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緒軍
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審核工作的目的在于,對中國新聞獎的申報材料做一次全面審讀,為評委會優(yōu)中選優(yōu)把好關、當好參謀。截至今年進行的第32屆中國新聞獎評選,這項工作已經連續(xù)開展了九年。
本年度,中國新聞獎評獎辦公室共收到1244件參評作品,文字總量約270萬字、音視頻總時長14672分鐘。審核委員會以“堅持標準,有根有據(jù);一字一句,一分一秒;只辨是非,不論優(yōu)劣;暢所欲言,充分討論”為原則,審核了每件作品。
經過小組審核、小組長和主任聯(lián)席會議復核以及兩次主任會議審議,本屆審核委員會共認定501件作品存在990處各類差錯,有差錯的作品占申報作品總數(shù)的40%。
本文選編了部分審核意見,以供新聞界同行借鑒。
例1
【原文摘錄】在1997年春村民悉數(shù)搬下山后,董春法將軟朝村改名為金橋村。
【審核意見】有違相關法規(guī),個人沒有權力更改村名。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名管理條例》規(guī)定:“地名應當保持相對穩(wěn)定。未經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決定對地名進行命名、更名。”民政部頒布的《地名管理條例實施細則》,規(guī)定了地名命名和更名的審批權限和程序。據(jù)了解,該地區(qū)更名經過法定程序,但報道表述有誤,造成誤讀。
例2
【原文摘錄】“國內統(tǒng)一刊號”“CN 41—0001”“郵發(fā)代號:35—1”。
【審核意見】申報“新聞編排”類獎項的報紙版面,版權信息標示不符合國家標準《中國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GB/T 9999—2001)有關規(guī)定。根據(jù)《中國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有關規(guī)定,“國內統(tǒng)一刊號”應為“國內統(tǒng)一連續(xù)出版物號”;“CN 41—0001”,一字線應為半字線,即“CN 41-0001”;“郵發(fā)代號:35—1”一字線應為半字線,即“郵發(fā)代號:35-1”。
包括新聞要素以及有關的歷史、背景、數(shù)據(jù)、解釋性材料等,存在不正確、不準確等情形;行文不符合常規(guī)邏輯以及事實交代不清、文不對題、表述有歧義等情況。但被采訪對象口述實錄、原文直接引用、部分有說明的情況除外。對事實性差錯的判斷,以有關部門、單位、專業(yè)人士提供的證據(jù)、證言或權威資料為準。
例3
【原文摘錄】2020年1月1日下午6時左右,記者突破重重關卡,進入礦區(qū)采訪。
【審核意見】事實性差錯。從行文內容來看,“2020年1月1日”應為“2021年1月1日”。
例4
【原文摘錄】正如孫中山所說,“此皆光復會新舊部人之力,其功表見于天下”。
【審核意見】直接引語不準確,屬于事實性差錯。孫中山原話為:“光復會有徐錫麟之殺恩銘,熊成基之襲安慶,近者攻上海,復浙江,下金陵,則光復會新舊部人皆與有力,其功表見于天下。”
例5
【原文摘錄】上集1:50'中文字幕“杭州 莫干山”
【審核意見】事實性差錯:莫干山在浙江湖州,不屬杭州。
例6
【原文摘錄】作品首頁首屏字幕:母子3人暴雨中被困車內
首頁首屏作品標題:河南鄭州,祖孫3人暴雨中被困車內,一群勇士四面八方游了過去!
【審核意見】事實性差錯。同一頁面上下文不統(tǒng)一。
“文字差錯”主要有:語法問題,包括詞序錯亂、成分缺失、指代不明、句式雜糅、歸類有誤等;詞語問題,包括成語使用不規(guī)范、詞語搭配不當、詞語縮略不當、生造詞語、指代不明、數(shù)量單位缺失、前后表述不一致等;用字問題,包括別字、多字落字等,以及中英文混用。
對語言文字差錯的判斷,以國家有關語言文字應用法規(guī)和標準為準。其中,文字應用以《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七版)》為準,使用不準確但不影響文意的,不算錯誤。數(shù)字用法以國家標準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數(shù)字用法》為準。
例7
【原文摘錄】第三集6'40″ 同期字幕:馬齒筧
【審核意見】別字,應為:馬齒莧。
例8
【原文摘錄】18'21″屏幕下方互動滾動字幕“那個金面具能否反應出當時的冶煉能力”
【審核意見】文字差錯。“反應”應為“反映”。
例9
【原文摘錄】一天,看著馱在馬背上的儀器,吳天一腦子里靈光一閃,想起白求恩設計的“盧溝橋”藥駝子,便給心電圖、血氧、超聲等儀器量身打造了一個個木箱和木架,馱在牦牛背上又好裝又好卸。
【審核意見】文字差錯。“駝”應為“馱”。
例10
【原文摘錄】人工智能的概念自1956年提出,至今已經發(fā)展60多年,2016年AlphaGo(人工智能圍棋機器人)戰(zhàn)勝世界冠軍李世石后,人工智能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世界各國進軍向人工智能進軍,技術研究和行業(yè)應用已經滲透到社會和產業(yè)的多個領域。
【審核意見】多字,前一個“進軍”應該刪除。
例11
【原文摘錄】也奠定了吉林在我國農業(yè)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審核意見】“占有”多余。
例12
【原文摘錄】期間,我市群眾安全感連續(xù)三年攀升至98%以上。
【審核意見】用詞錯誤。“期間”應為“其間”。
例13
【原文摘錄】年過八旬以后
【審核意見】語義重復。
例14
【原文摘錄】明確實事項目。
【審核意見】文字差錯。“實事”應為“實施”。
此外,還有兩個常見的文字類錯誤。
一是結構助詞“的、地、得”的誤用。審核委員經過討論一致認為,在國家有關部門沒有明確取消這三個字使用的區(qū)別之前,新聞媒體和新聞工作者應當遵守國家語言文字使用相關規(guī)則。
二是中外文混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一條規(guī)定:“漢語文出版物應當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guī)范和標準。漢語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國語言文字的,應當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釋。”目前,大量的英文縮寫進入漢語文出版物,媒體上經常不加注釋。本屆審核委員會討論明確了評判原則:對常見的、受眾能理解的,不作為問題;不常見的、新出現(xiàn)的,應當加必要的漢語注釋。
例15
【原文摘錄】視頻字幕:0'26″處:長的挺漂亮
【審核意見】結構助詞誤用。“的”應為“得”。
例16
【原文摘錄】如克亞木·麥提賽地至今還清晰的記得。
【審核意見】結構助詞使用有誤。
例17
【原文摘錄】上市公司安踏體育(02020)在2019公司財報中披露,該公司于2019年成為BCI會員,系成為首家加入BCI的中國體育用品公司。
【審核意見】中英文混用。BCI為Better Cotton Initiative的首字母縮寫,應加漢語注釋:良好棉花發(fā)展協(xié)會。
例18
【原文摘錄】標題《RCEP來了》
【審核意見】RCEP 為英文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的首字母縮寫,中文意思是“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定”,廣播新聞的標題不應該直接使用英文字母縮寫。
標點符號的使用以國家標準GB/T 15834-2011《標點符號用法》為準。
例19
【原文摘錄】楊振寧在“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上發(fā)言說:“別的文化,如印度文化,別的政治體制,如巴西的“民主”,都沒有中國文化的韌性,也沒有中國共產黨的組織能力,所以他們不能在一窮二白的時代發(fā)展出“兩彈一星”,都不能在20年內創(chuàng)造出經濟起飛、都不能使城鎮(zhèn)居民文盲率降到5%以下……我們有理由相信,中華文化的特點和中國共產黨的組織能力也能夠幫助中華民族解決目前的復雜的問題。”
【審核意見】標點符號錯誤,引文中的雙引號應為單引號。
例20
【原文摘錄】“特種通信產品”、“高端通信產品”、“物聯(lián)網與智能化”等(便捷起見,本文統(tǒng)一稱為“專網通信業(yè)務”)
【審核意見】“特種通信產品”、“高端通信產品”、“物聯(lián)網與智能化”,標點符號使用不規(guī)范,三個引號應刪除;若保留引號,兩個頓號應刪除。
例21
【原文摘錄】她再次來到海南,瓊海市長坡鎮(zhèn)青葛赤土村。
【審核意見】多了“,”。
此類錯誤在語法、文字等方面都沒有什么問題,但其表達的意思是不準確的,或者是容易引發(fā)歧義的。
例22
【原文摘錄】4'0 7″處,(解說):大家圍坐在一起,聆聽王書茂分享他在北京接受授勛的過程,并向潭門漁民轉達了總書記對他們的牽掛。
【審核意見】語法結構混亂,主語中途變更,表述不清晰。
例23
【原文摘錄】第二集9'09″處,音響:我是范梁騰,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消防員,就在今天我光榮地成為一名預備黨員,3秒鐘后我陷入了迷茫。
【審核意見】音響沒有語境體現(xiàn),僅從聲音上聽“迷茫”兩字極易產生歧義。
例24
【原文摘錄】據(jù)《2020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lián)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通過互聯(lián)網進行粉絲應援已成為未成年網民的社交休閑娛樂活動。
【審核意見】表述不完整,應為“已成為未成年網民的主要社交休閑娛樂活動”,或“已成為未成年網民的重要社交休閑娛樂活動之一”。
例25
【原文摘錄】沒承想,2011年大呂村 “爆炸西瓜” 事件轟動全國,也重創(chuàng)了大呂村的種植業(yè)。
【審核意見】未對事件作交代,事實不清。
例26
【原文摘錄】特別是改革后,各地包括縣市級都形成了綜合農業(yè)執(zhí)法部門。
【審核意見】表述不當。“改革開放后”是一個明確的時間概念,不清楚這里的“改革后”指的是什么時間概念。
這類錯誤主要指記者或主持人的發(fā)音錯誤、表述錯誤,字幕文字差錯或欠規(guī)范,以及音頻作品的現(xiàn)場音響、視頻作品現(xiàn)場音響和畫面質量存在明顯瑕疵。對這類錯誤的判斷,以媒體播出規(guī)范為準,同時綜合考慮作品內容、呈現(xiàn)和采攝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
例27
【原文摘錄】代表作1、代表作2、代表作3訪談烈士親人時,人物身份字幕對人物身份的表述不一致,有的在烈士姓名前加了“烈士”二字,有的則沒有加。
【審核意見】作為系列報道中的各集,人物身份字幕的文字表述應該一致。
例28
【原文摘錄】主持人:德行天下,愛傳萬家。……今年是全國第八屆道德模范評選表彰之年,道德模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格化身和典型代表。
【審核意見】主特人的吐字發(fā)聲存在問題,在說節(jié)目宣傳語 “德行天下”時吞音吃字;“身”(shen)發(fā)音sheng。
這一類差錯主要涉及廣播電視和新媒體作品,在制作和播出環(huán)節(jié)上不符合專業(yè)要求。
例29
【原文摘錄】12'00″至12'07″記者連線出鏡時,畫面切換到鐵道全景后,才疊加記者名字字幕。
【審核意見】字幕切換失誤。
例30
【原文摘錄】作品3'47″至3'49″,畫面主體模糊、色溫不正常。
【審核意見】攝像記者沒注意把握色溫平衡,鏡頭聚焦不準,因此拍出來的畫面質量較差。
例31
【原文摘錄】1'00″至1'10″
城西區(qū)賈小農貿市場負責人:現(xiàn)在用不了。
記者:怎么了這個?
城西區(qū)賈小農貿市場負責人:以前能檢,現(xiàn)在機子壞了。以前我們檢測,現(xiàn)在機子壞了。
【審核意見】城西區(qū)賈小農貿市場負責人聲畫不同步。
不符合“評選辦法”“評選范圍”“評選項目”等參評作品基本要求條款。
例32
【原文摘錄】整個作品
【審核意見】全篇以醫(yī)護人員、廚師、司機、民警、教師的訪談穿插結構,無故事、無情節(jié)、無細節(jié),不符合紀錄片的基本要求。
例33
【原文摘錄】整個作品
【審核意見】背景音樂較強,影響播音員的解說效果。文學性的描寫過多,有評無論,加之抒情化的播音,不符合廣播評論的體例。
本屆審核中還有其他四個需要關注的問題,對參評帶來一定影響。一是個別電子版本與紙質版本內容不相符合。例如,有單位報送了記者手中的電子版,與經編輯修改的刊發(fā)版本不一致。二是個別電視作品不帶播出臺標。雖然評選辦法沒有對電視作品加臺標作明確規(guī)定,但審核委員、評委認為參評作品應帶臺標,沒臺標的作品在同等條件下不占優(yōu)勢,在公示中無臺標作品易引發(fā)不同意見。三是一部分新媒體作品無法查看到內容。例如,有的作品二維碼無法打開,有的作品掃描二維碼后提示欠費等,此類作品未進入定評環(huán)節(jié)。四是少數(shù)文字作品篇幅較長。例如,最長的1篇文字系列報道總字數(shù)21萬字,3篇代表作19萬字。今年對參評作品雖不限字數(shù)、時長,但中國新聞獎評獎還是倡導短、實、新的標準,篇幅冗長不是中國新聞獎倡導和鼓勵的方向。
還有作品新聞性不強,缺乏具體的新聞要素,不能稱之為新聞作品。比如,有的單位報黨史知識競答題,有的單位報政論節(jié)目或一組闡釋解讀黨史問題的系列文章。參評的報紙版面也明顯缺乏新聞性。此外,電視作品中,“情景再現(xiàn)”也屢見不鮮。更有甚者,冠以“新聞紀錄片”之名的整個作品的大部分畫面都是“情景再現(xiàn)”,類似于電視劇。
還有的作品視頻或廣告中出現(xiàn)失德或違法藝人的鏡頭,不符合《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關于加強有關廣播電視節(jié)目、影視劇和網絡視聽節(jié)目制作傳播管理的通知》《網絡主播行為規(guī)范》等規(guī)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