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約翰·史崔勒基
“約翰,你見過綠海龜嗎?”
“海龜?”
“對,”凱茜說,“海龜的一種。準確來說,是種綠色的大海龜,腳蹼和頭上都長著綠斑。”
“我好像在照片里見過。”我說,“這種海龜怎么了?”
“說起來奇怪,”凱茜說,“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課,就是從一只綠色的大海龜那兒學到的,這堂課教會了我每天該做什么樣的事情。”
“它告訴你什么了?”
“當時我正在夏威夷海灘浮潛,在幾塊巨大的巖石旁邊下潛時看見一只綠色大海龜在我身邊游著。那是我第一次在野外看到海龜,高興瘋了,連忙上浮,漂在水面上觀察它。盡管它看起來游得很慢,我還是跟不上它的速度。我當時穿著蛙鞋,能推動我在水里向前游。我拼命劃水想跟上去,還是離它越來越遠。大概過了十分鐘,它徹底把我甩掉了。
“第二天,我回到同一個地方,看到一群黃黑相間的小魚,和另一只綠海龜。當它往海洋深處游去時,我跟了上去。我再次吃驚地發現,自己還是沒法跟上它。
“后來,我浮在水面上,突然發現,海龜的動作遵循著海水的運動規律。當海浪推向岸邊,與海龜行進方向相反,海龜會浮起來劃水,但僅僅是為了讓自己浮在原地。當海浪向海洋的方向涌起時,它會加快劃水速度,這樣就可以乘著海浪前進了。
“海龜從不與海浪相爭,而是巧妙利用海浪的力量。我之所以無法追上它,就是因為我不顧海水的方向,自始至終都在劃水。一開始,我還能和海龜并駕齊驅,有時候還得放慢速度等等它。但是在反方向的海浪中,我越是用力向前游,就越是感到疲憊。等到海浪前進方向再次與我游泳方向相同時,我卻沒有足夠的精力順勢向前了。隨著海浪一來一去,我越來越疲憊無力。海龜卻始終借助海水的力量,優化自己的效率。這就是它游得比我快的原因。”
“同感,”我微微一笑,“如果你和想做的事不在同一個頻道,你就會浪費許多精力。等你有機會做你想做的事時,你可能已經沒有力氣或時間了。”
“第二天遇見海龜后,我坐在沙灘巾上,把它們寫進日記里。在我的人生中,那些想要消耗我注意力、精力和時間,但與我的PFE(存在價值)并不相關的人、活動和各種事物,就是涌向岸邊的反向海浪。而能幫我成就PFE的人、活動和事物,就是涌向大海的正向海浪。因此,我在反向浪上浪費的時間和精力越多,留給正向浪的時間和精力就越少。一旦想清楚這一點,我看待事物的角度就不一樣了。我開始謹慎選擇‘劃水’的時刻,關注自己‘劃水’的理由。”
(摘自天津人民出版社《世界盡頭的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