將兩手放在兩耳處,左右彈擊24次,呼吸一口氣,然后閉氣、呼吸,兩手相互搓,直到發熱為止,反復一邊摩擦,一邊呼吸,反復26次。同時要求護理人員協助患者進行六分鐘步行實驗,患者坐在椅子上休息十分鐘,測量患者血壓和脈搏,然后要求患者開始行走,并記錄患者行走時間。在行走過程中,護理人員可以伴隨患者同行,但不要和患者講話,直到實驗結束,記錄患者步行時間和距離,測量患者血壓和心率,每天早晚訓練一次。(5)心理護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很容易出現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使其能夠積極面對疾病。對于出現嚴重負面情緒的患者,要采取針對性措施給予疏導,避免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心功能指標、生活質量、運動耐量、Barthel 評分和患者護理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6.67%,高于對照組80.00%(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運動耐量、Barthel 評分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運動耐量高于對照組,Barthel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比較兩組患者生活質量
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比較兩組心功能指標
觀察組患者心功能指標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心力衰竭是由于患者心血管疾病所導致的,該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影響。在傳統護理中強調限制患者體力活動,要求患者靜養,這也導致患者運動耐力下降,甚至引發患者骨骼肌萎縮,出現血塞并發癥。有相關研究表明,通過對心力衰竭穩定期患者采取運動康復訓練,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3]。根據患者病情,制定科學合理的運動計劃,并由專業的康復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活動,通過有規律的運動,可以減少患者左心室收縮參數,改善患者運動功能。近些年護理人員通過對心力衰竭患者進行照顧和教育,并通過系統管理,可以提高患者依從性,并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在指導患者運動中嚴格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先從床上進行肢體活動,并過渡到床下小范圍的活動,最后,引導患者擴大范圍運動,經過一系列的運動指導,可以有效提高患者運動功能[4]。另外,護理人員需要對其開展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以改善患者心理狀態,讓患者積極接受治療,這樣也能夠控制患者病情,增強治療效果。通過運動康復還可以降低各種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運動耐力,改善患者心功能。
綜上所述,針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運動康復干預方式,可以提高患者運動耐量,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患者運功功能和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宋孝朋.運動康復護理模式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生活質量的改善作用[J].醫學美學美容,2020,29(5):143-144.
[2] 黃丹霞.運動康復配合飲食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運動耐力及心電圖指標的改善作用研究[J].保健文匯,2021,22(7):269-270.
[3] 董輝.運動康復護理對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14):241-242.
[4] 何友燕,宗俊杰,展召勇.運動康復配合飲食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運動耐力及心電圖指標的改善作用[J].養生保健指南,2018(3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