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聯遠
(上猶縣第四中學,江西 贛州 341000)
在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教學觀念不斷更新,教學模式呈現多元化發展。教育理論的不斷發展和教學經驗的不斷積累,對初中生數學學習評價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的學習評價體系是當前教育改革的內在要求。采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有助于教師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計劃,提升整體教學質量,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學習起來相對困難,但是評價則相對簡單。在當前初中數學教學體系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是以考試成績為標準的。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對于部分學習較為吃力、成績提高困難的學生而言顯然并不友好。長此以往,他們的自信心就會受到打擊,漸漸地也就失去了對數學的興趣,甚至看到數學就心生畏懼,以致惡性循環。此外,這種評價方式與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也是相悖的,即便是對于平時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來說其局限性也很明顯。因此,在國家倡導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亟須更新評價理念,創新評價方式,構建有效的數學學習評價體系。
所謂有效的數學學習評價體系,在筆者看來,關鍵就在于同單一評價相反的多元化評價。因此,這種有效的評價模式,首先必須是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即教師、家長、學生都可以作為評價主體;其次是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即除數學學習成績之外,還應包括其他數學能力,如數學思維、實踐應用等;最后是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即跳出數學學科本身,綜合其他科目的視角、方法進行評價。如果說只有給學生更多表現自我的平臺才能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發展,那么就數學學習而言,只有提供學習評價更多的面向,才能激發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和課后學習的主動性,從而不斷提升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
構建多元化學習評價體系是實現有效評價的必然要求。評價主體、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的多元化能夠較為全面、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教師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提供依據。
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要不斷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并據此調整教學。而有效的學習評價體系則是判斷學生學習狀態的重要指標。構建初中數學學習評價有效模式,以此保證數學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就需要教師評價、學生互評以及學生自我評價相互協同。綜合教師評價、學生互評以及學生自我評價,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有較為準確的把握,認識到自己的強項和不足,并在此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強化強項,補足短板。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學生在互評過程中能發現其他同學的優勢和不足,有助于促進他們彼此之間相互學習和自我反思,進而形成正向反饋的良性循環。
例如,在“一次函數”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繪制多組函數圖像,再要求學生根據函數圖像闡述一次函數的特征和性質,并引導學生進行互評。以下為模擬場景:
“一次函數圖像是一條直線,當b=0時,直線經過坐標原點,b的大小是圖像與y軸交點到原點的距離?!?/p>
“說得很對,但是還有要補充的地方,一次函數圖像與y軸的交點與k數值也有關,而k和b決定著一次函數經過的象限?!?/p>
“k數值不只是影響與y軸的交點,直線與兩軸之間的夾角也是受它控制的。”
……
從上述模擬場景中,學生從相互評價中可以看到自己的觀察和思考與其他同學的異同,從而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學生互評后教師可以進一步做出評價:“幾位同學說出了一次函數圖像的特點,說明大家都很有觀察力,在此補充一下一次函數的性質,當b=0時,x與y的比值一定,這是正比例函數的性質,而正比例函數就是特殊的一次函數?!?/p>
當然,模擬場景所能展示的東西有限,學生互評還有其他優點可以借鑒,例如,可以增強課堂的學習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課堂效率等。
有效的學習評價模式的構建與應用有利于整個數學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從而提升整體教學質量。邀請其他學科的教師進行綜合評價,也是構建有效的學習評價模式的重要途徑。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是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重要參與者,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多元化的評價仍須以教師評價為主要參照。這里的教師評價,不僅僅是數學學科任課教師的評價,還包括其他學科任課教師站在各自的學科立場上對學生的評價。例如,數學教師可以通過語文教師了解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解讀能力,從而發現學生在進行審題時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數學教師還可以向物理教師了解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共同探討解決方案,進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不斷提升。
數學教師邀請其他學科教師進行共同評價,能夠找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關鍵性問題,共同探討、相互配合,打通從有效評價到有效解決方案的渠道,有利于改進教學方式,提升教學的有效性。這樣,綜合了各科教師意見的評價,更能讓學生認識自己,既了解自身的優勢,增強自信心,又意識到自身的不足。
在以往的學習評價中,往往容易忽視家長對學生的評價,不利于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評價結果可能存在偏差。
家長向來重視學生的學習,充分了解家長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推進家校聯合評價也是構建有效的學習評價體系的重要途徑。家校聯合評價的實施,需要教師在每學期開學之初與家長溝通確認學生的學習情況,商討并制定詳細的評價內容、評價標準和評價計劃。教師可以利用微視頻將課堂授課內容和課堂情況發送給家長,讓家長對學生的在校學習情況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教師則根據家長的評價了解學生課后的學習狀態,最大限度地把握學生學習的真實狀況,為調整教學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據。
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學方式的多元化不可避免地帶來評價體系的多元化。數學教師在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學的同時,要著力構建有效的學習評價體系,打造多元評價主體,實施多學科教師共同評價,推動家校聯合評價,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發掘他們的優勢,發現他們的不足,及時調整教學活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