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 明,王藝馨
(1.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人民政府,山東淄博 255100;2.陜西科技大學,陜西西安 710016)
村級單位承擔著國家糧食安全、脫貧攻堅等重點任務,這都帶來從國家到地方的財政支農投入。另外還有穩定保護耕地地力的補貼、谷物目標價格補貼、農民農機購置補貼等惠農補貼政策,這都集中在村級財務會計這里。還有各個省市的美麗鄉村建設資金、省級農村改廁補助資金、省級秸稈綜合利用專項獎補資金等各式各樣的資金,最后都需要落實到村級財務相關人員進行管理、賬務管理等方面。
因此,實施村級財務工作緊跟時代步伐,是切實提高村級財務工作質量,是提高政府威信力、公信力的重大改革舉措,對于科學研判鄉村振興各項工作開展效果、制定農村農業發展宏觀經濟政策,為推進國家鄉村治理體系和鄉村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堅實財務支撐點,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現實意義。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進程中繼續體現地方基層財政擔當、貢獻基層財政力量,全面推動村級財務工作高質量發展。
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多,村里有點文化和技術特長的幾乎外出打工,村里懂財務、懂會計的人才“空殼”現象仍然存在。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本鄉本土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等人選來源渠道比較狹窄,后繼乏人的問題比較突出。從目前村干部現狀來看,部分村財務人員年齡較大,綜合素質不高。由于缺少專業人員,鄉村在建設新農村當中處于劣勢,在鄉村振興大戰略運行方面存在短板。
在比較落后的鄉村,大量存在著財務管理混亂,還有出現村里建設項目大量使用現金支付或者白條入賬等亂象。臺賬建設、財務檔案等工作都需要完善。
村級有時對集體財務收支不民主、不公開;或者村里的資產管理欠規范、各項報銷審批手續不完善、會計賬務處理不及時、財務收支情況公開不細化等問題,這些財務細節給后續財務監管帶來隱患,直接制約鄉村振興的步伐,成為束縛鄉村振興的拉拉秧。
村級財務人員或者村里書記、主任對財務工作重視程度欠缺。另外沒有充分發揮群眾的力量,村里各項收支賬務沒有完全讓群眾參與,群眾參與村里財務工作介入度較低,致使許多村民保持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
全國部分省市的有條件的村級單位可以建立數字財務,數字化辦公。數字化政府的時代即將來臨,村級財務也要緊跟時代信息踩點,充分發揮5G信息技術帶來的服務便利,不僅提高財務效率,更重要的是財務建設更加規范化、綠色健康生態化。
各個村里要按照《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等有關法律法規,規范有效管理和使用村級財務票據,進一步提高完善村里各項收支財務管理水平,做到有章可循,按規辦事。逐漸形成完備且具有實際可操作性強的制度體系:財務會計人員認真做好村里財務票據日常的領購、使用、保管、核銷工作;逐步實現村里各項財會管理程序、財務流程、財務資料保管、理財監督的制度化,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的良好氛圍。
鄉鎮或區縣職能單位每年通過制定培訓計劃,規劃培訓內容,可以依托市、區、鄉(鎮)三級財政部門定期對村報賬員、代理會計、村書記主任進行政策業務培訓,增強法規意識,規范財務管理。針對村級賬務存在的突出問題,由鄉鎮財政所組織本鄉鎮村級財會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培訓,財政所所長、村賬會計針對實際賬務報支中的共性問題、突出問題,為村級財會人員授課講政策、講財會等基礎知識等,舉例子講透、講明白級賬務報支程序、原始發票單據填寫和村級賬務公示公開等。同時要邀請鄉紀委干部以案釋法,強化財務法規紀律,強調違法違規違紀的嚴重性。另外,授課培訓可以邀請各個村里的村民旁聽,增強村里群眾對村級財務管理工作的參與、理解和監督公開程度。
區縣財政局可以每年組織一次對村級財務工作規范化情況的考核評比。對全縣村級單位財務人員全部納入參與考核評比。評比內容主要有賬務處理及時性、會計檔案管理規范性、村級賬務處理的合規性、村級財務公開、財務人員素質等內容,讓能干事者、善干事者得到應有的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緊跟考核機制,完善村里財務人才儲備機制,針對考核優秀的財務人員進行每月現金物質獎勵,獎勵資金可以根據區縣情況,制定獎勵年限(二年或者三年)。
有條件的鄉鎮或區縣,可以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建立村級財務監管平臺系統,利用客戶端與監管服務器數據進行實時交互對接,這樣基本上實現可實時在線幾乎掌握村里各項財務數據動態,實現對農村財務的實時監管。也可以建立起縣、鎮、村網格員三級領導小組監管監督體系,實現監管監督前移,真正起到事前、事中、事后監督監管的作用。另外,區縣級財政、經管、審計、紀檢監察等職能部門也會定期或不定期針對村級財務開展“雙隨機”專項檢查或抽查巡查;村民委員會在換屆時,還需接受經管等部門組織的離任經濟審計程序。
在鄉鎮財政所完善建設村級財務資金結算服務一體化平臺,配備服務人員、備用電腦、復印機、座椅等相關設施;始終要高標準按照簡化、高效的原則,靈活制定村級財務報賬、結算等操作流程;聯合銀行機構及時為村里報賬員辦理銀行結算卡、公務卡等,打通國家到地方各項資金高效運轉和監管“最后一公里”,為鄉村振興發展做好實實在在看得見的服務。
有條件或者部分村聯合財務代理服務機制,或者村級會計委托代理服務和會計師事務所財務監理融合模式,通過選擇合適的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介入村級財務管理機制,真正把村級財務管理推向規范化建設階段。
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加強財務會計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制度的宣傳教育力度;可以利用圖畫案例,大力宣傳正反兩方面的典型代表,強化村民接受能力,易于理解看懂。
在打擊村里財務會計人員經濟犯罪問題上,應當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機制,一手抓預防,一手抓打擊。一方面要提高思想認識,以充分保障農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發展穩定為己任,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的堅強信念,切實有效解決查處農村經濟問題;針對村級引起犯罪的財務管理突出問題,提出有關建議措施,由鄉鎮和村里落實整改。另一方面紀檢、檢察、公安等部門加強協作,充分發揮各自部門職能,形成合力,管轄權限內的案件隨時有隨時立案辦理,從而增強國家法律的威懾力,保障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穩定,促進鄉村振興大局健康生態高質量發展。
鄉村振興是利國利民的一件大事,村級財務會計人員是具體實施國家戰略工程最后一公里高質量發展的踐行者、守護者。全面打造村級“放心”財務生態,小處著眼做到了鎮政府放心、村級滿意、群眾認可;大處來看是實現鄉村振興、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向共同富裕,這都有著新發展格局下“三農”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