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黃梅戲新戲《我的離騷》"/>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謝春陽
“姜家灣村譜《離騷》,青春之歌在繚繞”。文藝創作孕育著時代變革的精神之花,吐露著時代變遷下人民對理想生活的希冀。由張曼君執導的黃梅新戲《我的離騷》2019年初現舞臺, 故事講述了知識青年孟浩平,插隊落戶來到一個叫做姜家灣的偏遠、貧困的小山村,在和鄉親們共同奮斗的日子里,他深深體會到中國農民生存的艱辛,他們的包容、忍讓、善良,以及改變“一窮二白”面貌的強烈愿望;在這里,他經歷了一生中最為刻骨銘心的愛情,但最終因個人理想放棄愛情,離開姜家灣的故事。作品以一種淡定平和而又含蓄熱烈的美學之姿,以真善美的人文關懷,用深刻的主題探索、貼近生活的人物塑造、巧妙的情節設定,既深情回望了一段青春歲月的感人故事, 又不無冷峻地審視了時代前行中平凡小人物的人生芬芳。
真實:主題立意厚重卻不沉重
一代人有一代人記憶深處不可磨滅的故事,當歷史敘事與藝術敘事相互呼應時,引發了觀劇者真切的感動?!段业碾x騷》的創作不是簡單地從知識分子的“下鄉”生活進行描寫,劇作摒棄戲劇舞臺中知識分子矯情苦悶的形象,從宏觀的視角描繪了艱難時代大背景下一群人對生活飽含熱情的積極態度,導演對一段知青青春歲月的回顧,這是一段不經雕飾的歲月,也是刻骨銘心,實現主人公人格蛻變,精神淬煉的青春歲月。主人公孟浩平來到姜家灣,這里的經歷是對他青春歲月的打磨,在“集體與個人”“愛情與事業”的抉擇中,他選擇了奉獻、責任和擔當。
作者為完成戲劇作品的抒情性,在劇作的情節設置上,克服“大團圓式”的結尾,以“孟浩平回城讀書,九香嫁人”帶有悲壯情感色彩的結局進行收尾。二人的訣別是現實的真實寫照。孟浩平雖離開姜家灣,卻將柔情和剛毅永遠留在這里。這樣的結尾不會破壞戲曲本身的完整性,也不會削弱男主人自身的品質,同時實現主題的升華。編劇在設計孟浩平離開這一結尾時巧妙地運用了“姜爹”遺言這一方式進行化解,讓孟浩平的離開顯得合理且有“人”味。孟浩平從一個對世事茫然的青年學生,成為一個有著堅定人生理想,肩有擔當的男人。
同時作品在創作時,一定程度上告別了對戲劇藝術與社會歷史的煽情與耽溺,表達了一群人面對人生境遇和生活苦旅中的堅貞,用細膩的筆觸熱烈真情地展現著一代人無私的奉獻、無悔的愛情,無畏的執著。凌紅要離開時的《我們舉杯》場景是一次城市知青在農村苦中作樂的真實展現,可見“城里人”在艱苦的地區經受著身體和精神的雙重“饑餓”。幸運的是他們遇到了一群善良的村民,在村民的保護下,讓他們重新找到了溫暖與希望。也正是這份獨特的偏愛讓孟浩平面對九香送來的雞蛋,村里人送來的臨行“禮物”,顯得無以為報,也讓他甘愿留在姜家灣的動機顯得合情合理。凌紅在回去的時候將自己所剩的物品留給孟浩平這些場景,雖然凌紅離開并且再嫁人,這也是多數知青最終的艱難選擇。圍繞著苦難卻談堅韌,圍繞著抉擇卻談堅守,這無疑是導演想要在創作中跳脫人性探討的主題,跳出人性善惡爭議的牢籠,在小人物中塑造出宏觀的脈絡,重塑高貴奉獻精神的存在和價值。
真情:人物塑造有個性卻不隨性
《我的離騷》的“離騷”是真情與奉獻。劇作中人物形象真實、統一,在時代的大背景下呈現著人性深處點點光輝,裹挾了編劇內心深處“即使沒有月亮,心也是明亮的”最質樸的浪漫。首先該戲劇作品對人物的堅韌品質進行了最真實的刻畫,這種精神恰恰是中華民族話語體系人性美的體現?!段业碾x騷》中女性自身獨有的堅韌、細膩被放大,編劇的藝術格調在對時代感的真誠塑造下對女性形象的悲劇命運進行深情的呼喚,同時對她們身上所具有的“大格局”進行了工筆樣式的描摹。戲曲作品中女性形象具有一定的隱喻性,女主人公九香是一位勤勞勇敢的女性,她下田耕種,她走了九十九里路,兩天不吃不喝去救出孟浩平。從九香的行動中可以看出她面對愛情時的自主性,以及九香勤勞的人物品質。同時編劇用特定的舞臺形式暗示著女主人公的命運無論怎樣都無法超越當時社會大環境。鄉親們接孟浩平來鄉的時候,九香第一次出現在舞臺,九香和姜姐同框出現,同時下場,預示九香和姐姐一樣將面臨愛而不得的悲劇命運。九香第二次出現是在戲曲的第二幕集體插秧的時候,“凌紅姐姐就要走了,他怎么不去送她”,一個嬌滴滴的少女形象展現給觀眾,這一形式的舞臺展現暗示了她和孟浩平之間的愛情線即將展開。第三幕九香出現在送雞蛋這一情節,然而在她回去找黑雞時,姜姐“一粒稀飯十粒米,九粒留在郎碗里”的歌唱,看似是姜姐內心的獨白,實為九香內心的真實寫照。身穿紅色外衣的九香對幸福與生活充滿著無限憧憬,熱情活潑的她面對愛情和心愛人的前程時選擇了放手,與孟浩平離別時,九香依舊身穿紅色夾襖。然而這時候的紅色變化為了她青春往事中的離別的神傷,孟浩平和九香的訣別看似悲傷,實則悲壯。
導演塑造孟浩平時不是把他塑造成文縐縐的知識分子的形象,而是一位品行正直、具有探索精神、深受百姓愛戴的進步青年。作為一位知識分子,在特殊的歷史環境下,雖然精神與生活都受到巨大摧殘,他卻得到了九香的悉心照料,他堅信姜家灣會發展起來的、老百姓會通過努力過上好日子。他從剛到姜家灣時的稚氣到離開姜家灣時的成熟,是一步步走向蛻變的。面對凌紅的“背叛”他沒有選擇抱怨,而是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現實、并選擇和現實和解,面對宋干部的錯誤他直言指出、面對九香的愛情他敢于承諾、面對村民的付出他給予無條件的回報。他彷徨過,幫姜老爺卷煙時,孟浩平從口袋里掏出撕得只有半本的《我們向何處去》,可以看出他此時的迷茫,但他堅定《毛選》《離騷》里的精神、在任何時候他都如獲珍寶般對待,這也恰恰是他對自己信仰的外在體現。雖然孟浩平不是大人物,僅僅是一位扎根農村的知青,但在他的人物經歷中看到了一個時代中一群人的落寞和驕傲,與知識青年的無限希冀。
作品在敘事中對次要人物進行剪影式的勾勒,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宋干部吃飯給不夠錢、只吃蒜苔不吃肉,五嬸和宋干部因為飯錢斤斤計較,猴伢去城里賣假老鼠藥被稽查隊逮捕并處罰。處于大時代大背景下的每個人都在通過自己的方式謀求生存,他們雖然帶有農民的思想局限,但他們的基本品質是沒有發生轉變的,當生活條件好轉后以無私回報虧欠下的恩情,姜家灣村民身上的互助互愛、在艱難土地上生存下去的信心顯得更加堅定。這些人物在社會大背景下的舉動和遭遇,正是一個時代集體人物的真實經歷的寫照。
真摯:語言風格通俗卻不庸俗
運用俗語是黃梅戲語言特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的離騷》用“接地氣”的語言,質樸、簡潔地再現了姜家灣的真實生活。首先,編劇創作時運用生活化的語言,拉近了觀眾與演員的距離。孟浩平在介紹自己箱子里書籍的時候,因方言“離騷”二字發音,差點鬧出笑話,從這一語言表達上可以看出孟浩平內心的稚嫩,這個情節的設置和結尾時果斷決絕的孟浩平形象形成鮮明的對比;當孟浩平問九香愿望時,九香一句“白底起小紅花”,表達了物質貧瘠時代,人們最單純的愿望,這一系列人物語言背后正是一代人在艱難環境下不屈精神的真實寫照。除人物語言,戲曲轉場時民謠的巧妙插入,成功塑造了一個靜謐的夏夜場景,一首“蟲兒飛”樸素唱詞的插入,將觀眾拉回到過去,這一系列生活化的場景細節的表達,將視覺景象的線條凸顯得更加深刻, 詩意化的姜家灣,配上靜謐的夏日藍,安詳、寧靜?!笆职亚嘌韥聿逄铩孟褚煌氚酌罪垺?,嬌滴滴的吳儂軟語配合插秧的春景,將農民的夙愿在優美動聽的旋律中表達。
姜姐人物語言在故事里具有推動情節發展、表達人物處境遭遇、代表主要人物內心獨白的作用。“郎啊郎啊郎啊,夜里走路你莫分神,上嶺下坡要當心”、“一碗稀飯十粒米,九粒留在郎碗里”、“情哥哥說走就要走,情妹妹面前怎開口”等貼合人物形象的唱詞,每一段都表達了她真實的人生境遇,姜家灣的貧窮是她悲劇命運的源頭,這也是促成孟浩平想致富姜家灣的重要動機。姜姐的人物獨白除表現其內心世界外還起到巧“密針線”的作用,將戲曲的每一場自然銜接。
劇作除了運用接地氣的俚語,還將詩意化的語言進行通俗化修改,更能起到烘托氣氛的作用。悲情式語言印證孟浩平的成長和農民面對苦難時的堅強。面對凌紅的離去,孟浩平唱道“去看看那一排學校的白楊樹,是否還在晚風中歌吟”的內心波動;面對村民忍饑挨餓,孟浩平發出“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吶喊。當手風琴再次響起,在《我們舉杯》的歌唱聲中送走凌紅,一個時代集體記憶或者說一個時代集體心理,是對一段青春往事的濃縮,一群人在經歷歷練、蛻變許下的一段美好夙愿,“為難忘的昨天,為燦爛的明天,我們來干上一杯”。然而對于孟浩平來說,他也沒有想到面對他的最終是“這是我的那座城市嗎?怎么會變得如此陌生”的感慨,但這也恰恰說明孟浩平此時將自己真正地融入到了姜家灣,振興姜家灣成為使命所趨。在表達農民苦難時,編劇同樣將詩化委婉清新的黃梅戲唱腔加入西北民歌的元素,修水電一部分幾聲爽朗的“嘿呦”展現了一批活躍在祖國大地上的農民的堅韌不屈,通俗化的語境下抒寫了一場農民復興史。
“雙百”方針和“二為”方向的提出,為文化方針提供了總方針、總政策,前者是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方法、途徑。戲劇作品在這一政策的基礎上進行創作時,導致很多戲曲在敘事的過程中存在著一些瑕不掩瑜的創作問題,如在“知青下鄉戲”中也普遍存在的創作思路固化問題?!段业碾x騷》主人公孟浩平過分的無所畏懼、無所不能的英雄主義,和宋干部的爭吵等都過于理想主義;在彰顯下鄉知青作為的時候,使用傳統化的套路,運用了修建水利等基礎設施克服困難、實現主人公價值的辦法。同時,主人公幾乎一帆風順地帶領老百姓達到豐收豐產的目標,這些都是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因此戲劇家在創作時,應尋到它與政治完美融合的契合點,達到戲劇作品的“樂人”和“動人”的“雙豐收”。例如,導演在創作中嘗試加大姜家灣地域風光的展現、增強孟浩平的人物心理活動和性格的轉變、增多故事中的感情戲和姜家灣增產過程中的困難,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戲劇演出過程中的程式化問題。綜上,總體而言《我的離騷》是一部能夠彰顯戲曲精神、值得回味、值得思索的優秀戲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