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小娟
(江海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揚州 225101)
新時期背景下,在我國建筑事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裝配式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的進步。裝配式外墻防水技術具有操作方便、施工效率高、技術成熟等特點,在建筑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裝配式外墻防水技術的類型很多,不同類型的技術效果、應用范圍都不同,因此,對裝配式外墻技術應用要點進行分析,總結出科學有效的技術方案,對后續工程項目的開展有積極作用。
在裝配式外墻防水工程項目開展環節中,必須要按照工程項目的質量要求,做好各個方面的控制。
(1)在預制構件階段要做好材料性能的檢測,例如做好水泥性能分析,了解水泥強度、水泥凝結時間,水泥水化熱情況;同時做好鋼筋規格、尺寸的確定,必要時還需要進行鋼筋延伸度測試、抗剪能力測試;對防水材料也要進行分析,合理選擇防水材料等級,并且對防水材料的抗滲透能力、抗腐蝕能力進行檢測,保證相關材料性能可以滿足裝配式預制構件要求。
(2)在裝配式外墻防水施工之前,需要按照項目的施工情況做好施工交底,要求作業人員了解預制裝配工藝流程,掌握裝配吊裝方法與拼接方法,做到規范作業、安全作業。并且對施工設備進行調試,保證施工設備性能具備穩定性。
(3)在應用裝配式外墻防水技術時,需要按照規范的需求,對墻板、柱體、梁體以及相關樓板的拼接進行控制,減少預裝縫隙問題的出現。針對存在縫隙問題,要求施工人員選擇防水膠涂刷。同時在裝配施工環節,需要按照“導水優于堵水、排水優于防水”的原則進行施工。在施工環節管理人員要做好全過程控制,保證防水技術作用效果能發揮出來。
裝配式建筑外墻一般是經過拼接之后所形成的整體建筑結構,所以其主要包含橫向、豎向裂縫的形式,接縫的位置容易存在滲漏問題,所以要加強防水處理。當前我國的外墻接縫防水技術應用防、排、截、堵的理念,以提升防水的效果,保證建筑工程的正常運行。
橫縫的作用是上下墻結構的連接,一般都是設置在外墻和疊合樓板的交接位置上。橫縫防水的結構一般都會布置室內高、室外低的情況,稱為企口縫,水流受到重力的作用而滲透到室內。從目前的橫縫防水施工來說,其主要分為如下兩種形式。
2.1.1 封閉式防水
當前我國的預制裝配式橫縫主要是應用封閉式的防水結構形式,在外墻的室外側安裝防水膠和背襯材料,這是第一道防水線;然后在室內安裝防水膠條以及防火膠,作為第二道防水線,也能夠達到防水的效果,提高建筑工程運行的安全性。同時該技術封閉功能非常強,在應用時可以減少外界雨水或是外界空氣進入,能夠提升防水功能。
2.1.2 開放式防水
開放式防水的工作原理是等壓,在接縫的部位上需要安裝頂部和底部的擋板,保證其可以形成封閉的結構形式,避免因為壓力差的存在而導致雨水進入到防風層結構內。該種防水結構應用的密封材料以及密封墊的使用壽命比較長,不容易發生老化的問題,并且運行效率高、安全性好,在潮濕多雨的地區應用效果良好。
豎縫一般會應用雙直槽的結構形式,室外的外墻接縫的部位一般需要設置防水膠以及防水的材料,并且同層設置兩片裝配式外墻連接形成的空腔結構,保證內外壓力差達到均衡性,形成豎縫的封閉空間,水流并不會因為壓力差而發生滲透的問題。
在預制裝配式外墻防水工程項目開展時,要把需要進行拼接的外墻結構按照標準設置為垂直的空腔構造,如此才能夠讓壓力通過流槽以及集溜槽時能夠形成平衡性空腔。由于空腔的結構形式偏向外側,讓水通過這種結構以后,就會被內部的排水槽直接排出體外,達到防排水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實踐環節中,為了能夠保證空腔的內部與外部空腔的大氣一致,需要保證空腔排水能夠滿足抗風壓力,如此才能實現防水防滲的需求。此外,在項目開展時,空腔防水效果的好壞與外界因素有著一定的聯系,例如在構件生產時精度不足、生產不達標等問題也容易導致出現空腔防水質量問題。因此,在進行裝配式預制時需要對構件的性能、規格等參數進行控制,同時在技術應用時需要規范操作工藝,如此才能保證空腔防水技術滿足實際需求。
某建筑項目的建筑面積約為8.2萬m2,包含地上、地下兩個部分構成。其中地下室層高為3.6m,框架形式;地上1層高5.2m,設計為框架結構,其它各層的層高為3m,應用裝配式整體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裝配率為52%。
4.1.1 外墻防水節點設計
本工程外墻防水遵守“導水為主、防水為輔、防排結合”的設防原則,采用封閉式防水形式,共設三道防水措施,由外側密封防水耐候膠、高低坎構造、內側密封膠條構成防水體系,每隔3層的距離在外墻防水密封膠上設一處排水管,將滲入導水槽內的雨水引導到室外(見圖1)。
圖1 防水構造型式
4.1.2 標準節點防水設計
本防水節點適用于標準構件拼縫防水處理,其防水體系由外側密封防水耐候膠、高低企口構造、內側密封膠條組成,當可能有一定的水流會突破外側防水層時,通過導水槽將其排出室外,避免其進一步滲透到室內。
4.1.3 轉角節點防水設計
本防水節點適用于構件轉角拼縫處防水處理,其防水體系由外側密封防水耐候膠、導水槽、內側密封膠條及構造柱(后做)組成,當可能有一定的水流會突破外側防水層時,通過導水槽將其排出室外,避免其進一步滲透到室內。
4.1.4 橫向構件節點防水設計
本防水節點適用于橫向線條拼縫處防水處理,其防水體系由外側密封防水耐候膠、高低企口構造、內側密封膠條組成,當可能有一定的水流會突破外側防水層時,通過導水槽將其排出室外,避免其進一步滲透到室內。
4.1.5 與現澆部分節點防水設計
本防水節點適用于懸挑板(現澆結構)拼縫處防水處理,其防水體系由外側密封防水耐候膠、預埋鍍鋅方通形成的高低企口構造、內側密封膠條組成,當可能有一定的水流會突破外側防水層時,通過導水槽將其排出室外,避免其進一步滲透到室內。
4.2.1 材料選擇要求
密封膠的選擇。根據預制外墻板的特點,密封膠應滿足以下要求:
(1)定性指標。建筑物在使用過程中,由于熱脹冷縮作用,接縫尺寸會發生循環變化,所以密封膠必須具有良好的抗位移能力和蠕變性能。
(2)優異的粘結性和相容性。預制外墻為混凝土預制結構,屬于多孔材料,孔洞大小及分布不均勻不利于密封膠的粘結,混凝土本身呈堿性,部分堿性物質遷移至粘結界面也會影響密封膠的粘結效果,生產過程中預制外墻構件會使用脫模劑,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密封膠的粘結性能,因此配套的密封膠必須與混凝土基材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粘結性。
(3)耐候性。JGJ1-2014《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中明確指出,外墻板接縫所用的防水密封材料應選用耐候性密封膠,密封膠應與混凝土具有兼容性,并具有低溫柔性、防霉性及耐水性等性能。密封材料選用不當,會影響PC建筑的使用壽命和使用安全。
(4)耐污染性。密封膠中含有一定量未參與反應的小分子物質,隨著時間的增加,未反應的小分子物質極易游離滲透到混凝土中,由于靜電作用,一些灰塵也會粘附在混凝土板縫的周邊,產生黑色帶狀的污染,嚴重影響建筑外表面的美觀。
4.2.2 工藝過程
外墻防水施工精度要求非常高,外掛墻板的相互錯位不能大于5mm,否則無法壓緊止水橡膠條。密封膠施工時的質量要求比較高,必須由專業的、富有經驗的施工團隊來負責操作,密封膠施工應注意以下措施:
(1)基層清理:①將橫縫內的浮漿、灰塵清除掉;②局部切縫處理,把縫寬不足的位置進行切縫處理,保證寬度合格,且清理掉浮漿;③在縫隙部位填充抗裂砂漿,也可以選擇細石混凝土方式修補處理,刷上JS防水涂料(施工示意圖見圖2);④開裂墻板縫應用JS聚合物防水涂料進行處理,并且開裂的部位使用該材料涂刷密封處理,達到密封效果。
圖2 涂刷施工示意圖
(2)對室內水平縫隙進行施工,在施工時先進行墻縫處理,而后將Φ25PE棒塞入縫隙,之后又將防火巖棉塞入其中,最后打密封膠。在具體操作環節,不能在潮濕的混凝土面直接涂膠,施膠前必須對材料表面進行清潔,去除浮沙、銹斑、油灰并保持干燥,用高壓噴氣去塵;板縫用直徑25、35mmPE棒及防火巖棉填塞,并按設計要求不小于10mm,施工時結合實際誤差考慮,不小于縫寬的1/2,嚴格控制嵌入深度;在板縫兩邊貼美紋紙加以遮蓋保護PC板并保證膠縫整齊美觀;打膠前需刷一道底涂劑,打膠時打膠槍的膠嘴盡量觸入接口底部,以確保密封膠填滿;在“十”字接口或“T”字接口處,應先在接口處擠進足夠的密封膠,再分別向其他方向牽引施膠,確保密封膠接頭處連接效果;施膠后48h內不宜觸摸密封膠,并在縫兩側覆蓋塑料薄膜予以保護。
墻板防水施工完畢后應及時進行淋水試驗以檢驗防水的有效性(試驗操作圖見圖3),淋水的重點是墻板十字接縫處、預制墻板與現澆結構連接處以及窗框部位,外墻板接縫的現場淋水試驗應滿足下列要求:淋水量應控制在3L/(m2·min)以上,持續淋水時間為24h。某處淋水試驗結束后,若背水面存在滲漏現象,應對該檢驗批的全部外墻板接縫進行淋水試驗,并對所有滲漏點進行整改處理,并在整改完成后重新對滲漏的部位進行淋水試驗,直至不再出現滲漏點為止。
圖3 淋水試驗現場示意圖
(1)錯臺。通常發生在十字縫的部位上,因為墻板安裝環節存在偏差的問題,一塊板出現偏差問題后,相鄰墻板都會出現錯臺的問題。
(2)殘留物。墻板拼縫部位上存在殘留掛漿、墊片等。
(3)拼縫比較小。墻板安裝環節,角度偏差過大,容易導致接縫尺寸較小的情況,甚至有些位置只有2mm。
(4)缺口。墻板運輸、吊裝環節沒有有效管理,導致結構損壞嚴重,發生缺口的損壞,極易影響工程的總體效果。
(1)在裝配式建筑外墻防水項目開展時需要做好接縫防水設計,并且按照項目實際情況選擇性能高、經濟合理的防水結構與防水材料、防水方案。
(2)密封膠施工之前,需要全面檢測施工區域,而后技術操作要具備連貫性,工序完畢后需要進行淋水測試。
(3)在具體操作環節,需要做好工藝控制、現場管控、安全管控,按照項目的需求,做好施工管理控制,這樣才能提升外墻防水技術的效果。
綜合以上分析,在裝配式建筑外墻項目施工中,采取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法與管理方案,能夠提升外墻防水技術的效果。所以在往后裝配式項目工程施工中,需要按照工程項目的需求,從防水設計、防水方案、施工管理等方面對防水技術進行綜合優化,構建出科學的技術方案與管理思路,如此,才能提升裝配式外墻防水技術的應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