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桂才,黃 鷺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江蘇揚州 225001)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各類移動手持設備的大量涌現[1],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數碼通訊產品的性能不斷提高,因而對電池的使用要求越來越高,電池的使用壽命是影響手機性能的一個重要標準[2]。鋰電池的充電方式對電池的壽命有著很大的影響[3],目前主流的鋰電池充電方式有恒壓恒流充電、脈沖充電、智能控制充電[4]等。圖1 所示為市面上一種電池座充,目前國內外對鋰電池充電的研究有很多,例如Hussein A H[5]對鋰電池脈沖充電的研究;李冶[6]對鋰電池恒壓恒流充電的研究。本文針對國內外的研究,提出了一種基于智能控制的鋰電池充電監控方案設計,系統采用以單片機為核心,功能模塊電路作為控制器的外圍電路的硬件設計,再進行軟件編程,實現鋰電池的智能充電和監控設計,使系統具備鋰電池斷電,檢測,指示,報警等相關功能。本文首先對鋰電池的充電原理進行概述,其次對系統進行總體方案設計,再次對系統進行硬件電路設計和軟件設計,最后得出結論。測試結果表明,該方案相對于其他充電方案,可以更好地滿足充電要求,并極大地提高了鋰電池壽命,可用于鋰電池充電推廣。
圖1 電池座充
本文采用的智能控制充電,主要是在鋰電池的恒流-恒壓充電的基礎上進行精確控制。恒流-恒壓充電模式包括了預充、激活、恒流和恒壓[7]階段。如圖2 所示,充電開始為預充階段,以檢查電池狀況是否可用。在此階段中,一般給電池充入少量的電流,俗稱預充電,這時在檢測鋰電池電壓,若電池電壓逐步上升到3.2 V,則判斷電池可用,此時便進入激活模式。在激活模式中,給電池提供預充階段相同的電流,當監測到電池電壓上升到3.6 V時,則進入恒流模式,即快速充電模式。此階段,會給電池提供一個小于或等于電池容量的恒定電流進行快充;當檢測到電池電壓上升到4.15 V 時,此電壓值接近電池的額定電壓,恒流模式階段結束。此時充電進入最后一個階段,恒壓模式階段;此時保持鋰電池兩端的充電電壓4.2 V不變,如果此時還是保持充電電流不變的話,電池的電壓會超過4.2 V,從而對電池造成損傷。所以,當恒壓階段,保持鋰電池兩端的充電電壓為4.2 V 時,充電的電流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慢慢降低,當檢測到電池電壓為4.2 V 時,充電電流減小到某一規定的值,則認為電池電量充滿,整個充電過程結束[8]。所采用的智能充電,在此基礎上檢測充電處于什么狀態,然后軟件調整充電觸發引腳的PWM占空比,實現在不同狀態下高精度控制充電。
圖2 電池正常的充電曲線
鋰電池充電電路的核心是電流電壓控制電路,采用電壓源和電流反饋技術進行構建設計。如圖3 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典型的負反饋控制系統[9]。當充電時,充電電流通過檢測電阻Rs,可獲得檢測電阻Rs兩端電壓,使用單片機監測該電壓,可實時監測充電電流。鋰電池兩端并聯電阻R1 和R2,通過調整R1 和R2 的阻值,使得R2端的電壓值在單片機可測量的適當范圍,即可計算出鋰電池電池的電壓,從而判斷充電所處的狀態。R5的前端接單片機引腳,通過軟件編程,使單片機引腳產生脈寬調制器(PWM)信號,可控制晶體管Q2 的導通,從而控制晶體管Q1 的導通。Q1 的導通與否即決定了電池的充電方式。
圖3 電流控制電路
根據電池的充電原理和單片機相關組成知識,對方案進行總體設計。系統整體結構如圖4 所示,系統主要由電源、單片機、充電電路、檢測保護電路和狀態指示組成。其中,電源主要是用于單片機系統供電和給充電電路提供充電電壓;單片機是本系統的核心,主要做控制充電電路,運算處理,輸出反饋信號作用;充電電路用于鋰電池的充電;保護監測電路用于保護鋰電池不過沖和監測鋰電池電壓;狀態指示主要配合單片機進行配合,顯示當前的充電狀態。
圖4 系統整體結構
本文研究的系統電路,其核心電路如圖5 所示,使用的核心器件是ABOV80F0504 單片機,它是一款擁有4k 字節的FLASH 程序存儲器的CMOS 8 位單片機。該芯片具有以下特點:4k 字節FLASH,256 字節的RAM,8位定時/計數器,看門狗定時器,片內上電復位,10位A/D轉換,蜂鳴器驅動口,10位PWM 輸出和片內晶振和時鐘電路,另外,可以支持節電模式以降低功耗[10]。通過單片機和其外圍的充電電路、檢測保護電路、狀態顯示電路及電源等進行一系列設計,完成功能設計,下面對各個模塊電路進行詳細設計。
如圖5 所示,通過U1 TL431,使運算放大器AS358的5 端固定在2.5 V,6 端接單片機16 引腳,單片機16 引腳輸出PWM 信號,7端為輸出。經過運放輸出到7端,7端控制MOS 管Q20 和PNP 三極管Q21 組成的復合管進行對電池充電進行控制。充電狀態控制開關控制MOS 管Q22,當單片機引腳13 高電平時,Q22 閉合;低電平時,Q22斷開。
圖5 系統電路原理
對于涓流和恒壓狀態,13 引腳低電平,Q22 斷開,運放反饋只有一個電容C20 串聯電阻R22,類似于一個快速積分電路[11]。對于恒流狀態,13 引腳高電平,Q22閉合,運放反饋是C20 和C21 的并聯,可以等效于一個慢速積分電路。通過單片機15引腳檢測電池電壓,通過單片機內部子程序處理,使16 引腳進行不同占空比的PWM輸出,從而通過運放輸出控制充電電流。
當電池的電壓達到4.2 V 時,電池兩端并聯2 個電阻,R20 為82 kΩ,R21 為120 kΩ,2 個電阻的交點與運算放大器6端相連。根據運算放大器虛短虛斷,6點電壓約為2.5 V,所以把電池的電壓鉗住為4.2 V。此時通過16 引腳的PWM 程序使充電電流不斷減小,當電流減小到程序設定的規定值時,單片機檢測到此電流的通過取樣電阻進行放大的電壓信號,當電壓信號大于設定值時,單片機的16引腳置高,運放輸出為低電平,充電結束。
(1)電池溫度檢測及靜電保護
圖5 中電池的熱敏電阻在電池內部,為NTC,當電池溫度發生變化時,V/F 點的電壓發生變化,從而單片機的14引腳接收電壓的數值發生變化,從而對溫度進行監控和檢測。與NTC 并聯的為一個壓敏電阻VR,此為靜電保護,當V/F 點有靜電時,VR 壓敏電阻擊穿,從而消除靜電,保護單片機的I/O引腳。
(2)PCB板溫度監控
此監控如圖5 所示,R11=TH1,R26=R27;可以等效為一個惠斯通電橋,R11、TH1、R26、R27 分別構成4 個橋臂,當熱敏電阻TH1 阻值發生變化時引起單片機1、3引腳的電壓值的不同,從而對PCB板溫度進行監控。
(3)電池電壓監控
如圖5 所示,電池通過電阻R14 直接與單片機15 引腳相連,對電池電壓進行監控。
(4)充電截止電流檢測
如圖5 所示,充電的電流通過一個取樣電阻SR11(阻值大小約為0.2 Ω),在電阻SR11 上電壓經過AS358的另外一個運算放大器對其電壓進行放大,此時運算放大器構成一個同相比例放大器,把3點電壓進行放大到1點,再與單片機2引腳進行連接,通過監控1點電壓,檢測充電截止電流大小,并進行相應的控制。
LED 分別連著單片機的9、10 引腳,單片機根據不同的狀態和檢測判斷,對9、10 引腳的輸出進行控制,從而發出紅光(正在充電),綠光(充電完成),黃光(警告,未充電)。
控制系統實現的功能包括:(1)電池檢測子程序。系統首先要檢查電池是否有電池接入,準備充電,同時還必須檢測電池是否可用。(2)數據采樣子程序。采集的模擬量有電池的電壓,充電電流,PCB 溫度,BAT 溫度,并完成A/D 轉換和采樣。(3)數據量化子程序。將采樣的數據同系統的設定值進行比較,量化得出PWM脈寬值。(4)脈寬調制輸出程序。實現對控制系統的控制,即根據電池的充電曲線,由單片機PWM脈寬調制輸出不同的脈寬的信號,從而控制電路和開關,來實現對電池的合理充電。(5)顯示子程序。包括:故障報警,當系統出現故障時報警,閃黃燈;正常充電顯示,當系統正在給手機電池充電時的顯示,閃紅燈;充電完成顯示,當電池充電完成時顯示,閃綠燈。軟件流程如圖6所示。
圖6 軟件流程
本文設計的基于單片機的鋰電池智能充電和監控系統,能適應與不用狀態下鋰電池的充電控制。鋰電池的充電不同于一般電源控制,由于其電化學特性導致充電速度較為緩慢[12],除了鋰電池本身的一些保護以外,其他控制無須在幾百毫秒甚至幾秒之內發送,所以利用單片機進行PWM智能控制充電切實可靠和可行,且比傳統恒壓恒流充電更為高效,不僅能有效對鋰電池進行充電,而且能更大限度地保養電池,延長電池壽命,提高電池的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