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偉文
(合浦縣畜牧技術推廣中心 536199)
多殺巴氏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菌,能感染家禽、豬、牛、羊等多種動物,其中,牛、羊感染多殺巴氏桿菌通常表現為出血性敗血癥,家禽感染可引起禽霍亂,豬感染可引起豬肺疫,成為危害畜牧行業的病原之一[1]。本研究以廣西某養殖場出現呼吸道癥狀的病牛為研究對象,采集肺臟組織,采用細菌的分離培養、多殺性巴氏桿菌特異性基因kmt擴增、血清型擴增鑒定、毒力基因(轉鐵蛋白tbpA、編碼4型菌毛基因ptfA、血紅色獲得受體hasR、脂蛋白plpE、外膜蛋白ompH)的擴增、藥敏試驗、致病性試驗等方法對細菌特性進行研究,旨在了解該牛呼吸道病例病原種類的確定及病原的致病機理,為該病的防控、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礎。
2021年7月,病料來源于廣西某養牛場送檢的肺臟組織。據主訴,該病例臨床癥狀表現為咳嗽、流鼻涕;剖檢發現肺出血、水腫;腸道黏膜充血等癥狀。
6~8周齡、體重為22g左右的健康昆明鼠10只,購自廣西中醫藥大學。
PCR儀、凝膠成像系統,購自Bio-rad公司;細菌DNA提取試劑盒、2×Taq MasterMix等,均購自北京康為世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藥敏紙片,購自杭州濱和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
特異性基因kmt引物、5種莢膜血清型引物(A/B/D/E/F型)、5種毒力相關基因(tbpA、ptfA、hasR、plpE、ompH)引物參照吳翠蘭、馬曉菁、何傳雨等文獻[2-4]的引物序列,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無菌采取病料組織劃線接種于血平板瓊脂培養基上,37℃培養24~48h觀察,記錄情況。挑取單個菌落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
用細菌基因組DNA試劑盒提取分離株基因組DNA,以該DNA為模板,用多殺巴氏桿菌特異性基因kmt引物、5種莢膜血清型引物(A/B/D/E/F型)、5種毒力相關基因(tbpA、ptfA、hasR、plpE、ompH)進行PCR擴增鑒定。擴增程序為:95℃預變性5min;然后進行30個循環95℃變性1min、50℃~60℃退火1min、72℃延伸1min 30s;最后再進行72℃延伸10min。擴增結束后,取7μL的PCR產物在1.5%的凝膠瓊脂糖上進行電泳,觀察電泳結果。
選取多粘菌素、頭孢拉定、新霉素、四環素、氧氟沙星、環丙沙星、氟苯尼考、頭孢曲松、強力霉素、慶大霉素、阿奇霉素、頭孢氨芐、頭孢噻肟、青霉素等14種藥物進行測定分離株的耐藥情況。
在無菌的操作下,5只試驗組小鼠按劑量為0.2mL/只腹腔注射純培養菌,另5只對照組則按劑量為0.2mL/只腹腔注射生理鹽水。觀察記錄小鼠的精神狀態和死亡時間等。
將肺病料接種于血瓊脂平板置于37℃培養24~48h后,平板上生長有露珠樣、透明、不溶血中等大小的菌落,挑取單個菌落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觀察到革蘭氏陰性短桿菌。
將多殺巴氏桿菌特異性基因kmt引物進行PCR擴增、電泳后,結果顯示,可擴出目的條帶大小為456 bp的基因片段(圖1),說明該分離株為多殺巴氏桿菌。
用5種莢膜血清型引物(A/B/D/E/F型)進行PCR擴增鑒定莢膜血清型,結果顯示,只有A型能擴增出條帶大小為1048 bp片段(圖1)。
用5種毒力相關基因(tbpA、ptfA、hasR、plpE、ompH)進行PCR擴增鑒定,結果顯示只有ptfA、plpE、ompH毒力基因擴增出與之相符的目的條帶,目的條帶大小分別為488 bp、1000 bp、438 bp(圖1)。對目的條帶進行切膠、回收、連接、轉化、測序,測序結果經BLAST驗證,該分離株含有ptfA、plpE、ompH這3個毒力基因。

圖1 PCR結果
藥敏結果檢測顯示,該分離株對頭孢噻肟、頭孢曲松、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敏感,對頭孢氨芐、頭孢拉定、強力霉素、慶大霉素等中敏;對多粘菌素、新霉素、四環素、氟苯尼考、阿奇霉素、青霉素耐藥,見表1。

表1 藥敏試驗結果
試驗組小鼠在接種后3h開始出現精神沉郁、運動減少;接種6h后小鼠運動遲鈍;接種24h內小鼠全部死亡。剖開發現肺臟、脾臟腫大、出血,并從中分離到革蘭氏陰性菌,經PCR驗證,該菌與所注射的菌一致。而對照小鼠連續觀察5d,未發現異常。結果表明,該分離株具有很強的致病性。
多殺巴氏桿菌是一種條件性致病菌,廣泛存在于動物上呼吸道黏膜,當動物機體抵抗力水平下降,易導致病原體的侵入,進而使動物致病。根據莢膜血清型可將多殺巴氏桿菌分為5個血清型,即A、B、D、E、F型,不同的莢膜血清型引發的臨床癥狀有所不同[5]。經過PCR驗證,本次研究從牛肺中分離出1株A型多殺巴氏桿菌,符合國內多地報道的牛源多殺巴氏桿菌流行血清型[6-9]。
藥物敏感性試驗結果顯示,該A型多殺巴氏桿菌分離株對頭孢噻肟、頭孢曲松、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敏感,對頭孢氨芐、頭孢拉定、強力霉素、慶大霉素等中敏;對多粘菌素、新霉素、四環素、氟苯尼考、阿奇霉素、青霉素耐藥。結果表明,該分離株存在耐藥性。吳同壘[10]對河北分離株進行藥敏試驗,結果顯示,分離株對大多數藥物敏感,但對復方新諾明、磺胺間甲氧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和林可霉素耐藥較高,達到80%以上。杜英立等[6]對廣西株進行藥敏試驗,結果顯示,分離株對阿米卡星、卡那霉素、諾氟沙星敏感,對氟苯尼考、丁胺卡那、頭孢曲松、慶大霉素、四環素中敏,對鏈霉素、紅霉素、環丙沙星、青霉素耐藥。由此可見,不同地區分離的菌株,細菌的耐藥程度有所差異,因此,應在藥敏試驗結果的指導下合理用藥,避免盲目用藥。
本研究還對該分離株進行致病性試驗,結果表明,該A型多殺巴氏桿菌廣西分離株具有很強的致病性。多殺巴氏桿菌的毒力因子很多,例如黏附素相關因子在細菌黏附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莢膜多糖,具有抗吞噬、抗溶菌酶等作用;外膜蛋白在菌體對宿主感染和致病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4]。本研究對5種毒力基因tbpA、ptfA、hasR、plpE、ompH進行檢測,結果顯示ptfA、plpE、ompH這3個基因能檢測出來,這些結果與馬曉菁[3]、何傳雨[4]等報道一致。Ewers等報道86.9%的多殺巴氏桿菌中隱含黏附有關的基因ptfA等[11]。ptfA菌毛是革蘭氏陰性菌黏附宿主上皮組織細胞表面的重要毒力因子,具有黏附作用,其表達的蛋白質的免疫厡性已被證實,該基因的研究成為研究多殺巴氏桿菌的熱點基因。plpE為多殺巴氏桿菌脂蛋白E,該蛋白具有高度的免疫厡性。ompH是多殺巴氏桿菌的外膜蛋白中的孔蛋白,作為研制疫苗的一種抗原蛋白[12]。目前我國預防的多殺巴氏桿菌苗主要是B型滅活疫苗,而目前國內頻繁發生的主要是A型流行株,各血清型之間的交叉保護低,對多殺巴氏桿菌毒力因子研究為研制疫苗奠定基礎。
參看文獻
[1] 魏詩謠, 王麗揚, 張信軍, 等.3株羊源D型多殺性巴氏桿菌的生物學特性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農業與生命科學版), 2021, 42(4): 12-17.
[2] 吳翠蘭, 劉琰, 李軍, 等. D型多殺性巴氏桿菌和綿羊肺炎支原體引起山羊的混合感染[J].動物醫學進展, 2020, 41(3):57-61.
[3] 馬曉菁. 致犢牛肺炎多殺性巴氏桿菌的分離鑒定及部分生物學特性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學, 2010.
[4] 何傳雨. 牛源多殺性巴氏桿菌莢膜和毒力相關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D].石河子:石河子大學, 2011.
[5] 王喜, 元正菊, 張信艷, 等.雞源多殺性巴氏桿菌的分離鑒定及生物學特性分析[J].中國獸醫科學, 2021,51(11):1411-1419..
[6] 杜英立, 吳翠蘭, 陸震, 等.牛A型多殺巴氏桿菌的分離鑒定[J].今日畜牧獸醫, 2021, 37(6): 5-6.
[7] 何泊寧, 周金玲, 赫鳴睿, 等.牛源A型多殺性巴氏桿菌的分離鑒定及毒力基因檢測[J].中國獸醫科學, 2019, 49(8):1042-1047.
[8] 張貴剛, 徐麗媛, 黃海碧, 等.一株肉牛A型多殺性巴氏桿菌的分離與鑒定[J].中國動物傳染病學報, 2019, 27(5): 86-90.
[9] 劉朋, 陳萌, 程子龍, 等.奶牛莢膜血清A型巴氏桿菌的分離鑒定及致病性[J].中國獸醫學報, 2018, 38(8): 1548-1552.
[10] 吳同壘, 于秀建, 李巧玲, 等.肉牛多殺性巴氏桿菌的分離鑒定及藥敏分析[J].中國獸醫學報, 2019, 39(9): 1728-1734.
[11] Ewers C , Antina Lübke-Becker, Bethe A , et al.. Virulence genotype of Pasteurella multocida strains isolated from different hosts with various disease status[J]. Vet Microbiol, 2006, 114(3-4):304-317.
[12] 蔡廣強.多殺性巴氏桿菌毒力因子研究進展[J].上海畜牧獸醫通訊, 2013(6):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