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全濤 王嫣
心衰指因各種心臟疾病進展至終末或嚴重階段導致的復雜臨床綜合征,以心室功能障礙、神經體液調節改變為主要特征,以呼吸困難、體液潴留等為典型癥狀,同時,發病期間常會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當兩種疾病合并發生,病情進展更快,心功能惡化程度也會進一步加重,不僅不利于疾病轉歸,還會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因此,需盡早進行有效治療,從而挽救患者生命[1,2]。現階段,臨床對于重癥心衰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以藥物治療為主,為探尋高效、安全藥物治療方案,本文以60例急診重癥心衰合并快速性心律失?;颊咦鳛檠芯繉ο?采取單一與聯合用藥方案,比較治療效果,旨在為臨床選擇治療方案提供參考,以期提高患者臨床受益?,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60例急診重癥心衰合并快速性心律失?;颊咦鳛檠芯繉ο?以電腦Excel 表格按照1∶1 比例分為對比組和研究組,每組30例。對比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33~70 歲,平均年齡(51.5±10.6)歲。研究組:男18例,女12例;年齡34~70 歲,平均年齡(52.1±10.5)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符合重癥心衰、快速性心律失常診斷指南與標準[3];②臨床病歷資料完整、真實;③知情研究內容、目的,配合有效性良好;④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排除標準:①對研究選擇用藥存在既往過敏史、禁忌證者;②合并腫瘤等其他嚴重疾病者;③伴有語言、聽力以及精神等功能障礙者;④中途脫落或者退出觀察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于入院后及時根據病情給予吸氧、強心、利尿以及心電監護等一般治療。
對比組患者采用西地蘭治療。取0.4 mg 西地蘭進行靜脈推注,于15 min 內完成,觀察患者心律轉復或者控制情況,若效果不佳,可于用藥后30、120 min 再次推注西地蘭,劑量分別為0.4、0.2 mg。
研究組患者采用西地蘭聯合胺碘酮。西地蘭用法用量與對比組一致;取150 mg 胺碘酮微泵注射,如無效10 min 后取450 mg 加入濃度為5%葡萄糖36 ml 微量泵泵注,6 ml/h,維持6 h,之后改為3 ml/h。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QT 離散度、心功能指標及治療后臨床指標。QT 離散度以心電圖記錄;臨床指標包括心室率、起效時間、竇性心律轉復率;心功能以心功能檢測儀檢測左室舒張末期內徑、室間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數、左室射血分數、E/A,床旁監測NT-proBNP 水平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QT 離散度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QT 離散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QT 離散度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比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QT 離散度比較(,m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QT 離散度比較(,m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比組治療后比較,bP<0.05
2.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心室率(78.51±5.17)次/min 低于對比組的(94.23±6.67)次/min,起效時間(18.23±2.11)min 短于對比組的(32.11±3.51)min,竇性心律轉復率93.33%(28/30)高于對比組的70.00%(21/3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χ2=10.2028、18.5633、5.4545,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左室舒張末期內徑、室間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數、左室射血分數、E/A、NT-proBNP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左室舒張末期內徑、室間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數、左室射血分數、E/A、NT-proBNP 水平均較本組治療前改善,且研究組優于對比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比組治療后比較,bP<0.05
心衰病因較多、發病機制復雜,多發于有基礎性心臟疾病患者,原發性心肌舒縮功能障礙、心臟負荷過度等是引起心衰的最常見病因[4]。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心衰發生率約為0.9%,同時,發病率與年齡呈正比。近年來,受基礎性心臟疾病患者數量增加、老齡化進程加快等因素影響,致使心衰發病率出現明顯變化,心衰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5]。重癥心衰是心衰最嚴重情況,平均病死率在40%~50%,患者血流動力學極不穩定,在進展過程中,可造成心臟結構、電活動出現異常,進而誘發心律失常,當重癥心衰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發生,病情危重程度、治療難度均會增加,及早進行有效治療是提高患者生存率、預后結局的關鍵所在[6,7]。
目前,藥物療法是臨床急診治療重癥心衰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方式,其中,西地蘭為常用藥物,其屬于快速強心藥,當進入機體后可加強心肌收縮,對心率及傳導起到一定緩解,雖然其作用較大,但是蓄積性相對較小,且會增加心肌負荷,因此,臨床應用存在局限性[8]。胺碘酮為Ⅲ類抗心律失常藥,同時具備輕度Ⅰ及Ⅳ類抗心律失常藥性質,當進入機體后可延長心肌組織動作電位、有效不應期,消除折返激動,同時,其也能夠抑制快鈉離子內流,使其傳導速度減慢,此外,胺碘酮在擴張血管、改善心肌供血等方面也具有一定效果[9]。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者QT 離散度均較本組治療前降低,且研究組患者QT 離散度低于對比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心室率低于對比組,起效時間短于對比組,竇性心律轉復率高于對比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左室舒張末期內徑、室間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數、左室射血分數、E/A、NT-proBNP 水平均較本組治療前改善,且研究組優于對比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說明西地蘭聯合胺碘酮治療急診重癥心衰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整體效果顯著優于單用西地蘭治療,分析原因在于重癥心衰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其病情存在個體差異性,且單藥治療存在局限性,故無法獲得滿意效果,聯合用藥可彌補單藥治療局限性,也可幫助進一步增強藥物效果,從根本改善心律失常、傳導過快等情況,從而更好保護和提升心功能[10]。
綜上所述,在急診重癥心衰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療中選擇西地蘭聯合胺碘酮用藥方案,能夠更好降低QT 離散度,提高竇性心律轉復率,且心室率更低、起效時間更短,同時,在改善心功能方面效果較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