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霞,張愛華,張小琴,容新民
(石河子農業科學研究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克瑞森是一個外觀美、品質佳、耐貯運、貨架期長的優良葡萄品種,但是在新疆北疆地區露地栽培存在生長旺、秋季枝條成熟不好,翌春萌芽率低、花芽少等現象[1]。葡萄新梢的旺長會造成同化養分的極大浪費,影響花芽的正常分化和座果,影響果實的品質和早期產量的提高。
節水滴灌在葡萄上的應用是葡萄產業發展的必經之路[2],新疆石河子平均海拔450.8 m,年日照時數2 318~2 732 h,無霜期160 d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40~200 mm,年平均蒸發量1 500~2 400 mm,屬典型的干旱-干涸地區。針對克瑞森葡萄的生長特點,設置了地埋式滴灌、交替式滴灌和大田滴灌三種不同的灌溉方式,并對克瑞森葡萄的灌水次數及灌水量進行調整,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對克瑞森葡萄生長的影響,對制定合理的灌溉措施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3]。
供試品種:克瑞森葡萄,樹齡3 a。
材料:地埋式滴灌帶、普通滴灌帶、水表、游標卡尺、卷尺等。
試驗于2019年3月開始。試驗設置兩種灌溉方式和對照,處理1:地埋式滴灌[4];處理2:交替式滴灌[5];對照(CK):常規滴灌。全生育期灌水量保持一致。
枝條長度:用卷尺進行測量,從5月15日開始調查,每隔20 d調查一次。共調查6次。
第四節粗度增加量:用游標卡尺,從5月15日開始調查,每隔20 d調查一次。共調查6次。
基部粗度:用游標卡尺測量,從5月15日開始調查,每隔20 d調查一次。共調查6次。
成熟長度:10月中旬,用卷尺進行測量。
折光糖:用手持式折光儀測定。
酸度:用酸堿滴定法測定。
由表1得出:灌水試驗設置兩種灌溉方式和對照,分別是:地埋式滲灌(地埋深度20 cm)、交替式滴灌(兩條滴管帶在一側,輪流澆水)和大田滴灌。全生育期灌水量保持一致為260 m3/667m2。全年施磷酸鉀銨45 kg/667m2,磷酸一銨1 kg/667m2,磷酸二氫鉀3~4次。施肥量一致。

表1 灌水、施肥量調查情況

圖1 葡萄多部位生長情況
從圖1調查的數據可以看出:對照的枝條總長比處理的長,葉片數卻少于處理,說明處理的節間長度小于對照;對照的枝條基部粗度大于兩種處理,但是第四節粗度與處理無顯著差異。因此,地埋式和交替式與對照比較生長勢略低于對照。

表2 不同處理克瑞森葡萄單穗、單粒重等調查

表3 不同處理克瑞森葡萄果實品質的調查表
由表2的調查數據結果說明:地埋式灌水方式的單穗重與單粒重比較交替式和對照明顯增大;交替式與對照相比較差異不明顯;表3的調查數據說明可溶性糖是交替式滴灌最高,地埋式滴灌和對照差異不顯著;花青素含量處理與對照無明顯差異。

表4 枝條成熟度調查表
由表4數據說明:各處理的成熟長度、成熟節位均比對照高,其中交替式滴灌方式表現最佳。基部粗度各處理較對照略低。因此,兩種處理都可以發揮提高克瑞森葡萄枝條的成熟度的作用,降低克瑞森生長勢。
(1)試驗設計了不同的灌溉方式,但澆水量各個處理都是一樣的,全生育期灌水量保持一致為260 m3/667m2。全年施磷酸鉀銨45 g/667m2,磷酸一銨1 kg/667m2,磷酸二氫鉀3~4次,施肥量一致。
(2)果實品質調查數據表明:地埋式滴灌的單粒重最大;交替式滴灌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
(3)試驗中枝條生長量調查結果顯示:枝條總長地埋式滴灌、交替式滴灌比對照的長;葉片數兩個處理均少于對照,兩個處理的節間長度小于對照,說明這兩種處理方法對克瑞森葡萄生長勢有一定的影響。
(4)枝條成熟度調查數據顯示:地埋式滴灌、交替式滴灌都有提高克瑞森葡萄枝條的成熟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