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維龍 劉吉義 劉璐 張志鵬 孫鳳志 張樹龍
室上性心動過速是心律失常的一種常見類型,臨床主要表現為心絞痛、心動過速、頭暈等癥狀,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危害性大[1]。臨床發現,室上性心動過速多伴有冠心病,中老年人為該疾病的主要發病人群,若未得到及時治療,容易誘發呼吸困難、心源性休克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3]。以往臨床多采取藥物治療,但長期應用,副作用高,患者耐藥性差,效果欠理想。隨著醫學技術水平的提升,射頻消融技術憑借創傷小、起效快等優勢,在臨床心內科疾病治療中逐漸推廣,并取得顯著成效[4]。為探究經導管射頻消融術在室上性心動過速合并冠心病治療中的價值,現以52例該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分組觀察,結果作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52例室上性心動過速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每組26例。對照組:男17例,女9例;年齡29~82 歲,平均年齡(52.84±9.83)歲;病程2~11年,平均病程(7.26±1.83)年。研究組:男18例,女8例;年齡28~85 歲,平均年齡(52.81±10.79)歲;病程2~13年,平均病程(7.21±1.99)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確診為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且伴有冠心病,年齡≥28 歲,患者知情同意。
1.2.2 排除標準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意識障礙患者、特殊時期(妊娠或哺乳)女性,消融禁忌證患者[5,6]。
1.3 治療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藥物治療,5 mg 維拉帕米(吉林四環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345)+40 ml 生理鹽水,緩慢靜脈推注,時間約10 min,注射后觀察患者癥狀改善情況,若無顯著變化,可再次注射5 mg,同時予以患者口服美托洛爾片(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5391),25 mg/次,2 次/d。
1.3.2 研究組 采用經導管射頻消融術治療,方法如下:對患者心腔進行電生理檢查,常規消毒術區,采取局部浸潤麻醉,穿刺點:右股靜脈、左側鎖骨,在冠狀竇、右心室等部位固定電極,采取分級刺激,從股動脈、股靜脈至三尖瓣(左心房)、二尖瓣進行消融,溫度:55~60℃,功率:10~15 W,當交界性心率消失,則停止治療。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4.1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判定標準[7]:顯效:經治療,患者心悸、頭暈、心絞痛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心電圖恢復正常;有效:患者經治療臨床癥狀顯著好轉,心電圖檢查恢復接近正常水平;有效:不符合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2 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 不良反應包括一過性低血壓,竇性心動過緩。
1.4.3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指標 心功能指標包括左室射血分數、心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心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對照組的左室射血分數為(46.43±2.59)%,心率為(108.75±13.28)次/min;研究組的左室射血分數為(46.51±2.64)%,心率為(110.36±13.35)次/min。治療后,對照組的左室射血分數為(52.46±3.11)%,心率為(78.74±2.59)次/min;研究組的左室射血分數為(58.36±5.54)%,心率為(73.35±1.46)次/min。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心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110、0.436,P=0.913、0.665>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高于對照組、心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t=4.735、9.244,P=0.000、0.000<0.05)。
冠心病是因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狹窄、動脈阻塞等導致的一種心臟疾病。當冠心病患者心肌處于缺氧狀態時,影響心臟傳導,且心肌細胞電位穩定性差,增加了室上性心動過速的發生風險[8,9]。室上性心動過速合并冠心病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對患者健康、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脅。維拉帕米是臨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藥物,該藥物為鈣離子拮抗劑,其作用機制是通過對冠狀動脈擴張,使冠狀動脈流量增加,從而對心肌興奮予以抑制,達到改善患者冠動脈痙攣癥狀,控制心動過速的目的。但臨床發現,長期應用維拉帕米存在負性心肌收縮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诖?尋找室上性心動過速合并冠心病更高效、更優質的治療方案成為現階段研究的焦點問題。
射頻消融術是一種介入性治療,屬于微創技術,是將器材通過動靜脈血管送至心臟病變處,升高局部組織溫度,促使病灶產生凝固性壞死,從而將異常傳導束阻斷,以達到治療目的[10]。相關研究指出,射頻消融術在開展前,先對患者心腔進行電生理檢查,可以保證消融導管的準確性,在術中通過嚴格把控溫度、時間等,通過血管將電極導管送至特定部位,釋放電流,以改善心律失常,應用射頻消融術治療對組織損傷小,可減少或者避免對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治療安全性高,患者青睞性高,且病情不容易反復,療效突出[11]。黃小倫[12]研究中將100例室上性心動過速合并冠心病患者分為對照組(藥物保守治療)、觀察組(射頻消融術治療),結果顯示,應用射頻消融術治療患者的總有效率高達96.00%、不良反應發率為8.00%,證實了該治療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對本次研究結果分析,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與上述報道具有一致性。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高于對照組、心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采取射頻消融術治療可促進心功能恢復,成效確切。在應用射頻消融術治療后,為預防血栓的形成,可以對患者肢體進行適當安排,并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以加快病情的早日康復。
綜上所述,室上性心動過速合并冠心病治療中,予以患者經導管射頻消融術治療,療效高、不良反應少、心功能改善顯著,可廣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