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帥文
(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37)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國已投入運營的民用運輸機場達到241座,開工、續建機場項目有114個[1],民航業整體發展勢頭良好,航空出行需求穩步增長,機場布局進一步完善。機場陸側客運交通系統承擔機場對外集疏運任務,是實現機場和市區高效銜接、提高航空旅客出行效率的重要設施,也是機場規劃和設計的重點和難點[2],軌道交通具有快速、準點、可靠、經濟、舒適的特點,在其中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國已開通軌道交通機場線的機場有38座,開通線路共計50條,另有在建線路22條,運營和在建線路均以地鐵為主,其他制式包括國鐵、市域快線、磁浮列車、有軌電車等[3],國內學者研究軌道交通機場線時也多以地鐵為研究對象[4-7]。隨著《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國辦發[2018] 52號)的發布[8],地鐵、輕軌報批門檻提高,其建設步入平緩期,而有軌電車具有建設周期短、投資規模小、敷設方式靈活等特點,可作為大城市大運量軌道交通的補充和加密,或者中小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系統,正處于穩步發展階段。及時開展有軌電車機場線的研究,對推動我國民航與城市軌道交通的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有軌電車是一種以地面敷設為主、最大運能1.2萬人次/h的中低運量軌道交通系統[9]。有軌電車機場線是指能夠為民航機場提供陸側客運服務的有軌電車線路。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國內外共有15座城市開通有軌電車機場線,總計18條線路,服務于15座機場。按運營模式劃分,可分為機場快線和復合功能線2種類型(表1)。

表1 國內外有軌電車機場線運營情況統計
機場快線的主要服務對象為航空旅客,線路設站較少,站間距較長,可縮短機場與市區內重要客流集散點之間的旅行時間,有效提高對航空旅客的服務水平。機場快線連接的機場通常距離市區較遠,沿線部分區段未實現開發,無充足的通勤、上學、購物等出行需求。
例如,法國里昂機場快線連接里昂中央火車站與里昂機場,線路全長23 km,僅設4座車站,全程耗時約30 min,沿線所有交叉口均設置有軌電車信號優先,部分區段與有軌電車T3線共線運營,途經部分車站時快線車輛通過不停車(圖1)。
復合功能線的主要服務對象為城市內部的通勤、上學、購物、休閑等客流,兼顧航空旅客的出行需求,線路連接的機場通常距離市區較近,沿線區域開發程度較高。目前,國內外有軌電車機場線以該模式為主,在中小城市(如德國不萊梅、意大利佛羅倫薩等)中呈直徑線或半徑線的形態,在大城市(如法國巴黎、巴西里約熱內盧等)中則主要服務機場臨空區域。
(1)德國不萊梅有軌電車T6線。該線作為城市軌道交通線網中一條重要的南北向直徑線,連接市區南端的機場,市中心的火車站、老城區,以及市區北端的不萊梅大學,從火車站至機場的運行時間為11 min(圖2)。
(2)意大利佛羅倫薩有軌電車T2線。該線全長約5.3 km,起訖點分別為市區西北的佛羅倫薩機場和市中心的佛羅倫薩主火車站,具有典型的半徑線特點,線路全程運行時間為22 min(圖3)。
(3)法國巴黎有軌電車T7線。該線呈南北走向,連接位于巴黎市區南端的奧利機場與巴黎地鐵7號線Villejuif-Louis Aragon站,作為機場臨空區域大運量軌道交通的補充。線路全長約11.2 km,全程運行時間約30 min(圖4)。
國內外已開通運營的有軌電車機場線以復合功能線為主,線路連接的機場年吞吐量為10萬~5 000萬人次,所在城市人口規模為20萬~800萬人,機場規模和城市人口規模之間的對應關系呈現明顯的離散性。有軌電車既可作為機場陸側公共交通的骨干系統,也可與地鐵、市域快線、國鐵等組成多層次機場陸側軌道交通系統,具有廣泛的適用空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發改委”)于2015年發布的《關于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通知》(發改基礎[2015] 49號)[10]規定“銜接普通機場優先考慮復合功能線路,銜接規劃年吞吐量超過5 000萬人次的機場,研究設置專用線路的必要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于2017年發布的《關于印發“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的通知》(國發[2017] 11號)[11]提出“利用城市軌道交通等骨干公交方式連接大中型高鐵車站以及年吞吐量超過1 000萬人次的機場”。上述2個文件主要針對大運量軌道交通制式,與目前我國已開通運營的軌道交通機場線以地鐵制式為主這一現象相吻合。而國家發改委于2020年發布的《關于促進樞紐機場聯通軌道交通的意見》(發改基礎[2020] 576號)[12]則指出,“軌道交通機場線遵循‘科學分類、有序建設’的原則,應根據各類軌道交通的特點,對功能定位、運輸規模不同的機場分類施策,科學合理確定軌道交通的類型、建設時機和銜接方式”。我國城市軌道交通正朝著多制式、多元化方向發展,結合城市或區域的實際需求,科學合理、因地制宜地規劃建設有軌電車機場線,是我國民航業和城市軌道交通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在大城市中,有軌電車機場線可與高鐵、城際鐵路、市域快線、地鐵等其他軌道交通機場線共同承擔機場陸側客運任務。高鐵和城際鐵路服務跨城出行客流,通常連接區域性樞紐機場與周邊城市;市域快線服務中心城區外圍組團、衛星城鎮進出機場的客流;地鐵服務中心城區范圍內的機場客流;而有軌電車可作為大運量軌道交通在機場臨空區域的補充和加密,增加機場陸側軌道交通廊道,加強機場與臨空區域的聯系。對于中小城市而言,有軌電車可作為其市內公共交通骨干系統,有軌電車機場線可連接機場與市區的主要客流集散點,承擔機場客流集散功能。
復合功能線服務城市通勤、上學、購物、休閑等客流,并兼顧航空旅客,機場并非線路建設的決定性因素,通常將其作為路線選擇或設站的依據。當機場距離市區較遠時,通過建設機場快線可顯著縮短航空旅客的陸側通行時間,為其提供高品質的出行服務,提高公共交通對航空旅客的吸引力。但應注意的是,機場快線以服務航空旅客為主,客流組成相對簡單,充足的航空旅客量是其建設的重要前提。因此,應以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為機場快線的設計依據,并結合機場快線在陸側交通系統中的預測分擔率以及票制票價等綜合分析其運營效益,為其建設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
在機場陸側交通系統中,與有軌電車形成競爭關系的有機場大巴、出租車及私家車。私家車及出租車具有靈活、舒適的特點,可實現“門到門”的服務,通常花費較高。機場大巴往返于市區內重要客流集散點與機場之間,沿固定路徑行駛,采用固定的發車間隔,票價適中。有軌電車與出租車、私家車相比具備出行成本優勢,與機場大巴相比則在舒適性、出行時間以及票價上具有一定的優勢(表2)。

表2 部分城市機場陸側交通情況比較
我國城市軌道交通正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有軌電車適用范圍廣,功能定位靈活,與私家車、出租車、機場大巴等其他機場陸側交通系統相比具有一定的優勢,應以“科學分類、有序建設”為指導,科學合理地規劃有軌電車機場線。
當機場處于城市內部主要公交走廊上或離主要公交走廊較近時,應優先考慮復合功能線,機場僅作為線路上的一個站點。例如,法國圖盧茲有軌電車T1線于2013年通車運營,服務于市中心與市區西北的通勤客流,2015年由既有T1線向西延伸3站3區間至機場,開通連接機場與市中心的T2線(圖5)。
當機場旅客吞吐量較大、機場距離市區較遠、臨空區域未規劃開發時,應優先考慮機場快線,以縮短航空旅客的陸側通行時間,參考國內外已開通的軌道交通機場快線,全線運行時間不宜超過30 min(表3)。

表3 部分軌道交通機場快線運行時間[13]
有軌電車以地面敷設為主,與道路存在平交道口,而交叉口又是事故多發地段(表4),因此交叉口的優化設計對于提升有軌電車機場線的服務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表4 各國有軌電車交叉口事故占比統計[14-15]
在機場快線線路與道路的交叉口處應設置有軌電車信號優先,提高快線的旅行速度。對于不宜設置有軌電車信號優先的交叉口,可采取立體交叉的方式;或在交叉口處設置攔阻設施以減少社會車輛對有軌電車運行的影響,例如,里昂機場快線沿線交叉口的相交道路上均設置橫桿,有軌電車通過時橫桿放下,避免社會車輛誤入軌行區,從而提高線路運營的安全性。
機場線應連接市區內重要的交通樞紐或換乘車站,通過線網中的其他線路以及其他交通工具為機場線搜集客流,擴大機場線的客流吸引范圍。國外中小城市的機場線通常連接市中心的火車站,實現機場線與其他有軌電車線路、常規公交、出租車以及鐵路的接駁;大城市的機場線連接位于機場周邊區域的火車站、地鐵站或其他交通樞紐。
提高換乘便捷性對于提高機場線客流吸引力具有重要意義[16],尤其對于攜帶行李的航空旅客而言,過長的換乘路徑將給其帶來極大的不便。有軌電車應充分發揮其不同線路共線運營的優勢,盡可能實現同站臺換乘,減少換乘乘客的走行距離。有軌電車以地面敷設為主,車站多為地面站,站臺結構簡單,有條件時可將機場線換乘站設置為半封閉或封閉式車站,提高換乘及候車舒適性。
機場快線主要服務于航空旅客,應適當提高乘坐舒適性,增加坐席數量,滿足航空旅客的高品質出行需求,如法國里昂機場快線運營車輛的坐席比例與其他線路相比顯著增加(表5)。此外,航空旅客通常會隨身攜帶一定數量的行李,車廂內應預留放置行李的空間。

表5 里昂有軌電車車輛參數
有軌電車機場線已在國內外部分城市建設和投入使用,可為我國有軌電車機場線的發展提供借鑒。有軌電車適用范圍廣,功能定位靈活,與其他機場陸側交通系統相比具有一定的優勢,可根據城市和機場的實際需要,因地制宜地開展有軌電車機場線的規劃建設工作,并在線路運營模式、交叉口設計及管理、換乘接駁設計、舒適度標準等方面加強分析,以實現有軌電車機場線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