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紅,李 利,陳成弟,胡雪華
(1.井岡山大學,江西吉安 343009;2.吉安市青原區農業農村局,江西吉安 343009;3.吉安市富榮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江西吉安 343009)
孩兒參[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 Pax]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稱異葉假繁縷、太子參,以塊根入藥,具有益氣健脾、生津潤肺的功效[1],尤其是對治療小兒脾虛而食欲不佳療效顯著,可替代西洋參甚至人參,且老少皆宜[2]。此外,太子參具有增強免疫力、抗疲勞、抗應激、清除超氧自由基的功效[3-4]。除藥用外,太子參在保健食品、化妝品等方面也有廣泛的應用[5]。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太子參特有的藥用價值和保健價值不斷得到開發,太子參系列產品遠銷國內外,因而市場對太子參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市場價格也直線攀升。如今野生太子參資源已經很少,人工栽培的太子參成為市場的主要來源。太子參種植在福建省、貴州省、安徽省、山東省等地已得到大規模發展,成為了促進廣大農民增收的一條重要途徑,而只有掌握高效的種植技術和生產高質量的商品參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領一席之地。
人工栽培太子參通常采用塊根進行繁殖,而長期進行無性繁殖,多種病毒侵染并積累,致使病毒病普遍發生,危害嚴重,比如引起種質退化,產量和品質嚴重下降等[6]。為提高產量,不少種植戶在種植管理中過度使用化肥農藥,導致太子參有害物質超標,農藥殘留過高,破壞了太子參的營養及藥用價值,消費者的安全和利益得不到保障。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藥品健康與安全的意識越來越強,農作物無公害栽培技術得到推廣與應用,為食品、藥品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因此,探究太子參高效種植技術和無公害田間管理技術,引領太子參種植產業健康發展,對于促進綠色農業、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吉安市富榮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有近10年的太子參種植經驗,結合現代綠色產業發展要求,探索總結出一套高效的種植方法和無公害管理技術。
吉安市位于江西省中西部,贛江中游,從地勢上看屬于羅霄山脈中段,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屬于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受東南季風影響,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8.5 ℃。
太子參種植集中在吉安市青原區的東固畬族鄉,當地群山環抱,氣候濕潤,冬暖夏涼,生態環境良好,非常適合太子參生長。種植面積曾超過66.7 hm2,成立了3 個種植合作社,成為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之一。與吉安市毗鄰的新余市和宜春市,地理環境、氣候條件與吉安市相似,種植面積也曾近333.3 hm2。近年來,太子參價格起伏不穩,全國市場有所萎縮,競爭更為激烈,對種植管理技術要求也更高。
太子參為多年生草本,喜溫和濕潤氣候,最適生長溫度10~25 ℃,忌炎夏高溫、強光暴曬,當溫度在30 ℃以上時,植株生長停滯;耐寒性強,在-17 ℃的溫度下可安全越冬。喜肥、怕旱澇,積水后容易爛根。
土壤要求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弱酸性至中性砂壤土為好,忌黏土,耕作層厚度在30 cm左右。
太子參從播種到采挖需要120 d 左右。若在吉安市使用塊根繁殖種植太子參,一般在11月上旬(霜降前后)栽種,種參經過冬季低溫,到翌年2 月下旬出苗。進入3 月后,隨著地溫升高,幼苗生長旺盛進入開花期,同時地下莖節上側生塊根雛體不斷生長。5月至6 月上旬,莖葉生長達高峰,塊根由細小的纖維狀逐漸變粗、伸長、膨大。進入6 月中旬后,地上莖葉逐漸枯萎,種子相繼自行落地,種根腐爛,新生塊根彼此分開,塊根頂端混合芽分化完成,進入休眠越夏,此時也是采挖塊根的季節。
按照《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和《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NY/T 391—2021),無公害種參種植對環境要求嚴格。1)環境空氣無污染,符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二級以上標準[7];2)有可供灌溉的水源及設施,且水質無污染,灌溉水質達到《農田灌溉水質量標準》(GB/T 5084—2021)二級或二級以上標準[8];3)土壤條件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NY/T 391—2021)一級或二級要求[9];4)在太子參種植地周圍10 km 以內無工業、無生活污染源,且為避免病毒傳播,周圍環境不能種植花葉病毒寄主——煙草及茄科、十字花科植物,忌連作,最好進行水旱輪作。
太子參無公害種植地塊選擇除應符合上述環境質量標準,還應符合太子參的生長習性,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疏松的向北或向東陰坡和半陽坡地,如本公司種植基地選在吉安市青原區東固鄉龍家塘村偏僻的一塊山坡地。
播種前先將所選地塊深翻一次,再重施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肥料符合《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NY/T 394—2021)[10];每667 m2可施腐熟農家肥或菌肥1 500~2 000 kg、碳酸氫銨40 kg、氮磷鉀復合肥30 kg左右,將肥撒在土表,然后再深翻20~30 cm;將土、肥混合均勻,整成寬1.0~1.5 m,高25 cm 左右的龜背形畦,開25~30 cm 寬排水溝,用福爾馬林100~150 倍液或敵克松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進行土壤消毒;然后把表土埋入土層,以預防地下害蟲;并將土壤耙碎整平,越細越好,利于出苗和栽種。
太子參繁種方法主要有塊根繁殖、種子繁殖,其中以塊根繁殖最常用,而留種的塊根以種子繁育得到的一代種較好,其不帶病毒或病毒量很少;此外,用組織培養技術脫毒繁育的種參也是無公害栽培的最佳選擇之一,病毒病的發生大大減少,有利于后期的無公害管理,但這種種參價格較高。無論是哪種種參,在種植前都要進行挑選,選擇個體肥大整齊、芽頭飽滿、無霉爛殘缺的健壯種參,為豐產奠定基礎。若選用的不是一代種或脫毒種參,需要進行消毒處理,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600 倍液加2%的生根粉500倍液浸泡種參30 min,然后撈出洗凈晾干。
吉安市種植太子參在10 月下旬至11 月上旬播種為佳,過早或太晚都會影響太子參產量。播種是太子參種植過程中最費時費力的一道工序,播種方式直接影響生產效率,所以推廣應用高效的播種方式是提高生產效率的重要保證。
1)傳統的太子參種植多采用種參溝播,即在已整好的畦面上開溝,溝深10 cm、寬15 cm 左右,接著排放種參,種參芽頭朝上;采取一溝兩向雙行種植,芽距地平5 cm 左右,最后覆土至畦面平即可;種植深度6~8 cm,株距5~7 cm,大行距25 cm 左右,小行距10 cm 左右。這種播種方式繁瑣費時,一個勞動力一天只能種植種參7.5 kg 左右,生產效率低,人工成本高,制約大面積推廣種植。
2)本公司經不斷摸索,開發了高效拋撒播種新方法。把種植地整成寬1.5 m、長度不限的畦,將硫酸鉀復合肥撒在畦面上,用草木灰蓋住,然后把太子參種參均勻拋撒在草木灰上,人工適當調整,最后取溝邊壤土覆蓋種參4~5 cm 即可。采用這種播種方式栽種太子參,操作簡便,播種效率高,一個勞動力一天可種植種參30 kg 左右,生產效率是常規播種方式的4倍,而且經后期比較,苗期生長勢和參的產量與常規種植差異不大。
太子參生長周期短,本著“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以有機肥為主,無機肥料為輔”的原則,進行田間施肥管理。對苗壯、葉色深綠、土層肥沃、基肥足的地塊不宜追肥,避免枝葉徒長;對基肥不足、土地貧瘠、苗期分枝少、植株纖弱、葉色發黃的地塊,在3 月下旬進行追肥:于晴天的早晨,沿太子參的行間均勻地將復合肥撒于行內,再埋入土內,每667 m2施用硫酸鉀復合肥25~30 kg+尿素15 kg;4 月中下旬可進行葉面噴施追肥,每667 m2用磷酸二氫鉀5 kg,配成0.5%溶液進行葉面噴施。
采用人工除草方式。3 月上旬,當苗出齊后,可用小鋤輕輕淺鋤雜草1~2次,注意防止動根傷苗;封壟前隨時觀察苗的生長,見草就拔,保持田間干凈無雜草;在參苗長至封壟后,停止鋤草,可拔除大的雜草、病株、弱株,并焚燒。整個生長期嚴禁使用各種化學除草劑。
太子參喜濕怕澇,同時怕旱,在幼苗期要注意澆水,但不宜過多,保持土壤濕潤即可。土壤含水量低不利于塊根生長,所以塊根進入膨大期后,注意勤澆水,若遇干旱可適度進行溝灌或噴灌。4—5 月是我國南方地區的梅雨季節,雨水特別多,要時刻關注田間排水情況,確保排水溝能通暢排出雨水,以防積水導致參苗爛根,雨后要及時清理淤泥,防止堵塞排水溝。
對太子參影響較大的病害主要有葉斑病、病毒病和根腐病,蟲害主要有蠐螬、螻蛄、小地老虎、白蟻等。病蟲害以預防為主,藥物防治參照《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T 393—2020),選用對人體無毒、無殘留的農藥,最好采用生物防治[11]。主要防治措施如下。
選擇遠離污染源,空氣、水源都符合國家綠色植物種植標準的地塊,且周圍環境需適宜太子參生長,遠離工礦企業、畜牧場、垃圾場和生活區等污染源;與其他作物進行輪作,最好能進行水旱輪作;種植前深翻土壤,并進行消毒。
選擇適合當地區種植、抗性強的優良品種,經過品種比較試驗發現,魯抗一號、柘參二號適合吉安市種植。對于病毒病目前尚無有效的生物藥物可供選擇,只能采用組培脫毒種參或種子繁殖的種參,以大幅降低病毒病的發生率。但由于這些脫毒或低毒種參價格偏高,當地大多數種植戶還是選擇購買普通的塊根或自留塊根做種,那就必須在種植前做好種參消毒工作。
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適時灌溉,嚴禁大水漫灌,雨后及時排水,防止田間積水;及時檢查,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燒毀,收獲后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來年菌源;若病害嚴重,可用50%多菌靈800 倍液防治根腐病,用2.5%魚藤酮400倍液防治花葉病;用燈光或毒餌誘殺害蟲,也可用5.7%溴氰菊酯乳油1 500 倍液或地蟲樂500 倍液防治害蟲。
1)吉安市太子參的采收時間為7 月上中旬,若6月下旬溫度超過30 ℃,太子參停止生長,植株枯黃,此時應及時采收(除種參外);種參一般在10 月下旬采收。2)晴天采挖,先去莖葉,然后翻土挖根,翻土要細心,不要碰傷塊根,保持參體完整。采挖和裝運工具要求潔凈、無污染。挖出塊根后用清水洗凈,在潔凈環境下日光暴曬2~3 d,曬干后除去須根即成生曬參,可作藥材出售。
綠色食品作為引領綠色生產、綠色消費的優質農產品,備受人們青睞,在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2]。為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對農產品種植的要求越來越高,無公害栽培管理技術是今后種植產業發展的趨勢。加強吉安市太子參的無公害種植管理技術研究與推廣,對樹立地區品牌形象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