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恒
走向天靜宮,神圣之感油然而生。大理石鋪就的廣場上矗立著三道石牌坊,中門匾額寫著“天下道源”四個大字,讓人情不自禁變成仰望的姿態,仿佛感到一種不可抗拒的文化力量映射自己。
道,可謂一種獨特的哲學思想,在中國歷史進程中影響至深,滲透于社會政治、文化、軍事等各個領域。而道教,作為中國唯一原生的宗教,自東漢至今已1800 余年,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高雅而通俗,其中一部分已演化為民間世俗,成為勞動群眾精神生活的組成部分,成為人們思想和行為的主導。
這里,便是中國道教起源的地方。內涵豐盈的道教文化、老子文化就孕育于此。
而整座天靜宮的建筑格調也透顯著一種 “無為”思想,仿佛每一根梁柱,每一處飛檐,每一堵墻壁,都蘊含著“無為而無不為”的本質。一條中軸線貫穿前后,從前至后分別建有山門、靈官殿、老君殿以及三清殿。層次適當,間距適中,通透四面,靜涵天地;西邊,次第建有老祖殿、元辰殿、財神殿以及重陽殿,莊嚴肅穆,氣韻幽深;東面則依次建有客堂、呂祖殿、慈航殿以及天師殿,布局精巧,獨具特色。龐大的建筑群營造著一種氣氛,既有物質含義,又有精神境界,似乎在用這種特殊的建筑物象書寫著“道法自然”的價值取向。同時,我們在這里還能領悟到中國傳統建筑與文學、儒學、美學融合一起,演繹成一種獨特的地域文化。在山門和靈官殿之間建有一座會仙橋,自古至今,從橋上走過的圣人與凡人不知其數。只是不知,能有多少人真正領悟“天之道”和“人之道”的深刻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