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寶華
(作者系山東省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內科退休副主任醫師)

從舊時的“堂堂七尺男兒”,到如今的“高富帥”,都道出了家長及孩子對身高的追求。隨著祖國日益強盛,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我國兒童青少年的身高也有了明顯的增長。
實際上,影響兒童青少年身高有很多因素,如遺傳、營養、運動、精神、習慣等。在生長發育中,有兩個身高增長的重要時期,一個是3歲以內,另一個就是青春期。在這兩個關鍵時期,應特別注意保持飲食營養豐富、足夠運動和充足的睡眠。
堅持每天運動是促進身高增長的較好方法,通常來說,促進兒童青少年長高的運動主要有三類:一是彈跳類運動,如跑步、跳繩、跳高、跳遠、蛙跳等。此類運動可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增強下肢力量,促進骨骼生長,有助骨骼變長,促使個子長高。二是伸展性運動,包括拉伸運動和懸垂性運動,如體前屈、正側壓腿、自由體操、引體向上、吊環等。伸展性運動能促進關節血液及養分的供應,增強身體活動功能,有助于脊柱和四肢骨骼的伸展,從而促進身體長高。三是全身性運動,如打籃球、羽毛球、乒乓球,做仰臥起坐、俯臥撐和游泳等。全身性運動不僅能夠讓身體的各個部位共同參與,充分舒展四肢關節,有助于全身協調發展,而且能使全身骨骼伸展延長,促進身高增長。
總而言之,促進身高增長的運動項目有許多,青少年應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和具體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關鍵是貴在堅持。只要是持之以恒地合理運動,就會有助于身高增長。現推薦幾個簡便易行、效果頗佳的運動項目,供大家選擇。
跳繩。只要一條繩子,即可助力長高。跳繩這項運動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對增高的效果卻非常好。跳繩不僅可以強健骨骼、增強體質、有利身心健康,還能很好地促進身高的增長。跳繩的最佳時間是下午3~6時,此時基本是空腹,血糖較低,跳繩能激發生長激素的分泌,促進身體長高,并可一直延續到晚上睡眠時。

打球。無論是籃球、排球,還是羽毛球等,球類運動是一項協同供能的全身性運動,可以讓腿部關節、肌肉、骨骼、韌帶等都得到充分的拉伸,促進全身的發育,尤其是身高的增長。青少年每天進行1小時左右球類運動,能夠提高機體生長激素的分泌水平、刺激骨骼的生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身高增長。球類運動非常適合11~18歲的青少年,因為這是最容易長高的年齡段,所以,經常進行球類運動,有助于長高。
跳高。跳高隨時都可以進行,可設定目標參照物,如墻壁、路邊的樹枝、天花板或籃球筐等,全力原地向上跳,也可小跑助力起跳。先做雙腳跳躍,連續進行30次。休息5~10分鐘,然后左右腳分別單腳跳躍,方法同上。當手臂向上用力伸,跳摸到頂點時,身體的軟骨處于拉伸得最長的狀態,下落到地上后,軟骨縫隙恢復到最短。就在這最長和最短之間,全身骨關節間軟骨來回壓迫刺激,能有效促進全身軟骨生長,助力身高較快地增長。

羽毛球。打羽毛球可訓練全身的肌肉活動及力量,可以拉伸骨骼,促進身高發育,同時也能訓練耐力、減肥瘦身、改善體型等。運動中需要握拍和揮拍,可鍛煉手腕和手臂的力量。踝關節、膝關節、髖關節等部位,也能得到充分的活動。在做出踮步、滑步和弓箭步等各種步態時,能充分鍛煉全身的肌肉和關節;在不斷地抬頭接球、彎腰撿球等動作過程中,可使腹部、背部的肌肉得到充分鍛煉。經常適量進行羽毛球運動,有利于青少年全身骨骼的生長,促進身高增長。
游泳。在游泳狀態下,水中的壓強遠遠高于正常空氣中的壓強,這種環境能增大對骨骺成骨部位的壓力,有利于人體的成骨細胞快速生長,從而刺激骨骼生長。所以,游泳是一項比較好的促進身體增高的運動。此外,游泳時水的壓力和阻力,以及刺激作用,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對心血管系統功能的改善有相當重要的作用。經常游泳還可以提高機體協調性,增強體質,對提高兒童青少年的身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有很好的作用。
青少年要想長得高,除了應堅持經常運動外,日常生活中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保持良好的心態。大腦中的腦垂體,能分泌較多的生長激素,可促進人體組織生長,刺激骨骼發育。不良的情緒會引起腦垂體分泌失調,抑制生長素的合成,不利于身體長高。而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態,有助于生長激素的分泌增多,進而促進身高增長。
注意科學飲食。若經常挑食、偏食,出現營養不良,就會影響生長發育,導致個子低矮。如果長期暴飲暴食,導致營養過剩、過早發育,可促使青春期生長高峰提前到來,致使迅猛生長的時間大幅縮短,身高就會基本定型,不會再長高了。所以,應做到飲食合理,營養均衡,適量用餐。
保證充足睡眠。經常晚睡、熬夜,是阻礙身高發育的重要因素。這是因為生長激素分泌最多的是夜間21時到次日1時及凌晨5~7時兩個時間段,并且要在深度睡眠時才會發生。因此,不僅是到了21時要上床睡覺,而且應進入深睡眠狀態,才有助于生長激素分泌,促進身高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